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那北
還都是土?xí)r,這一堆跟那一堆說:我們要永遠為鄰,億萬年在一起,排排坐吃果果,手拉手共同渾渾噩噩。那一堆默默看過一眼,然后悄然笑了。
那時候,那一堆土還像個少不諳事的孩子,并不明白自己身上竟有著與周圍迥異的色澤,那么多赤褐、淡黃或者紫色究竟是怎么回事,也不知道那么多水云母、石英、高嶺土以及鐵質(zhì)怎么理解,更不知道命運會在未來某一天有怎樣的大裂變。它們只依稀看到前方飄浮著一道隱約光亮,像雨又像霧,像征兆又像預(yù)言。
那時候是在趙氏天下到來之前,該朝代被稱之為“宋”。
“團香已入中都府,斗品爭傳太傅家。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華?!薄兄卧婇_山鼻祖之譽的梅堯臣這么說。
“摘處兩旗香可愛,貢來雙鳳品尤精。”“喜共紫甌吟且酌,羨君瀟灑有余清?!薄_創(chuàng)宋朝文學(xué)史一代文風(fēng)的歐陽修則如是說。
好像就是這樣。幾百年前,當(dāng)詩人們眉飛色舞地為之詠詩作賦時,那一堆土正次第離開地面,被捏成缸或者盆或者缽或者碗,經(jīng)過一場烈火燒烤,堅硬地有了自己的模樣,不再怕水,盛得住一切。然后宋沒了,元來了,明又來了,朝代更迭的縫隙里,絕望與幻滅都?xì)w皇帝、后妃及大臣所有,大地與此無關(guān),土更無關(guān)。土在時間中行走,已經(jīng)越發(fā)俏麗香艷,甚至有了自己的名字,成了美輪美奐的壺,被傾湯品茗的雅士們競相握在手中把玩,不亦樂乎。
真的很意外,這一堆土與那一堆土都完全沒有料到。忿忿不平是難免的,不就是狗屎運嗎?如果不是有個神秘路過的僧人多管閑事地瞎指點,說宜興丁蜀鎮(zhèn)黃龍山上有五色富貴土可以發(fā)大財;如果不是宜興縣城西南面四十里外有座金沙寺,寺里來客中剛好有一位正忙著在科舉之路上跋涉的勤勉書生吳頤山,書生恰好還帶著一個愛鉆牛角尖的小書僮供春,供春在天下萬物中又偏偏被僧侶們用來制陶的泥巴迷得顛三倒四……似乎一切都很偶然,卻成就了那一堆土。
沒有誰描述過供春的長相。而歷史,雖確認(rèn)了供春作為紫砂壺鼻祖的地位,卻沒有記載他趴在寺里大水缸旁突發(fā)奇想的那一瞬,興奮得怎樣手舞足蹈。后來,紫砂壺外形有扁圓低矮的西施壺、棱角分明的四方壺,也有壯碩偉岸的秦權(quán)壺、高挑俊秀的提梁壺,它們哪一款更接近于明正德嘉靖年間的農(nóng)家后生供春的模樣兒呢?從僧人處獲得陶泥后,這個小書僮又為什么要按寺里那棵銀杏樹樹干的樣子,捏出造型古怪奇異的樹瘤狀茶壺?不知道,都沒有人知道。
無數(shù)往事沉入時光深處后,仿佛很多土被捏進壺,成為壺身、壺蓋、壺柄或者壺嘴,從此被覆蓋,被鑄造,被改寫,再也無法尋覓當(dāng)初的面目,徒留一層光滑的表面讓人胡亂猜想——如同已經(jīng)煙消云散的金沙寺,它曾經(jīng)近千間矗立于飛檐峭壁的壯闊廟宇已不見絲毫蹤跡,歲月一層層吞噬淹沒了它們,包括當(dāng)年蘇軾曾在此喝過茶的屋、岳飛題過詞的墻,都化為一片春種秋收的農(nóng)田,空余悠悠傳說。
來自黃龍山的那一堆土未必得意狂妄過,它其實也沒想到壺是這樣挑剔的一種東西,既講究礦質(zhì)的純度、顆粒的層次、燒結(jié)的溫度,還苛求強度、抗熱震性、透氣性、可塑性、吸水率和排氣率,而這些本事黃龍山黃石巖里的土有,外山的土卻未必有,即使有壺形,也無法有壺品。
所謂天賦,不過如此了。
這一堆土與那一堆土就這樣分道揚鑣,日子的成色完全不一樣了,厚厚的朱門把它們分隔開來。當(dāng)眼睜睜看著曾經(jīng)的舊相識已經(jīng)華麗轉(zhuǎn)身,成為名師手下的名壺,登堂入室,價值不菲,終日被琥珀色的茶水絲絲浸潤撫慰,這一堆土長長地嘆了口氣,知道彼此已經(jīng)是云泥之別。茍富貴勿相忘?該忘的其實終歸會忘,這是命定的。
原載2016年07月07日《解放日報》
寫 法 探 討
這是一篇真正的小品散文,不到1400字,其篇幅不過等同于時下那些所謂文化散文的邊角余料而已。一個瀟灑的作者隨便揮灑一下筆墨,千把字就流淌出來了,成什么問題呢?可林那北這篇短文,你讀它的時候卻不覺得它短,我的感覺是陌生、別致,而且曲折復(fù)雜。這些特點共同制造了些許閱讀障礙,但它又藏著一種吸引人的魅力,讓你舍不得放下,甚至?xí)髡b再三。到最后,你就感到了驚奇——散文有這樣寫的嗎?散文可以寫成這樣嗎?——這篇散文寫成了寓言,它的整個構(gòu)架就是一篇寓言,然而它又具備散文的風(fēng)骨和靈魂,是一篇不折不扣的散文呢。
開篇第一句就顯現(xiàn)了突兀的寓言性:
“還都是土?xí)r,這一堆跟那一堆說:我們要永遠為鄰,億萬年在一起,排排坐吃果果,手拉手共同渾渾噩噩。那一堆默默看過一眼,然后悄然笑了?!?/p>
它的敘述對象是一堆土和另一堆土。土和土對話,言語還這么幽默,富有童趣。這不是寓言是什么呢?接下來,作者依然用寓言的口吻:“那時候,那一堆土還像個少不諳事的孩子,并不明白自己身上竟有著與周圍迥異的色澤,那么多赤褐、淡黃或者紫色究竟是怎么回事,也不知道那么多水云母、石英、高嶺土以及鐵質(zhì)怎么理解,更不知道命運會在未來某一天有怎樣的大裂變,它們只依稀看到前方飄浮著一道隱約光亮,像雨又像霧,像征兆又像預(yù)言?!?/p>
這一段似乎包蘊著什么復(fù)雜深廣的東西,卻含而不露,多少會使讀者一頭霧水,放慢閱讀速度,但閱讀的欲望也被刺激起來。隨后,我們會漸漸明白一點點,因為作者引用了幾段宋代詩人的詩句,暗示出與茶和陶制飲具相關(guān)的事物,并且再次提到那“一堆土”,說到了它的命運變化:“次第離開地面,被捏成缸或者盆或者缽或者碗,經(jīng)過一場烈火燒烤,堅硬地有了自己的模樣,不再怕水,盛得住一切?!?/p>
再下來,作者用極簡的語言介紹了時代的演進,以及那一堆土的命運演化。期間,宋、元、明三個朝代,數(shù)百年歲月過去了,而這一堆土“在時間中行走,已經(jīng)越發(fā)俏麗香艷,甚至有了自己的名字,成了美輪美奐的壺”。至此,讀者方始明白,哦,本文寫的原來是壺啊!
——作者并沒忘記寓言性。在上述內(nèi)容之后,他立即回到當(dāng)初的“這一堆土”和“那一堆土”,寫到:“真的很意外,這一堆土與那一堆土都完全沒有料到。忿忿不平是難免的,不就是狗屎運嗎?”
在接下來的這一段里,作者的寓言手法顯示出另一個重要作用,即借用寓言中人物的口吻或角度,改變了敘事,由歷史陳述變?yōu)榧僭O(shè)性的牢騷、嫉妒,并帶上了人物的態(tài)度和情感狀態(tài),這段話是用“如果不是……”這樣一組句式來表達的,藏敘事于其中,別出心裁地規(guī)避了常用的、直陳的敘事套路。
但散文畢竟是散文,不能完全寫成寓言。所以,作者隨即正面敘述了紫砂壺鼻祖供春其人其事,還有紫砂壺后來發(fā)展的極盛狀況。這也是這篇散文中唯一的正面敘述。它的功能是防止整篇作品完全寓言化,從而喪失散文的本性。有了這一筆,文章的根就扎牢了,再無后顧之憂,作者于是再次回到寓言性上:
“來自黃龍山的那一堆土未必得意狂妄過,它其實也沒想到壺是這樣挑剔的一種東西?!?/p>
結(jié)尾,作者再次發(fā)力,加強了本文的寓言性,以寓言中的“人物”心思為切口,深入發(fā)掘作品內(nèi)涵:“這一堆土長長地嘆了口氣,知道彼此已經(jīng)是云泥之別。茍富貴勿相忘?該忘的其實終歸會忘,這是命定的。”
作者借助不同泥土的感慨,寫世間冷暖和命運變遷,把紫砂壺的主題引領(lǐng)到人世的主題上來,這是深化和遷移。這樣,雙重的主題和多重的蘊涵,制造了亦真亦幻的藝術(shù)氛圍,從而改變了文化散文那種嚴(yán)肅深沉的表情,使散文出現(xiàn)了新的面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