張春香
【摘 要】小學教育對于學生今后的成長與發(fā)展具有重要作用,在教育越來越受到重視的時代背景下,加強小學教育顯得越來越重要。小學班主任的班級管理方式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心理健康及學習態(tài)度。本文通過深入分析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的現(xiàn)狀以及管理的主要問題,提出了具體的優(yōu)化策略,希望為加強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提供借鑒。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現(xiàn)狀;對策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12-0143-01
引言
小學班主任在學生學習與成長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是小學生的啟蒙者、開拓者以及陶冶者,也是學校、家庭、教師以及社會之間的協(xié)調者,起著紐帶和橋梁的作用。良好的班級管理可以有效教育、引導小學生,使小學生積極主動投入到學習中,不斷強化自身意識,提高各種能力,從而健康成長和良好學習。一、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的現(xiàn)狀以及管理的主要問題
1.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的現(xiàn)狀。
目前,隨著現(xiàn)代化的教學發(fā)展,由于小學生所處的成長環(huán)境不同,學生的性格也就多樣化,興趣愛好都存在著很大的差異,個別教育的實施使小學班級建設難度愈來愈大,班主任班級管理工作開展中也遇到了更大的難度。為了強化學生的集體意識,培養(yǎng)學生的適應能力及交際能力等,班主任在具體管理過程中的內容也隨著班級管理的需求不斷增加,管理工作任務越來越多,這對班主任造成了很大的工作壓力。
2.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的主要問題。
(1)班主任過于注重主導地位。
由于目前的小學生個性化比較強,多數(shù)比較活潑調皮,小學班主任為了能讓小學生服從管理,確保小學生在校期間安全無憂且努力學習,一般多采用建立嚴厲嚴肅的管理者形象來進行管理的方式,通過命令的形式要求學生服從,從而強化班主任的管理工作。但是這種方式常常會給學生一種壓迫感,雖然學生尊敬并服從于班主任,起到了良好的管理效果,但是同時學生內心一般都畏懼班主任,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2)管理模式單一陳舊。
長期受傳統(tǒng)應試教育的影響,小學班主任仍舊采用監(jiān)督管理的方式來督促學生學習,并且在實際管理中,班主任并沒有根據(jù)每個學生的個性制定相應的管理辦法,而是采用整體性的管理方式,這種單一陳舊的管理模式已經無法滿足當前全面素質教育的需求,不僅不利于學生的個性發(fā)展,也使得教師感覺任務繁重,無法對班級進行有效管理與整頓。
(3)不注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
在實際班級管理過程中,多數(shù)小學班主任錯誤地認為小學生年齡還小,只要好好學習就可以了,因此只重視學習成績而忽視了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學生在學校、班級除了學習文化課知識和進行課外娛樂活動之外,很少參與到管理中,班干部的作用不能體現(xiàn),學生的綜合能力無法得到提高。另外,一些班主任的思想還是比較陳舊和封建,會以學生成績好壞來評判學生,如果學生成績不好,就會嚴厲地監(jiān)督和控制學生學習,這使得學生很被動,無法真正與教師溝通,不利于學生身心健康。二、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優(yōu)化策略
1.改變管理觀念。
在班級管理工作中,小學班主任不僅要扮演管理者的角色,更重要的是負責協(xié)調工作的橋梁與紐帶,要協(xié)調好學生與學生、學生與教師之間的關系與矛盾,用自己的真心與學生相處,用情感來感染學生。首先,班主任在平時管理中,應多采用鼓勵、欣賞的態(tài)度與學生進行互動,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增進師生的友情,讓學生輕松、愉快地成長、學習。其次,班主任充分發(fā)揮引導示范作用,以身作則,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的學習及生活習慣。再者,班主任應站在學生的角度來思考問題,理性地分析學生存在的學習問題,當學生的學習成績下降時,及時幫助他們找出原因,而不是過分指責。最后,班主任應與學生建立一種規(guī)則,小學生的叛逆心理并沒有那么強,對于制定的規(guī)則也比較容易接受,并且會遵循,從而規(guī)范學生的行為,增強學生的班集體榮譽感,為班級工作的進一步開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2.因材施教 制定有針對性的管理計劃。
由于小學生的認知能力、學習能力、理解能力等多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異,使得小學生的成績參差不齊。班主任在班級管理過程中要平等對待每一位學生,對于班級中的優(yōu)等生、中等生、差生要做到一視同仁,深入了解小學生的日常學習和生活習慣,關心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和學習情況,結合實際情況,制定有針對性的管理計劃,做到因材施教,尤其要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的興趣愛好及超常之處,促進學生個性發(fā)展。
3.強化學生的能力培養(yǎng)。
在班級管理中,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與完善對學生今后的發(fā)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過去班主任只重視提高學生的文化知識學習能力,而忽略了學生的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讓很多學生成為了只會死讀書的“書呆子”,班干部幫助班主任進行日常管理的作用沒有充分發(fā)揮出來,也不利于班干部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針對這種情況,班主任可以采取讓班干部和普通學生互相監(jiān)督的管理方法。例如,對于板報的設計與完成,班主任可以下放權力,使班級學生積極參與,班干部負責組織、策劃,會畫、會寫的同學來制作板報,班級其他學生來甄選、提建議,最終完成板報。這種方式不僅能夠增強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強化學生的團體合作能力,還有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提高。
4.完善科學的管理方式。
傳統(tǒng)的小學班主任管理方式不利于班主任與學生建立良好的關系,存在著一定的片面性,還容易讓學生和班主任之間產生誤解與矛盾。因此,小學班主任應當創(chuàng)建科學的管理方式,完善班級管理的過程,提高管理的有效性。例如,班主任可以通過建立班級“微信群”或“QQ群”,方便隨時與學生家長溝通交流,這不僅有利于班主任全面地了解學生生活方面的情況,從而更好地開展班級管理,還可以使家長了解學生在校的情況,支持配合班主任的管理,有效避免傳統(tǒng)管理模式造成的片面性。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全面素質教育的時代背景下,小學班主任要積極改變管理理念,因材施教、制定有針對性的管理計劃,強化學生的能力培養(yǎng),完善科學的管理方式,以人為本,以身作則,有愛心、有耐心地展開班級管理工作,促進小學生健康成長和良好的學習。
參考文獻
[1]張正毅.小學班主任做好班級管理工作的具體措施[J].西部素質教育,2016,2(17):189.
[2]馮曉芬.新時期小學班主任如何做好班級管理工作[J].西部素質教育,2017,3(10):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