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春和
確定了佛像真?zhèn)沃?,接下來就是佛像題材的鑒定。
佛像題材具體指一尊佛像的名稱、來歷、宗教功用、身份地位和蘊涵的佛教思想內(nèi)涵。雖然涉及的內(nèi)容比鑒定一般文物要復雜一些,但是最起碼我們要確定出它的名稱來,就像所有文物的鑒定要求一樣,定名是最基本的鑒定內(nèi)容。
佛像題材鑒定可以分為三個步驟:首先確定佛像的體系,其次確定具體類別,最后確定具體身份與名稱。
確定佛像的體系
確定佛像的體系是佛像題材鑒定的第一步。
從佛教的傳播與發(fā)展歷史看,佛像藝術的體系較多,按地域劃分,有印度、尼泊爾、東南亞、中國、日本和朝鮮半島等國家和地區(qū)的佛像體系;按佛教思想劃分,有顯教與密教、小乘佛教與大乘佛教的佛像體系;按佛像藝術的表現(xiàn)形式劃分,有小乘佛教、大乘顯教和大乘密教三大佛像體系。
其中,第三種分法比較科學和合理,基本從地域和佛教思想上概括了當今世界佛像藝術的全貌。就中國佛教和佛像藝術而言,這三個體系都有鮮明的代表,中國佛像藝術中形成的漢傳、藏傳和云南上座部三個語系佛像藝術正好與之吻合,由此也可以幫助我們了解世界佛像藝術體系的全貌。這三個體系各有不同的神像崇拜,小乘佛教以崇拜阿羅漢為主,崇拜的佛陀和菩薩主要是過去七佛和彌勒菩薩;大乘顯教崇拜的神像包括六大類,由高到低分別為佛、菩薩、明王、羅漢、高僧和護法神;大乘密教崇拜的神像包括七大類,依次是上師、本尊、佛、菩薩、佛母、羅漢和護法神。其中,小乘佛教崇拜的神像體系最簡單,而大乘密教崇拜的神像體系最復雜。
那么,我們?nèi)绾舞b別不同的體系呢?
筆者認為主要要從藝術風格著眼,因為各個體系的佛像都流行于各自不同的地域,在風格上表現(xiàn)出鮮明的地域風格特點,所以從風格上我們基本可以區(qū)分和確定它們的體系;同時佛像的造型和形象特征也可起到一定的輔助作用,因為有些體系的佛像本身就體現(xiàn)出佛教教派上的突出特點,比如密教造像,其造型大多比較復雜,這也是密教造像的獨特之處,據(jù)此便不難鑒別其體系所屬(圖一)。
鑒別佛像的類別
確定體系之后,接下來便要鑒別其類別,就是確定一尊佛像屬于哪個體系中的哪一類佛像。
有的佛教造像不僅有體系上的屬性,也有類別上的屬性,這種屬性在佛像的形象特征上都有明顯的體現(xiàn)。比如我們鑒定一尊漢傳文殊菩薩像,第一步我們可以確定它屬于漢傳佛像藝術體系,接下來根據(jù)其造型與形象特征就可以確定它屬于漢傳佛像中的菩薩像。鑒定佛像類別同鑒定體系一樣,也是從大處著眼,注意觀察佛像的類型特征,因為同樣類別的佛像,它們在造型、衣著、裝飾等總體特征上有著明顯的一致性。因此鑒定時就需要我們具備佛像類別方面知識,要對各體系中各類佛像的造型、衣著、裝飾等特征有基本的認識,有了這樣的認識基礎,我們就能確定出被鑒定佛像的具體類別。
鑒定佛像類別時,我們會發(fā)現(xiàn)一個現(xiàn)象,那就是不僅一個體系中的各類佛像在造型、衣著、裝飾等特征上白成一體,而且三大體系中相同類別的佛像在形象特征上也表現(xiàn)出許多的共同性。很多人對此不知所以,大感茫然,其實問題并不復雜,三個體系中相同的佛像類別在形象特征上表現(xiàn)一致是非常正常的,因為它們的宗教身份、思想內(nèi)涵并無高下之分,它們的形象特征都是同一個源頭,即來自古印度的佛教和佛教藝術。而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地域或不同教派思想、儀軌的影響,這些不同體系中相同類別的佛像又有一定的區(qū)別,表現(xiàn)出地域或教派上的鮮明特點,正因如此而成為不同體系中的佛像類別。因此,問題的關鍵在于,在鑒別佛像類別之前,先確定出佛像的體系來,就不致陷入迷惑(圖二)。
確定佛像的具體名稱
最后的步驟是確定佛像的具體名稱。
鑒定佛像名稱主要根據(jù)佛像各自獨特的形象標識,其獨特的標識往往與佛像特有的思想內(nèi)涵和功用有關。如釋迦牟尼佛,其獨特的標識是左手結(jié)禪定印,右手結(jié)觸地??;文殊菩薩,獨特的標識是手中或肩花上有經(jīng)書和寶劍;彌勒菩薩,獨特的標識是手中或肩花上有寶瓶、法輪或?qū)毸?;等等?/p>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很多佛像的形象標識并不具有絕對的獨特性,往往有兩種或兩種以上的佛像具有同樣的標識。如釋迦牟尼佛和不動佛,它們的特殊標識都是右手結(jié)觸地印;再如文殊菩薩和財寶天王,它們的身下都騎有獅子;等等。因此就需要參考其他因素。像釋迦牟尼佛和不動佛就要根據(jù)它們的頭飾進行區(qū)分,釋迦牟尼佛一般頭飾螺發(fā),不動佛頭戴花冠;而文殊菩薩和財寶天王就要根據(jù)它們各自不同的類別特征進行區(qū)分,文殊菩薩屬于菩薩,全身是菩薩裝束,財寶天王是護法神,表現(xiàn)的是護法神的類別特征。
在一般情況下,同類別的佛像較少出現(xiàn)標識相同的情況,而標識相同的情況一般出現(xiàn)在不同類別的佛像上。因此對于標識相同佛像,我們從類別上還是不難區(qū)分的。在古代佛像藝術作品中,佛像題材非常豐富,尤其是密教造像題材更多,總數(shù)可能有上千種,而常見也應當有數(shù)百種。鑒定這些題材的名稱沒有捷徑可走,需要我們掌握它們各自不同的形象特征,不斷積累圖像資料,積少成多,積累豐富了,自然便可以解決具體問題,鑒定出佛像的具體名稱來(圖三、圖四)。
還需要注意的是,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許多佛像由于各種不同的原因,變得殘缺不全,或手中持物丟失,或顯示身份的標識不存,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很難鑒別其具體身份。碰到這種情況,該怎么辦呢?筆者以為不必強求其具體名稱,要采取退而求其次的辦法,確定出它的類別就可以了。如一尊菩薩像,當它的標識殘缺時,我們無法確定它的具體身份,就定為菩薩像即可。
當然,佛像題材的鑒定說起來簡單,實際操作并不容易,需要積累豐富的知識和經(jīng)驗,特別是關于佛像體系、類別和具體題材方面的理論知識和圖像資料,需要一個長期學習和實踐的積累過程。
(責任編輯:阮富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