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冬燕
摘要:微課作為信息時代的重要產(chǎn)物,已經(jīng)在教育界掀起了巨浪。百度“微課”一詞,更是撲面而來眾多的相關平臺、網(wǎng)站,對這一詞匯的研究、解釋也是不勝枚舉。面對數(shù)量眾多的各類中小學課程類微課,農(nóng)村語文教師怎樣才能更好地使用它。
關鍵詞:農(nóng)村教師;微課;使用
中圖分類號:G63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1578(2018)03-0274-01
微課作為信息時代的重要產(chǎn)物,已經(jīng)在教育界掀起了巨浪。百度“微課”一詞,更是撲面而來眾多的相關平臺、網(wǎng)站,對這一詞匯的研究、解釋也是不勝枚舉??墒牵卸嗌偃讼脒^,與一邊是老師們熱火朝天地設計制作微課的現(xiàn)狀對比的,一定是需求者大量的閱讀使用嗎?尤其是面對數(shù)量眾多的各類中小學課程類微課,農(nóng)村語文教師怎樣才能更好地使用它。面對這一問題,我們進行了深入的思考。
1.問題的提出
2014年8月,由我主持的省級立項課題《微課程在初中語文中考復習中的設計與應用研究》經(jīng)河北省教育科學規(guī)劃領導小組批準立項,9月正式開題進行研究。這一課題自批準立項以來,學校高度重視,在人力、物力、財力上都給予了大力度的支持。課題主持人多次組織課題組成員召開研究會議,就課題的前期調研、逐步開展、實施步驟、理論學習、實踐方式、資料收集、困難突破等方面進行了深入地探討。我們有選擇地查閱了與大量與課題相關的文獻資料,通過問卷調查等方式了解了學生語文學習的現(xiàn)狀與困惑,整理了學生在中考復習階段最容易出現(xiàn)的易錯點,通過問卷及座談方式收集了初三一線教師在中考復習階段的需求與迷茫,為課題的開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我們討論并確定了課題研究的目標、內容、途徑和方法、研究的步驟等,認真地著手實施,老師們積極性很高。
踏實的研究過程迎來了最后的結題鑒定,鑒定會上一位專家的問題引起了我深深地思考:你們的課題研究很有價值,也取得了較好的研究效果,能不能再深入的思考一下,如何才能讓需要的人更好的用到這些資源。
之后,我因工作原因調到農(nóng)村學校,隨著工作的開展,我逐漸對“如何用好”有了自己的想法。
2.幾種使用的途徑
2.1 運用于教研活動,增強教研的時效性,促進教師專業(yè)化發(fā)展
這里是一所農(nóng)村學校,教師數(shù)量少,平均年齡大,起始學歷低,教研熱情可想而知。于是,我們采取了集體學習和分散學習相結合的方法,通過上網(wǎng)閱讀、視頻觀看、學習心得交流、撰寫學習筆記和學習反思等形式,先后學習了《“微”時代的學習》、《開展微課程科研課題實驗促進名師迅速成長》、《語文微課程:一種有益的“熱”現(xiàn)象》、《翻轉課程中微課程教學設計模式研究》、《“微課”小環(huán)境下教師的教學探討》、《教學論》、《微課關鍵在“課”不在“微”》、《微作文,作文訓練的輕騎兵》等專著和相關文章,努力從理論層面上引導教師對課題產(chǎn)生背景、科學依據(jù)、教育思想、實踐價值全面把握,實現(xiàn)教育思想、教育觀念的轉變。
針對教師的校本教研更有抓手,在兩年中課題組成員中涌現(xiàn)出了省市區(qū)級教學教研帶頭人人,其中一人被評為河北省骨干教師、河北省學科名師,二人被評為市級骨干教師、市級學科名師,一人被評為區(qū)級教學標兵。課題組成員進行校內外公開教學十余次,均獲好評。這對學校語文教師隊伍教研水平的提升作出了較大的貢獻,也讓更多的老師看到進行課題研究是了教師專業(yè)化發(fā)展的好途徑。
對于教師自身而言,突破教師傳統(tǒng)的教學行為、基于微課資源庫的校本研修大有可為,學校以此為主題進行的校本教研也逐漸由語文一門學科逐步擴展到其他學科,并成為教師專業(yè)成長的重要途徑之一。同時微課是便捷的,大大節(jié)省了教師的時間與精力,能讓老師更多的關注到學生的接受程度、消化吸收程度。也讓更多的教師看到,搞科研是為了更好地服務于教學實踐,科研是推動教學實踐的強大助力。在我校的大力支持下,由課題組成員以點帶面,便捷的總復習的新方式得到了推廣與應用,起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同時資源庫的建立,資源的共享,很大程度上節(jié)省了老師們的時間,開拓了思路,提高了業(yè)務水平。
2.2 運用于課上,重點突破難點
我們運用微課的主要途徑就是課上。在我們分工設計微課時,教師都是選擇的自己擅長的板塊,因此板塊內的微課都是老師們十幾年、二十幾年教學經(jīng)驗感悟的結晶,具有極強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在不同年級班級授課時,老師們會提前選取備好可能涉及到的微課,適時播放出來,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2.3 運用于課后的預習、復習鞏固
因為我校課堂采用的是分組合作學習模式,所以前置學習是挺重要的一塊。老師們在布置前置性學習的任務時,也會針對性的給出微課資源,便于學生提前思考。尤其是針對語文學習中的文言文、詩詞鑒賞的學習,閱讀教學中的專用名詞的理解等,使用微課都起到了較好的效果。
2.4 運用于更加開放的課堂
我校地處農(nóng)村,有的孩子家里使用網(wǎng)絡不太方便,家長又不愿意讓孩子總拿著手機。于是,我們就很好的利用起學校的電子閱覽設備。請專業(yè)老師設計了內網(wǎng)專業(yè)平臺,專門供學生利用平臺查閱微課資源。與此同時,我們不再局限于我們課題所涉及語文學科,而是發(fā)動老師們搜集整理更多的全學科的微課,建立一個小而全的微課資源庫。學生可以利用大課間,閱讀課的時間和在校的零散時間,做到碎片化的閱讀,碎片化的學習。
對于學生而言,便捷的微課更好的滿足了學生對學科知識點的個性化學習、按需選擇學習,既可查缺補漏又能強化鞏固知識,是傳統(tǒng)課堂學習的一種重要補充和拓展資源。學生能通過微課目錄整體掌握中考語文復習的要點與方向,通過比對發(fā)現(xiàn)自己的漏洞,通過針對性微課彌補不足。
參考文獻:
[1]袁成琛:《“微”時代的學習》《中國教育網(wǎng)絡》.2013.6.
[2]鄭良意:《開展微課程科研課題實驗促進名師迅速成長》《福建教育學院報》.2012.10.
[3]陳林:《語文微課程:一種有益的“熱”現(xiàn)象》《中小學教師培訓》.2013.11.
[4]黃燕青:《翻轉課程中微課程教學設計模式研究》《軟件導刊》.2013.6.
[5]鐘顯添:《“微課”小環(huán)境下教師的教學探討》《中國現(xiàn)代教育裝備》.2013.8.
[6]汪瓊:《微課關鍵在“課”不在“微”》.《中國教育網(wǎng)絡》.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