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蘭妹
摘要: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開展,素質教育已經成為小學英語教學的內在需求。在小學英語課堂中實施素質教育有利于學生語言交際能力的提高和學生語言能力、學習能力、文化交際能力的促進,使學生更好的融入語言交流感覺到語言交流的樂趣。本文將會分析和探究素質教育的特點及內容,并提出確保小學英語課堂教學順利進行的措施。
關鍵詞:素質教育;小學英語;英語教學
新課改明確提出在進行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對小學生開展素質教育,幫助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有效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和能力,并在英語教學中滲透思想道德文化和道德教育,從而切實地提高學生對英語的表達和實際運用的能力。將素質教育與小學英語課堂相結合,對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的英語知識,提高學生利用英語交流表達能力具有很大的意義。
1.小學英語教育素質教育的特點
對英語的學習和對其他語言類課目的學習相同,具有其自身的特點,不能機械地教學和學習。語言可以學得,但最主要是習得的。語言也是人類認識世界,傳遞文化,互相交流的工具,語言的每個語義結構和語義體系都表現(xiàn)出了其認識世界了解世界的方法,同時還可以對民族發(fā)展的歷史和文化軌跡給予詳細的介紹,以幫助小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取向。對于已經掌握了某種語言的外語學習者來說,其對語言的學習勢必會受到母語的影響。對新的語言學習而言,母語將會產生比較大的影響,而且不同民族所采用的語義結構和交流方式存在一定的差異,這些都會對新的語言中交際方式和語義結構產生或多或少的影響。
2.小學英語素質教育的內容
小學英語素質教育的內容主要包括聽、說、讀、寫等方面,這是學校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但是大多數(shù)學生對英語語言符號缺乏系統(tǒng)性的學習,往往會通過聽、說、讀、寫等來開展語言學習,從而導致學習效果不理想。此時就需要教師注重開展實踐教學,使他們在實踐中掌握、應用、積累英語,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對語言的應用能力,而且還可以培養(yǎng)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促進小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3.素質教育下的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方式
3.1積極挖掘英語教材內容,科學設計課堂教學活動
課堂的教學活動需要結合英語教材的指導,在新課改之后,小學英語教材更加突出主線,重視學生的聽和讀,教學方式更加偏重話題的方式來開展。由于小學生的認知能力有限,不能真正的了解英語,對英語的學習能力較低。針對這一現(xiàn)象,任課教師需要在日常英語的教學中,重視對學生進行學習方法的指導,重視英語教學中話題的挖掘,利用英語主體引導學生進行英語的學習,從而提升學生英語的學習素質。在話題設定中,要利用學生較為熟悉的實際生活以及比較熟悉的事物作為引線,減少學生的陌生感增加代入感,從而有利于學生對英語知識的理解和學習。教師在課堂的設計上要貼近實際生活,使學生可以利用生活實際進行聯(lián)想,有利于學生對其中英語知識的理解和教學活動的發(fā)揮。
3.2結合教學知識環(huán)節(jié),科學設計課堂教學活動
對于英語課堂教學而言,任課教師需要結合教學大綱要求來對課堂教學活動給予科學、合理的設計。根據(jù)不同的知識環(huán)節(jié)設計不同的英語課堂活動,對于小學生來說,英語課堂的活動要具有一定的層次性。教師可以首先利用一些較為簡單的英語知識來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帶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逐層增加難度,逐層深入英語課堂教學活動,準確把握學生的思考方式,可以借助英文電影或英文歌曲來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愿意把更多的時間、精力投入到課堂學習之中。同時,教師還需要在英語教學活動中,恰當?shù)娜谌虢虒W內容,使學生更好的進入學習狀態(tài)。在上課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謎語或是腦筋急轉彎等活動,教師也可以利用提問等方式,帶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深入開展教學活動,使學生對知識點進行熟練地運用。除此之外,增加課堂教學的形式,改善課堂教學活動也是一種小學英語素質教育方式。在課堂上,教師可以增加課堂教學的形式,來改善課堂教學活動。教師可以讓學生對知識點進行反復的練習和應用,使學生可以對知識點牢固掌握,從而可以在生活中靈活運用,使學生既提高了對英語的應用能力也提高了教師的辦事效率。
3.3創(chuàng)設交際情境,培養(yǎng)學生語言素質
英語是一門實踐性比較強的科目,同時也是比較常用的交際工具。通過開展小學英語教學要采用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并為小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交際情境,以實現(xiàn)對小學生語言素質的培養(yǎng)。比如:聽英文歌曲,看英文電影等等。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借助現(xiàn)實生活中的交際素材,如問候、購物、指路、幫忙、打電話、邀請好友等題材來為學生創(chuàng)設交際情境,同時任課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利用多媒體、角色表演、教具演示、詩歌古詩朗誦、演講、對話等等形式來進行課上的互動,創(chuàng)設語言情境,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技能。教師可以通過不斷地調查研究,來掌握學生的心理動態(tài),幫助部分學生克服不敢說不敢與人交流的障礙。將語言意義和語言形式與學生日常生活進行有效的聯(lián)系,還能夠使學生的手、口、耳、腦等結合在一起,進而提高小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激發(fā)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建立了學生的語感,內化知識運用于實踐。通常情況下,語言素質涉及到語言基礎知識、運用語言交際的能力和聽說讀寫能力。因此,在進行小學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中,就需要教師幫助學生構建良好的交際情境,引導和鼓勵小學生用英語進行交際,以更好的提高他們的英語運用和交際能力。社交能力主要包括語言能力和對于語言的運用能力,而語言只有在具體的情境中才有實際的意義和有效性。對語言的學習不能讓學生“站在岸上游泳”,要通過豐富多樣的、真實的、直觀的、交際化的形式開教學,將對語言的學習和運用結合在一起。
4.總結
小學英語素質教育是小學英語教育中的重要問題,任課教師可以結合課堂教學活動來開展小學英語的教學,這種教學方法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而且還可以有效提高課堂學習效率,提高小學生的英語綜合素養(yǎng),為小學生日后的學習、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張煥梅.淺析小學英語核心素養(yǎng)教學[J].數(shù)碼設計(上),2018,(1):127-128.
[2]劉小平.淺談小學英語教學中的素質教育[J].中國校外教育(中旬刊),2017,(11):80.
[3]吳凌云.素質教育下的小學英語優(yōu)質教學策略淺析[J].英語畫刊(高級版),2017,(3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