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宏強
如何實現(xiàn)新的課程標準理念的要求?筆者做了很多嘗試,這些做法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提高學生課堂學習積極性、改善地理課堂教學結構的作用,但這些做法大多局限于激發(fā)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對新的課程理念的落實收效不大。鑒于以上情況,筆者在積極探索和實踐新的教學方法方面做了新的嘗試,把時事、史事融入到地理課堂教學中去,下面以八年級《地理》(人教版·上冊)第一節(jié)“海陸兼?zhèn)涞拇髧睘槔M行介紹。
課前自主學習任務布置:查找一個和我國相鄰或隔海相望國家的小故事或事件,下節(jié)課分享,時長不超過一分鐘(可以有PPT,不超過三張)。
環(huán)節(jié)一:導入。
教師:(PPT展示照片)近期在我國廈門召開了“金磚五國+”會議,同學們知道是哪五國嗎?能在世界地圖上找到嗎?
教師用PPT展示世界地圖。
學生1上講臺讀圖指出金磚五國。
教師:金磚五國中有和我國是陸上相鄰的嗎?
學生2:有,俄羅斯、印度。
教師:我國的鄰國絕不止這兩個,今天這節(jié)課就從我國的鄰國開始。
環(huán)節(jié)二:鄰國。
教師:(PPT給出中國的疆域和鄰國圖),請同學們自告奮勇上講臺分享你準備的有關鄰國的小故事,注意分享的格式, 國位于我國的方位,我要分享的是 。
學生1:朝鮮位于我國的東北方位,我要分享的故事是:新中國剛成立,美國入侵朝鮮,我國志愿軍抗美援朝、保家衛(wèi)國,用落后的武器打敗了世界第一軍事強國——美國,打破了美國不可戰(zhàn)勝的神話,取得了抗美援朝戰(zhàn)爭的勝利!
學生2:印度位于我國的西南方位,我要分享的是:中印有很長的國界線,前不久,印度一小部分軍隊越過國界線進入到我國的洞朗地區(qū),其挑釁行為令每一個中國人都很氣憤……
學生3:巴基斯坦是我國西南的鄰國,我要分享的是:……
……
教師:剛剛同學們分享的故事都很精彩,同時也能看出同學們的愛國之心,老師給你們點贊!除了上述國家外,我國還有一些鄰國,哪位同學能讀圖說出來嗎?
學生4:在西北方位有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共有14個鄰國。
環(huán)節(jié)三:隔海相望的國家。
教 師:我國既是陸上大國,同時也是海洋大國,有四大邊緣海,請同學們在地圖上找到。
學生1讀圖說出四大邊緣海。
教師:(PPT給出中國的疆域圖)請同學們自告奮勇上講臺分享你準備的與我國隔海相望的國家的小故事,注意分享的格式, 國與我國隔 海相望,我要分享的是 。
學生2:日本與我國隔東海相望,這個國家是個島國,歷史上經(jīng)常騷擾我國……1937年全面發(fā)動侵華戰(zhàn)爭,1945年日本戰(zhàn)敗無條件投降。
學生3:菲律賓和我國隔南海相望,在南海中有個島嶼叫黃巖島,這個島嶼是我國的領土……
……
教 師:除了以上隔海相望的國家外,還有哪些國家和我國隔海相望?
學生4:還有印度尼西亞、越南、朝鮮。
教 師:說得很好,同學們要注意越南和朝鮮既和我國陸上相鄰也和我國隔海相望。
本節(jié)課筆者從時事導入,使課堂一開始就抓住了學生的心,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后面學生的分享更是將課堂氣氛推向了高潮。整節(jié)課學生的專注度都非常高,這節(jié)課的課堂效率也超出了筆者的想象。反思這節(jié)課之所以能夠取得這么好的教學效果,是因為在教學設計中運用了學生感興趣的時事和史事,而學生課前的自主學習和課堂分享更是給學生展示的機會,為學生創(chuàng)造表演的舞臺,這些都符合中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的。在很長一段時間里,筆者堅持嘗試讓時事、史事“做客”地理課堂,收到了非常好的教學效果,所帶班級的學生對地理課的興趣整體提高了很多,地理課漸漸地變成了學生期待的課堂。
(一)益處
1.符合《地理課程標準》的要求和理念,將課標要求落到了實處。
新的《地理課程標準》指出:地理學科是一門綜合性、生活性的學科;學習對生活有用、對終身發(fā)展有用的地理;充分重視校內(nèi)外課程資源的開發(fā)和利用。利用時事、史事進行地理課堂教學設計,使地理課標的要求得到了很好的落實。
2.為地理課堂教學設計注入新的方法,豐富地理課堂內(nèi)容,增加地理課堂精彩度,極大地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在進行地理教學設計時若能融入其他學科的知識,不僅豐富了地理課堂的內(nèi)容,而且對提高地理課堂精彩度,提高學生對地理學科的興趣也有很大的幫助。
3.開發(fā)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地理學科如何按照課標要求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的能力呢?這是困擾很多地理教師的問題。但借助時事、史事,筆者很好地完成了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任務,而且學生的主動性也很高。
(二)注意事項
時事、史事的選擇要和地理課堂相關,要契合學生的知識儲備。地理教師在選擇時事、史事的時候,不論是教師準備,還是課前布置學生自主準備,都要和授課內(nèi)容相關,不嘩眾取寵,不牽強附會,更不能為了吸引學生眼球,搞一些無聊的東西,否則會適得其反。
時事、史事的選擇要注意時間長短和切入的時間節(jié)點,一般時間不超過3分鐘,最長不宜超過5分鐘,不能喧賓奪主。一般在課堂導入和課堂中間的過渡環(huán)節(jié)切入。
時事、史事的選擇要有趣味性,貼近學生生活。貼近學生生活是時事、史事選擇的第一原則,這樣才符合課標的要求。兼顧趣味性是第二原則,這樣才符合中學生的性格特點。
時事、史事“做客”地理課堂需精心設計問題,不能只是拿來主義。教師應精心選擇時事、史事,找到它們和授課內(nèi)容相關的點進行問題設計,這樣才能真正做到使所選材料變成地理課有效的課程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