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我作為深圳市委宣傳部副部長,曾有幸成為鄧小平視察深圳談話的記錄者,并參與策劃首發(fā)鄧小平南方談話精神系列宣傳報道工作。撫今追昔,這段26年前的往事仍歷歷在目……
1992年3月26日,《深圳特區(qū)報》發(fā)表長篇通訊《東方風來滿眼春——鄧小平同志在深圳紀實》
1989年前后,東歐劇變和蘇聯(lián)解體接踵而至。1990年5月,中共中央辦公廳轉發(fā)中宣部《關于社會主義若干問題學習綱要》(簡稱《學習綱要》十九條)。當時,中央和各省市黨報黨刊、廣播電視,積極宣傳《學習綱要》十九條的精神,提出“經濟多元化必然導致政治多元化和權力多元化”,“私營經濟和個體經濟如果任其發(fā)展,就會沖擊社會主義經濟”等。
此時,中國向何處去這個尖銳的問題,攪動著已經在崗位上“全退”的鄧小平的思緒。1990年3月3日,鄧小平同中央幾位負責同志談話,強調“中國能不能頂住霸權主義、強權政治的壓力,堅持我們的社會主義制度,關鍵就看能不能爭得較快的增長速度,實現(xiàn)我們的發(fā)展戰(zhàn)略”。
1990年12月24日,鄧小平再次同中央幾位負責同志談話。更突出強調:“我們必須從理論上搞懂,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的區(qū)分不在于是市場還是計劃的問題。社會主義也有市場經濟,資本主義也有計劃控制。不要以為搞點市場經濟就是資本主義道路,沒有那么回事。計劃和市場都得要。不搞市場,連世界上的信息都不知道,是自甘落后?!薄案母镩_放越前進,承擔和抵抗風險的能力就越強?!?/p>
1991年春天,鄧小平到了上海,開始了并非尋常的“談話”。
這年是中國傳統(tǒng)的“羊年”。中共上海市委機關報《解放日報》根據鄧小平的談話精神,于2月15日至4月12日差不多兩個月的時間,發(fā)表了署名“皇甫平”的四篇評論,其開篇就是《做改革開放的“帶頭羊”》。但是,全國稍有分量的報刊,絕大多數對“皇甫平”都沒有反響。正是在這個關鍵時刻,鄧小平決定再南下,到深圳去。而且像他自己到深圳之后所表達的意思一樣:“在重要關頭,我還是要說話的?!?/p>
鄧小平這一次“到南方休息”,除了他的家人和最貼身的秘書,中央派的主要是安全警衛(wèi)人員,并沒有負責文字工作的專職干部。中央的幾個主要新聞單位也沒有派記者跟隨。
1992年1月19日上午9點,鄧小平乘坐專列到達深圳,到迎賓館之后他馬上就說:“到了深圳,我坐不住啊。”廣東省委書記謝非、深圳市委書記李灝同其家人商量后,只得在上午10點安排老人家去視察市容。
當天晚上7點30分,鄧辦王瑞林主任和廣東省、深圳市領導在深圳迎賓館6號樓開碰頭會,落實首長接下來幾天的考察行程。也就是在這次會議上,指定要我負責做好鄧小平視察過程中的記錄工作。
幾天時間里,鄧小平邊考察邊發(fā)表許多重要的談話。22日下午,鄧小平在深圳迎賓館接見部分黨政軍負責人時,對在場的黨政負責人吹風。在談話中主要強調一定要堅持改革開放,堅持“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黨的基本路線?!罢l要改變三中全會以來的路線、方針、政策,老百姓不會答應,誰就會被打倒?!?/p>
23日上午,送別鄧小平之后,回到深圳迎賓館5號樓的房間里,我馬上同《深圳特區(qū)報》副總編輯陳錫添等人系統(tǒng)地整理鄧小平五天來的談話記錄。我們從23日中午開始連續(xù)奮戰(zhàn)了將近20個小時,最后形成了一份《一九九二年一月十九日至二十三日,鄧小平同志視察深圳的談話記錄》,共13000多字。
第二天,全套的記錄稿和錄音帶就報送至市委領導和中央辦公廳。
由于省市領導多次請示,要求公開報道南方重要談話精神,鄧小平都不同意“破例”,我于是向剛從北京開會回深圳的市委常委、宣傳部長楊廣慧匯報,建議把鄧小平談話的重要內容以評論形式進行宣傳。得到市委的支持后,我又考慮到當時國內的政治形勢,學習和吸取去年上?!督夥湃請蟆钒l(fā)表“皇甫平”文章后的經驗教訓,我們主動聯(lián)系香港《文匯報》駐深圳記者站,以求借助深圳特區(qū)毗鄰香港的有利條件,請香港的愛國愛港報刊配合,擴大聲勢。
2月20日,《深圳特區(qū)報》在頭版顯要位置刊出《扭住中心不放——猴年新春評論之一》,引起社會的很大反響。之后該報每兩天發(fā)一篇“猴年新春八評”評論。經過反復思考、籌劃,3月26日的《深圳特區(qū)報》又以最顯要的版面和最突出的手法發(fā)表了署名“本報記者陳錫添”的長篇通訊《東方風來滿眼春——鄧小平同志在深圳紀實》,立即在廣大讀者中引起很大轟動。香港的媒介反應尤其熱烈。敏感的外國通訊駐香港機構紛紛發(fā)消息,北京也傳來消息:出席全國兩會的代表反應很熱烈,議論紛紛,很多代表在私底下大聲叫好。
可是,已經過了好幾天,我們主動打聽,還是不見中央主管部門及至中央領導對《深圳特區(qū)報》關于鄧小平視察深圳特區(qū)紀實的長篇通訊有什么反應,連電話批評也沒有。反常的“平靜”,令人不安。
轉機是在3月30日,當天的《光明日報》《北京日報》在頭版全文轉載了《深圳特區(qū)報》的長篇通訊。鄧小平在家看到《光明日報》后,讓秘書打電話給新華社的總編輯,說文章很好呀,問《光明日報》能轉載,新華社能不能轉載?這才引起了中央主要領導的高度關注。
3月30日這天下午,新華社很快作為重要稿件全文播發(fā)《東方風來滿眼春——鄧小平同志在深圳紀實》。當晚,中央電視臺也全文播發(fā),一共播了45分鐘,并配上由廣東和深圳電視臺提供的鄧小平在深圳視察的畫面。第二天即3月31日,《人民日報》在頭版頭條的位置予以轉載。美聯(lián)社、路透社、共同社等外國主要通訊社也以“3月30日北京電”的形式,向全世界報道:“中國的宣傳媒介今天向全國11億人口宣傳鄧小平在南方的談話?!?/p>
4月1日,即將訪日的中共中央總書記江澤民在會見日本駐華記者、被問及對《深圳特區(qū)報》發(fā)表“東方風來滿眼春”長篇通訊的評價時,回答十分肯定:“鄧小平同志視察南方時的重要講話,早已在全黨和全國傳達。現(xiàn)在發(fā)表鄧小平同志視察深圳的報道,可以使全國人民更好地了解他的談話精神,以便全面地貫徹落實?!毙氯A社當即向全世界播發(fā)了這條消息。
當年6月28日,我?guī)ьI市委宣傳部新聞處的同事,將精心制作的巨幅畫像《小平同志在深圳》正式樹立于深圳市中心的紅嶺路口。有的報紙不但在頭版顯著位置刊登這一消息,還配發(fā)評論,說“這是中國新一輪改革開放的重要信號”。
10月12日至18日,黨的十四大隆重召開。就在這次黨的代表會議上,根據鄧小平的談話精神,確定了把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作為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的基本目標。黨內外“姓社”“姓資”的爭論,被畫上了休止符。人們的思想觀念發(fā)生根本變化,中國的改革開放掀起了新的高潮。
(吳松營)
摘自《世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