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瀚熠,程劍鋒,李清磊,孫曉榕,張 娟
(中石油西部鉆探國際工程公司,甘肅酒泉735000)
套管開窗是側鉆技術中的首要環(huán)節(jié),開窗成功與否直接影響到鉆井周期、成本、質量等。對開窗技術進行系統(tǒng)的研究和實踐有助于高效、安全地施工。套管開窗是一項操作性較強的技術,規(guī)范作業(yè),豐富的經(jīng)驗和理論都是必不可少的。
A 1井是一口布置在酒泉盆地酒西坳陷青西凹陷鼻狀構造A區(qū)塊的套管開窗側鉆水平井,設計井深4302.67m,垂深3905.00m,井斜71.76°。目的是:①開展水平井多級分段立體壓裂試驗,提高單井產(chǎn)量,延長穩(wěn)產(chǎn)時間;②實現(xiàn)探明儲量的有效動用。本井2次分別從3561.50m、3537.83m進行?177.8mm和?244.5mm雙層套管斜向器開窗。僅從開窗技術這點來看,作業(yè)中遇到許多問題及難點。本文對此進行了分析,并給出了解決措施,為此類井提供了思路和技術資料。
(1)由于開窗側鉆井目的多數(shù)為提高老井產(chǎn)量,延長穩(wěn)產(chǎn)時間,所以老井經(jīng)過多年的生產(chǎn),井內(nèi)套管是否已經(jīng)變形,能否正常起下鉆;
(2)必須認真分析研究老井數(shù)據(jù),校核老井套管節(jié)箍和扶正器的位置,使開窗側鉆點避開此類型井段;
(3)開窗側鉆點處的地層壓實程度不能過高,研磨性不能太強,環(huán)空水泥固結不能太差,井徑擴大率不能太大,防止鉆頭順著套管外環(huán)空水泥鉆進。
老井射孔段若不能有效封固,則會導致老井眼油水層互竄影響分注分采效果,且無法為斜向器創(chuàng)造一個準確和堅固的井地,從而難以控制開窗位置。
(1)斜向器若坐掛不牢靠,容易引起窗口與斜向器斜面的偏差,導致無法繼續(xù)鉆井。
(2)斜向器斜面方位若擺放錯誤,則可能導致開窗側鉆進尺報廢,延誤周期。
(1)若斜向器的材質不好,開窗作業(yè)過程中易形成臺階,為后期工作帶來麻煩;
(2)雙層套管窗口修得不夠平整光滑易造成起下鉆的掛卡,相對以后的鉆進、測井、完井等作業(yè)都有很大的影響;
(3)環(huán)空水泥環(huán)的掉落易造成井下的硬卡;(4)任何的井口落物都會造成井下的硬卡;
(5)由于老井投產(chǎn)多年,井內(nèi)鉆井液需要全部更換,且鉆井液有一絲不達標,磨銑的鐵屑難以全部帶出,造成堵塞環(huán)空,憋泵的危險;
(6)磨銑過程中極易出現(xiàn)死點,無進尺現(xiàn)象;
(7)在磨銑初期,若參數(shù)執(zhí)行不到位,易磨損銑錐或提前出窗,造成扭距異常,鉆具損壞;
(8)用銑錐修窗時,高速轉動容易脫扣。
由于A 1井設計為中半徑水平井,設計井深4302.67m,利用?114.3mm五級分段壓裂一體化套管懸掛完井,對井身質量要求較高,狗腿度小于10°/30m,故開窗點選擇在3622m以上井段(177.8mm和244.5mm雙層套管段,見表1);根據(jù)井徑數(shù)據(jù)選擇井眼擴大率較小的井段(見表2);由固井質量圖(圖1)可以看出3530~3570m段水泥膠結較好。
綜合以上因素,根據(jù)老井資料選擇避開套管接箍和套管扶正器的井段,確定2次開窗點分別在3561.50m、3537.83m。下面以第二次開窗作業(yè)為例,簡要介紹雙層套管磨銑開窗工藝。
表1 原井套管數(shù)據(jù)
表2 原井井徑數(shù)據(jù)表
選用標準的?150mm×2.50m通徑規(guī)和GXT-177.8刮管器下鉆通井,校正套管內(nèi)徑,檢查套管是否變形。反復刮削套管內(nèi)壁,為橋塞和斜向器坐封打好基礎。通井刮削結束后,先用清水替出井下油水混合物,充分頂替洗井合格后再用密度1.30g/cm3鉆井液替出清水,待鉆井液性能滿足井下磨銑要求時起鉆。
下入?142mm橋塞,下至設計井深憋壓坐封橋塞,脫手后試壓合格,成功封隔下部井段。
地面仔細檢查斜向器的各部件和外觀,確保送入管通道內(nèi)無雜物和石塊等進入,否則可能造成坐封失敗,準確丈量做好記錄并測量繪制工具草圖。平穩(wěn)操作剎把,控制下放速度,防止斜向器中途坐掛。下鉆過程中鎖死轉盤,確保任何時候不能順時針轉動轉盤,避免斜向器中途倒開落井。下至設計井深后下入陀螺儀器進行定向,最終按照設計將方位擺至270°,起出陀螺儀器投球緩慢開泵憋壓。上提鉆具到中和點,順時針轉動轉盤,剪斷銷釘,上提無遇阻,確認脫手成功,正常起出丟手短接。
3.4.1 復式銑錐工作原理
銑錐頭最先起到磨銑作用并形成上窗口,磨銑到圓柱體時,下窗口已形成,隨著管柱的推進,過度部分在擴大修正窗口,銑錐體的保徑部分在對窗口進行磨銑修窗,實現(xiàn)開、修窗一體化操作。
3.4.2 磨銑前的準備工作
開窗前調整好鉆井液性能,滿足攜帶鐵屑的要求,保證磨銑過程鉆井液性能無較大波動,確保井下安全。配置3支?152mm復式銑錐。銑錐入井控制下放速度,操作平穩(wěn),遇阻嚴禁猛剎猛放,緩慢下探至斜向器導尖位置,校核井深后上提0.5m,緩慢旋轉下放到導尖位置,開泵加壓磨銑。
3.4.3 磨銑過程
整個磨銑開窗過程大致可分為3個階段進行。鉆具組合:?152mm復式銑錐+?89mm加重鉆桿×26根+?89mm鉆桿。
(1)第一階段:起始段。采用參數(shù):鉆壓5~10kN,轉速60r/m in,排量13L/s,造臺肩1.5h,磨銑至3538m,進尺0.17m后,將鉆壓增加到20~40kN正常銑進,在方鉆桿上每10cm標記,確保送鉆均勻,每銑進0.1~0.2m上提鉆具劃眼修磨窗口。
圖1 固井質量
(2)第二階段:騎套段。采用參數(shù):鉆壓40~60kN,轉速65r/m in,排量13L/s,正常銑進至3539.20m后,開窗無進尺,扭矩變小,判斷開窗至177.8mm套管“死點區(qū)”(死點區(qū):開窗銑錐隆起中心恰好處于套管壁上),隨后加大鉆壓至60kN繼續(xù)磨銑開窗,但效果不甚理想,銑進至3539.33m后第一支復式銑錐共使用21h,銑進1.5m,考慮井下安全情況起鉆,起出對銑錐進行仔細觀察、分析,其頂部合金部分和本體均磨損較小,新度在80%以上。隨即下入第二支銑錐繼續(xù)磨銑開窗,銑進至3539.50m后幾乎無進尺,加壓至80kN突破244.5mm套管“死點區(qū)”,銑至3540.44m進尺再次變慢,保持80kN鉆壓銑至3540.96m,返出砂樣含少量深灰色硬質泥巖,判斷銑錐頭已進入地層。起出銑錐導尖磨損光滑,錐體保徑部分成規(guī)則環(huán)狀磨損,判斷為修窗時244.5mm套管所致。第二支銑錐共使用25.83h,銑進1.63m。
(3)第三階段:出套段。下入第三支銑錐修窗與加長窗口,均勻送鉆,在窗口頂部就開始劃眼,反復修磨窗口,直到暢通無阻。計劃繼續(xù)銑入地層2~3m,以便鉆出修磨與加長窗口的口袋。采用參數(shù):鉆壓60kN,轉速63r/m in,排量13L/s。銑至3541.44m后再無進尺,返出砂樣深灰色泥巖較少,以鐵屑為主,夾雜斜向器藍色漆皮。此時共開窗磨銑3.51m,斜向器斜面長2.51m(3537.83~3540.34m),3支復式銑錐長度均為1.04m,銑錐頭至本體有效磨銑長度為0.83m。根據(jù)以上數(shù)據(jù)和返出的斜向器藍色漆皮可以判斷,銑錐有效磨銑段底部0.1m左右處于下窗口位置即斜向器斜面下端。由于地層壓實程度高,巖性以深灰色硬質泥巖為主,研磨性極強,導致銑錐銑進無進尺,下部一直磨銑斜面下端(斜面下端至斜向器上卡瓦牙0.3m)。為保井下安全決定起鉆換PDC鉆頭試鉆打導眼。第三支銑錐起出其導尖磨損嚴重,磨平磨短20mm。
(4)PDC鉆頭試鉆(打導眼)。利用PDC鉆頭試鉆的目的:①檢驗窗口是否平整、光滑;②利用PDC鉆頭切削鉆進(泥巖段適合PDC鉆頭鉆進),為后續(xù)調整鉆進提供空間。
采用參數(shù):鉆壓40kN,轉速30~65r/m in,排量13L/s。
鉆具組合:?152mmM 1365D舊+?89mm加重鉆桿×26根+?89mm鉆桿。
PDC鉆頭反復3次緩慢過窗口均無遇阻,說明窗口平整、光滑。下探距井底0.2m處遇阻,上提鉆具0.5m,小排量開泵后,輕加鉆壓10~20kN,轉速30r/m in修整錐形井眼。鉆至原井深后將鉆壓加至40kN,轉速65r/m in試鉆進。返出砂樣為灰綠色硬質泥巖,鉆至3543m(進尺1.56m,純鉆3.25h)后,計算出244.5mm套管2.3m以上,充分循環(huán)后起鉆準備進行下步調整鉆進作業(yè)。至此整個雙層套管斜向器開窗作業(yè)完成。
在鼻狀構造A區(qū)塊成功完成177.8mm(壁厚9.19mm、鋼級P110)和244.5mm(壁厚11.99mm、鋼級T 110)雙層套管斜向器開窗,為此后類似開窗井提供了一定參考依據(jù)。從2次開窗銑錐使用統(tǒng)計表及開窗磨銑參數(shù)表中對 比分析,可以看出2次開窗作業(yè)各有得失(見表3、表4)。
表3 2次開窗銑錐使用統(tǒng)計表
表4 2次開窗磨銑參數(shù)表
4.1.1 第一次開窗
(1)窗口位置選擇合理,出套段地層巖性為含礫不等粒砂巖,可鉆性較好;
(2)排量開到16L/s,能及時攜帶磨銑鐵屑及地層巖屑,有效避免重復磨銑,提高磨銑效率;
(3)鉆井液攜砂能力強,降低因攜帶不及時造成憋環(huán)空現(xiàn)象的發(fā)生。
4.1.2 第二次開窗
當?shù)谌с婂F加長窗口,磨銑地層無進尺的情況下,下入舊PDC鉆頭試鉆打導眼。目的在于:檢驗窗口是否平整、光滑;利用PDC鉆頭切削鉆進(泥巖段適合PDC鉆頭鉆進),為后續(xù)調整鉆進提供空間。為今后解決遇此類情況提供了新的思路。
4.2.1 第一次開窗
(1)斜向器坐封方位錯誤,陀螺儀器出現(xiàn)故障導致錯上加錯;
(2)第二支銑錐使用時間超過推薦安全使用時間(30h),導致銑錐頭部50mm硬質合金落井;
(3)出套管后,銑錐磨銑地層段過長(6m),導致降井斜。
4.2.2 第二次開窗
(1)開窗作業(yè)前對老井資料、地層情況調研、收集、分析不到位;
(2)本次開窗共耗用?152mm復式銑錐3支,?152mmPDC(舊)一支。工具成本耗費較高;
(3)第一支復式銑錐只使用21h,從起出情況分析,合理使用可以延長時間7~8h,使用率不高;
(4)開窗點對應地層為硬質泥巖,研磨性極強,導致開窗效率低;
(5)在加鉆壓至80kN突破244.5mm套管“死點區(qū)”后,當返出砂樣含地層泥巖時,未及時調整參數(shù),適當降低鉆壓,導致第三支銑錐磨損嚴重。
通過A 1井2次雙層套管開窗作業(yè),結合玉門近幾年所應用的開窗側鉆井,對該區(qū)塊今后雙層套管開窗側鉆井(開窗技術)認識與建議如下:
(1)在開窗作業(yè)前應對老井資料、地層情況等進行詳細的調研、收集、分析;
(2)在滿足設計要求及避開套管接箍、扶正器的前提下,通過測井解釋資料選擇砂巖段作為開窗井段(測井解釋資料在縱向上分辨率高)。這樣不僅提高開窗效率,還能一定程度減少復式銑錐的使用數(shù)量;
(3)若在上述前提下開窗井段均為泥巖段,則建議井隊配置4支銑錐;
(4)銑錐入井前詳細丈量,畫草圖,拍照。待起出后認真、仔細對比分析,以便更為準確地判斷磨銑及井下情況;
(5)開窗作業(yè)時采用“點放”方式操作剎把,勤送少送,平穩(wěn)操作;
(6)制定詳細的開窗作業(yè)措施,在出口槽處放置強磁打撈器,指定專人按時撈取砂樣,以便于隨時判斷井下磨銑開窗情況。每趟鉆均清洗強磁打撈器及高架槽,避免誤判斷;
(7)在開窗至244.5mm套管時,適當加壓突破“死點區(qū)”后,當返出砂樣含地層時,應減小鉆壓銑進地層,減少銑錐磨損及降低井下風險;
(8)修窗口時,銑錐懸空銑進,高速轉動容易脫扣,因此,鉆具絲扣必須上緊;
(9)鉆具每次通過窗口不得多提多壓,如有遇阻可以低轉速轉動轉盤(帶螺桿可以不開泵)調整入窗角,避免窗口破壞,給后期施工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10)開窗后,當銑錐繼續(xù)銑進地層遇鉆時突然加快或放空現(xiàn)象時,需立即減小鉆壓,采用控時鉆進或停止銑進,上提下放鉆具修整窗口,待砂樣返出認真分析后,方可繼續(xù)作業(yè)。避免因銑錐順環(huán)空水泥環(huán)銑進而導致開窗側鉆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