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艷嬌
【摘 要】為滿足素質教育理念和基礎教育改革的標準,小學數學教學必須做到與時俱進,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分析了目前小學數學課堂學生缺乏獨立思考能力的原因,并借此提出相關的教學策略。
【關鍵詞】小學數學 ;獨立思考能力;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22-0297-02
數學學科的實際意義,就在于它能夠提升學生的邏輯思維水平,從而培養(yǎng)自己對事物的洞察能力、分析能力以及解決能力。然而在小學數學課堂中,由于教育教學模式過于枯燥單一,加之小學生個性十足、不受管制,致使整體教學質量不盡如人意。以“獨立思考”作為教學主題,既能夠改變數學教學成效較低的困境,同時也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實現綜合素質的提升。
一、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培養(yǎng)的意義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學生獨立思考能力主要表現為面對數學問題時,可以通過自主的搜集資料、思考與探究問題過程,達到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這其中,不需要教師進行指導與同學的幫助。新的教育形勢下,我國教育部門密切關注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培養(yǎng),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進行教學指導。其中,對小學數學的教學目標中,明確要求小學生應具有數學思維能力,并學會運用數學基礎知識,獨立思考與邏輯分析問題,對學習有熱情,能夠自主、自覺地開展學習工作。除此之外,基于素質教育背景下的小學數學教學也要求小學生具備獨立思考能力,素質教育要求在教學中要關注學生學習能力培養(yǎng),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而不是教會學生書面理論知識。
二、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培養(yǎng)的策略
1.構建“以生為本”的數學課堂。
在素質教育理念下,小學數學應構建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課堂,教師負責教學引導,可適時插入相關問題,激發(fā)小學生對知識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同時,數學教學應因人而異、因地制宜,結合不同學生的資質能力提供各種層次的學習任務,讓所有學生都能夠主動積極參與到課堂活動之中,通過這種方式培養(yǎng)他們的獨立思考能力,使學生感受到數學學科的魅力。比如,在《找規(guī)律》一課中,教師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引發(fā)學生關注:一個學生摘一個桃子放進筐里,是為1;一個學生摘兩個桃子放進筐里,是為2……以此類推讓學生接下去,一直說到10。然后教師更換教學形式:兩個學生每人摘一個桃子……兩個桃子……三個,一直說到第十個,隨著數字的增加,回答可能會出現錯誤,此時教師給出問題引導:你們可否利用先前學過的加法,總結一下其中的規(guī)律?比如學生數量為x,每人摘兩個桃子是2乘以x,每人摘三個桃子是3乘以x……并留給學生5~10分鐘時間組內討論。這是一個既重視結果也重視過程的學習策略,主要是希望學生能夠養(yǎng)成獨立思考的學習習慣。
2.結合生活案例,創(chuàng)新數學教育。
不借助外力,利用自己的方式思索、解答,是加強學生全面素質的有效策略,掌握這種技能,有利于學生獨立解決實際生活中出現的種種問題。教學過程中,教師可將數學課堂與實際生活緊密相連,通過案例陳設、分析、實踐,讓學生明確學習數學的真正意義,提升他們的思維活躍能力。比如,在《正負數》一課中,構建“買鉛筆”這樣一個場景,教師扮演購買者,學生扮演銷售員。規(guī)定每支鉛筆進價1元,售價2元,每人3支。依次安排2~3名學生到前面來與老師完成活動,教師隨機購買一名“銷售員”的貨物,買一支學生記為“+1”,買2支記為“+2”……沒有賣出貨物的學生記為“-3”。然后讓學生自己分析一下,最少需要賣掉幾支鉛筆才能賺錢呢?有些學生反應快,及時算出進貨花銷,1乘以3等于3元,每支賣2元,最后得出結論:最少賣2支才能保證賺錢。案例教學可開動學生腦筋,讓數學課堂從此不再枯燥單一,實現“寓教于樂”。
3.做好課后教育,正確評價學生。
學習是一個長期性的工程,數學知識往往可以“學到老、用到老”,要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不僅僅是在課堂中完成學習,在課下一樣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取新知識。在這一過程中,需要教師幫助學生樹立信心,并傳授一些自學的技巧和容易引起孩子興趣的課后問題。此外,在開辦教學活動后要客觀評價每個學生的表現,確保評價的多元化方式,如生生互評、個人評價、教師綜評等,讓學生善于發(fā)現自己的不足,并加以改正。
4.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
在課堂中結合學生已有生活經驗開展生活化教學,根據學生實際數學基礎,因材施教,創(chuàng)設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還可以在數學課堂中適當設疑,如在一節(jié)課結束后,布置一些與課堂內容相關的小問題,請學生在課后主動思考。例如,在“分米與毫米”一課教學時,教師可以在前一課時結束后,引導學生思考:“請大家課后思考一下,在我們生活中可以用到哪些長度單位?”在新課一開始,教師針對這一問題邀請學生進行回答,在得出了各式各樣的答案后,教師引出本課教學內容:“今天我們大家一起來學習一下長度單位大家庭中的分米與毫米兩位成員。”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分組教學、游戲教學等活動,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除此之外,在教學中還可以針對本課時內容進行適當延伸,如指導學生自主畫一畫、量一量,還可提出如下問題:“一厘米等于多少毫米?”“一分米等于多少毫米?”在這一知識內容教學時,學生成為課堂學習的主體,通過課前思考、課堂學習、課后問題延伸過程,持續(xù)地探究加深對知識點印象,同時也實現了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yǎng)。
5.優(yōu)化問題設計。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應關注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培養(yǎng)的積極意義。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優(yōu)化問題設計,引導學生自主思考問題,解答問題,體驗成功帶來的喜悅,在獨立思考學習過程中收獲知識,激發(fā)學習熱情。如在課前引入問題,設置趣味性問題,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例如,在“比例”一課知識教學時,在課堂一開始,教師可以用多媒體播放一張學校所處城市的地圖,讓學生聯(lián)系日常生活環(huán)境獨立思考,我們生活在這么大一個城市,為什么能用一張小小的地圖對各個位置進行清晰的表現。之后,引導學生表達自己的觀點,隨后對同學們的答案進行評價,引入“比例”這一知識點。在問題的設計與教學中,學生首先通過自主思考與探究過程對知識點有了一定了解,再結合教師的教學過程深入掌握知識,在這一過程中,獨立思考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小學階段學科教學中,小學數學學科邏輯性最強,其內容中有許多抽象的概念與知識點,需要學生進行理解消化。因此,許多教育工作者都應當意識到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對于提升小學數學成績的積極促進作用,為了更好地促進小學生進行數學學習,推動小學數學教育事業(yè)發(fā)展和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做出積極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