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朝明
(東南大學電氣工程學院,南京 210096)
風能作為一種清潔無污染的可持續(xù)能源,利用其發(fā)電有利于改善我們能源結構,緩解火力發(fā)電等帶來的化石能源供給及環(huán)境污染問題[1]。近十年來,風電行業(yè)在我國得到快速發(fā)展。截止2017年,我國累計裝機容量占全球的35%。但隨著優(yōu)質風能資源地區(qū)的減少,風機正快速朝低風速方向發(fā)展,即要求風機具有更高的高度,更大的單機掃略面積,給安裝在孤立曠野易遭受雷擊的機組帶來更大的防雷挑戰(zhàn)[2-3]。
自然界中的風具有波動性、隨機性和間歇性等特點,決定了風力發(fā)電具有不穩(wěn)定性[3]。在雙饋型異步發(fā)電機中,需要變流器通過對轉子進行勵磁,從而使定子側輸出達到并網條件的電能。因此,變流器是風力發(fā)電機組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大部分變流器中使用的核心部件為絕緣柵雙極型晶體管(IGBT),其本身的耐受過電壓值為6 kV,因此在變流器遭受過電壓時,為保證變流器能夠正常工作需要加裝浪涌保護器。目前風電行業(yè)中針對變流器中浪涌保護器的使用主要是根據IEC 61400-24標準,但是標準中僅僅對變流器機側與網側要求安裝合適的SPD,但對其具體型號及安裝方式并沒有做詳細要求[4-10]。此外,周歧斌[11]針對風電機組變流器SPD的安裝方式進行試驗分析,但對于變流器網側的SPD選型問題,僅按照GB 50057—2010內要求的在LPZ0B到LPZ1區(qū)安裝一級SPD進行了測試。
筆者選擇風電機組中使用較為廣泛的雙饋型機組,根據實際雷電浪涌路徑,分析變流器網側可能遭受的雷電流類型,進而確定風電機組中變流器網側SPD型號。此外,針對目前風電機組中對于SPD接地過長的不規(guī)范問題,以變流器網側SPD為例,進行了理論計算與試驗結果驗證。
SPD兩端的殘壓不僅包括SPD自身的殘壓。由于雷電流是瞬變電流,會在接地線上產生很高線壓,從而導致整體殘壓抬升。因此GB 50057—2010中[10]提出SPD接地線盡量短,需要保證在0.5 m以內。
浪涌保護器安裝殘壓示意圖見圖1。
圖1 浪涌保護器殘壓Fig.1 Residual voltage of SPD
圖中:U0為SPD總殘壓,U1為SPD本身產生的殘壓,U2為SPD接地線a和b上產生的線壓,故存在下式關系[10]:
接地線a和b上線壓U2計算公式如下:
式中:R為線纜a和b上總電阻;L為總電感值。
線纜電阻計算式為
式中:ρ為導線的電阻率,銅為1.75×10-8Ω·m;l為線纜長度。
線纜電感計算如下:
式中:μ0為常數(shù) 4π×10-7;l為電纜長度;r為線纜半徑。
如圖2所示為雙饋型風電機組變流器SPD的安裝示意圖。按照IEC 61400-24中要求,風電機組變流器機側、網側均安裝SPD進行雷電過電壓或操作過電壓保護。本文主要對變流器網側SPD進行試驗分析。
圖2 雙饋型機組變流器SPD安裝示意圖Fig.2 The diagram of SPD installation of double feed converter
根據GB 50057—2010中要求,從LPZ0到LPZ1區(qū)需要安裝一級浪涌保護器,因為LPZ0區(qū)中LPZ0A區(qū)可能遭受直擊雷,且雷電電磁脈沖沒有減弱和LPZ0B不可能遭受直擊雷,且雷電電磁脈沖沒有減弱,從LPZ0區(qū)進入LPZ1區(qū)時,器件可能遭受直擊雷的沖擊,因此需要安裝一級浪涌保護器。如圖3所示為風電機組變流器及箱變安裝示意圖及防雷分區(qū)。變流器至箱變之間線纜全部使用金屬穿鋼管埋地處理,不會遭受直擊雷。箱變?yōu)?90 V轉35 kV,且高壓側和低壓側均安裝浪涌保護器。在箱變至升壓站有些風場采用全部埋地處理,風機距離升壓站較遠的風場采用輸電線架進行架空處理。但箱變至第一個輸電線架也采用了埋地處理。根據以上情況分析,即使架空的輸電線路上輸電線遭受直擊雷,在箱變高、低壓側也有浪涌保護器將雷電電流泄放入地。因此風電機組中變流器網側雖然處于LPZ0至LPZ1區(qū)邊界,但實際不可能遭受直擊雷的襲擊。在變流器網側安裝二級SPD即可[12-16]。本文試驗中選擇二級SPD,參數(shù)如下:In=20 kA,Imax=40 kA,Up=1.5 kV。
圖3 變流器和箱變安裝位置及分區(qū)示意圖Fig.3 The location and partition diagram of convener and transformer
變流器工作狀態(tài)和非工作狀態(tài)下會有很大差異,因此分別進行變流器正常工作狀態(tài)下網側SPD測試以及停機狀態(tài)下SPD測試。試驗針對變流器網側SPD接地線長度對殘壓影響進行研究,試驗中采用2.5 mm2黃綠雙色線加柜體鋼結構接地方式。
試驗中對變流器網側SPD模擬雷電流沖擊,試驗沖擊波形采用8/20 μs波形。試驗回路見圖4,利用TEKDPO3012示波器對殘壓和沖擊電流進行記錄。
圖4 雷電模擬沖擊回路Fig.4 The diagram of experiment circuit
試驗過程中,首先對按照規(guī)范要求接地線在0.5 m以內(0.2 m)的SPD進行測試,沖擊電流按照5 kA,10 kA,15 kA和20 kA進行沖擊。測試過程中記錄相應的殘壓值。測試后,人為增加接地線長度至0.5 m和1 m,再分別重復上述沖擊試驗。
為驗證變流器SPD接地線長度對沖擊殘壓影響,模擬沖擊SPD接地線長度0.2 m,0.5 m和1 m,3種情況下SPD沖擊殘壓。由于變流器正常工作對殘壓會有影響,因此在沖擊試驗時,分變流器正常工作和停機狀態(tài)下測試。
將變流器處于停機狀態(tài)下,改變網側SPD接地線長度,進行雷電沖擊試驗,沖擊波形為8/20 μs波形,結果見表1。
從表1中可知,隨著沖擊電流的增大,SPD所產生的殘壓會增大。試驗中選擇的SPD電壓保護水平Up=1.5 kV。當沖擊電流達到SPDIn=20 kA時,由于接地線長度不同,SPD殘壓分別為1.91 kV、3.03 kV和4.78 kV。由此可知,由于SPD使用了接地線,在沖擊時線上存在線壓,會導致殘壓的抬升。當接地線長度達到1m時,沖擊電流In=20 kA時,SPD所產生的殘壓為4.78 kV,相對于SPD本身殘壓1.5 kV,提升了3倍。因此風機機組應嚴格把控SPD接地線長度。目前部分整機廠家對于柜內選擇了單點接地,該接地方式導致SPD接地線無法降低,只能夠盡量剪短。有些廠家柜內設計為M型接地方式,該接地方式下,SPD接地線可以利用柜體鋼板進行直接接地,從而有效保證接地線達到盡量短。
表1 停機狀態(tài)測試結果Table 1 Results of inactive converter
為進一步驗證接地線長度對SPD殘壓影響,進行殘壓理論值與實際沖擊值進行對比,如圖5所示。圖中沖擊電流In為20 kA,波形為8/20 μs,接地線為2.5 mm2的銅接地線纜,SPD本身殘壓為1.5 kV的理論與實際沖擊殘壓值。
圖5 SPD總殘壓Fig.5 Total residual voltage of SPDs
從圖5中可知,當SPD接地線長度0.7 m時,會產生4 kV左右殘壓。此時會對變流器中分支線路設備造成絕緣破壞,當SPD接地線長度1 m時,SPD產生的總殘壓為5.1 kV,比SPD本身殘壓1.5 kV,高出3.5 kV,上升了2.3倍。如果按照規(guī)范要求,接地線長度現(xiàn)在為0.5 m,則此時殘壓為3.5 kV左右,因此需要盡量減短SPD接地線長度。
變流器工作狀態(tài)下,改變網側SPD接地線長度,進行雷電沖擊試驗,沖擊波形為8/20 μs波形,結果見表2。
表2 工作狀態(tài)測試結果Table 2 Results of active converter
從表2可看出,當SPD接地線長度固定時,隨著沖擊電流的增大,SPD抑制過電壓產生的殘壓越大。當沖擊電流確定時,SPD殘壓隨著接地線的長度增加而增加。對比表1和表2可知,在變流器正常工作狀態(tài)下,SPD沖擊所產生的殘壓相對于變流器不工作狀態(tài)下高。一般雷雨天風況較好,風機一般處于工作狀態(tài),此時如果變流器受到雷電過電壓沖擊時,將會更加嚴重。此外,SPD接地線過長會進一步增加殘壓,導致變流器內部器件受損。
國內目前風電機組中SPD存在較多不規(guī)范處,以SPD接地線為例,在很多機組中發(fā)現(xiàn)SPD接地線均存在過長問題,影響了SPD限壓效果,提高了SPD殘壓。
目前風電機組中SPD使用存在接地線過長問題,以變流器網側SPD為例,首先結合風機實際情況,根據GB50057—2010,分析網側SPD選型,然后研究接地線對殘壓的影響,得出以下結論:
1)風電機組箱變高、低壓側均有浪涌保護器保護時,變流器網側可從I級SPD降級為II級。
2)當SPD接地線固定時,隨著沖擊電流的增大,SPD殘壓會增大。當沖擊電流確定后,SPD殘壓隨著接地線長度增長而增加;此外,相對于變流器停機狀態(tài),其工作時會進一步導致SPD殘壓抬高。
3)隨著接地線長度增加,殘壓增大。當線長達到1 m時,殘壓理論計算值5.1 kV,高于實際沖擊殘壓4.51 k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