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燕
【摘要】第三方支付機構涉及的網絡支付業(yè)務和各家商業(yè)銀行“斷直連”,統(tǒng)一在網聯平臺進行清算,主要分析該措施的財務背景,以及對第三方支付機構、商業(yè)銀行、以及中國人民銀行的影響。認為網聯主要面臨著安全和技術上的問題,由此需要加強法律體系建設和建立有效的技術管理程序。
【關鍵詞】第三方支付 電子銀行 網聯
一、引言
2018年s月30日起,支付機構涉及的在線支付業(yè)務需要全部連接到網絡連接平臺。Netlink也被稱為”互聯網銀聯”,是中國人民銀行指導下的網上支付統(tǒng)一結算平臺,由中國支付清算協會組織設立,負責處理由非銀行支付機構發(fā)起的、與銀行互動的支付交易,按腳‘共建、共有、共享”原則籌建機構將共同啟動。網聯只是一個清算平臺,并不直接進行支付業(yè)務以保持中立性。在這個平臺當中最重要的就是支付的存在,支付將幫助平臺迅速的綁定買家和賣家,使得買賣雙方很難擺脫現有的平臺獨立存在,使得平臺有著很強的粘合性,從而形成一個穩(wěn)定的平臺生態(tài)閉環(huán)。所以第三方支付接入網聯對于商業(yè)銀行和非金融機構支付平臺的基礎運營會有著很大的影響,使得業(yè)務的開展有著一層約束。
二、第三方支付接入網聯出臺的背景
(一)第三方支付面臨的安全風險
我國的非金融機構的第三方支付基于互聯網及通信技術產生,買家和賣家開展的買賣活動使得電子商務有了很大程度的發(fā)展,平臺支付使得信息流和資金流分離,顧客和商家進行直接交易,但是支付發(fā)生在支付平臺上,資金并不是直接從買家到賣家,但是買賣雙方仍然會出現信息流動,這使得第三方支付成為可能。但是這明顯加劇了安全風險,不時有消費者反映自己在京東商城的購物卡、積分被盜、騰訊旗下的第三方支付財付通也出現了用戶資金被盜,這種用戶虛擬賬戶被盜的新聞屢見不鮮。不僅如此,對于其便捷程度,會使得青少年過渡消費,不理性消費,給社會家庭帶來不穩(wěn)定的因素。
(二)我國商業(yè)銀行電子銀行面臨的競爭問題
我國網上銀行業(yè)務的深度和廣度是有限的,所以商業(yè)銀行的電子銀行同質化現象十分嚴重,差異化程度小,非金融機構的第三方支付基于互聯網與通信技術,我們在使用第三方支付時,我們的需求傾向都被智能化的記錄下來,成為非金融機構的大數據,由此可以有針對性的設計客戶所需金融產品和服務,以滿足每位消費者的不同情況、偏好和需求??s短了投資者與金融機構的距離,消除了非金融機構進入銀行業(yè)務的壁壘,使得電子銀行提供的同質化商品的競爭力下降,由此商業(yè)銀行面臨著巨大的競爭問題。
三、充分認識第三方支付接入網聯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加強貨幣政策效應和防范金融風險
一方面第三方支付的存在使得資金的安全性、流動性實現方式發(fā)生了改變,由于庫存現金向數字現金的轉變,資金的安全并不是由傳統(tǒng)的保險箱或者保安人員能夠保障的。由于互聯網的快速,高效,預防網上支付風險變得更加必要。
另一方面第三方支付的唯一訪問方式會導致流動性的變化。電子貨幣的出現不僅使得商業(yè)銀行的流動性目標發(fā)生轉變,人們對現金的需求降低,在消費信貸方面尤其突出,第三方支付推出的創(chuàng)新產品和新型互聯網企業(yè)退出的理財產品,可以說第三方支付將貨幣的支付功能和貨幣市場基金的理財功能聯系在一起,打通了通往貸款融資的通路。而且使得傳統(tǒng)的貨幣統(tǒng)計口徑不再適應經濟發(fā)展的需要,貨幣當局需要重新審視貨幣政策的中介目標,非金融機構的第三方支付所產生的備付金,游離于商業(yè)銀行系統(tǒng)之外,這筆龐大的資金流動的更加便利、迅速和頻繁,加大了中央銀行監(jiān)管的難度,增強了社會信用擴張的內生性,并放大了金融體系的脆弱性,一旦金融機構倒閉,傳遞速度會更加迅速,風險蔓延會像“多米羅骨牌”倒塌那樣難以控制。網聯的統(tǒng)一清算和收集的大量數據,使得貨幣當局能夠控制貨幣政策調控經濟的效果,從而維持正常的金融秩序。
(二)為打擊洗錢和其他金融犯罪提供便利,規(guī)范金融市場
不法金融活動過去長期以來通過SWIFT系統(tǒng)進行轉移資金是最常見的方式,但是近年來由于第三方支付平臺的普及化,用戶數量眾多,以及不同的主權國家和地區(qū)對于洗錢和第三方支付平臺法律要求不同,第三方支付平臺與電子銀行相比,電子資金的轉移更加方便快捷和客戶身份識別和確認更具有模糊性,使得第三方支付平臺容易成為犯罪分子用來進行非法交易、非法轉移資金和洗錢的工具。網聯的統(tǒng)一清算會追蹤到客戶的網絡蹤跡,使得電子資金的匿名性帶來的危害性受到一定程度上的控制,為管理基于網絡金融的存在的匯兌業(yè)務的洗錢活動提供幫助。
(三)有利于規(guī)范電子銀行和第三方支付活動的稅收問題,加強稅收征管
與傳統(tǒng)的金融活動相比,不受地域限制的網絡金融活動給傳統(tǒng)的稅收監(jiān)管帶來了挑戰(zhàn),加劇了地區(qū)性的稅源的分布的不均衡;交易環(huán)節(jié)模糊,交易主體容易采用轉移所得和轉移定價等方式來避稅,此外網絡金融可能導致交易類型難以準確的定性以及稅收管轄權問題,這些使得避稅問題更加嚴重。第三方支付接入網聯使得中央銀行能夠及時準確的匯總和分析貨幣信息,保留交易和消費者身份的記錄執(zhí)行金融交易的合法性認證,稅務部門能夠依法獲得電子銀行、用戶、商家的詳細交易信息,更加準確的明確通過移動支付手段的納稅主體地位,再加之針對附加值高的投資理財業(yè)務所產生的營業(yè)稅、附加稅等稅種進行稅種、稅法的調節(jié),,可以有效防止單位和個人利用信息不對稱造成的逃稅問題。
四、第三方支付接入網聯對電子銀行的影響
(一)有利于商業(yè)銀行獲得客戶信息
由于電子銀行需要了解客戶的信息和需求,才可以為不同的階段的不同客戶群提供不同的營銷策略,將市場細分化,就必須與客戶積極地聯系,同時也要處理同客戶的關系,這樣銀行的成本會上升,而且和第三方支付相比效率更低,在轉賬和核算業(yè)務成本以及服務便利等方面卻不具有相對優(yōu)勢,以至于電子銀行在“個性化產品”的盈利方面不足。在移動支付方面,銀行長期處于“跟隨者”的不利地位,所占的市場份額隨著小支付機構的進入減少。第三方支付接入網聯,這一政策會使得銀行能夠獲得大量的關于客戶的數據信息,如果銀行能夠這次把握住機會,信息的獲取和信息服務有可能成為電子銀行方面新的盈利增長點,信息的配置會帶來資源的再配置。
(二)商業(yè)銀行占領小額支付的市場份額有利
基于互聯網技術的第三方支付具有較強的資源整合能力和市場占有效率,商業(yè)銀行在中小額支付中明顯處于不利地位。以支付寶和微信支付為例,依靠淘寶網的支付寶,買家和賣家發(fā)生網上交易行為,資金流確實經過支付寶平臺在買賣雙方之間流動。對于微信支付,在社交圈中具有競爭力,而且微信支付正在不斷演變,想要將其移動端應用拓展到購物端。這兩大支付系統(tǒng)在中小額支付領域中都有著很大市場份額,它們的長遠目標都是消滅“現金和銀行信用卡的使用”。這次對于第三方支付接入網聯的政策措施,對于商業(yè)銀行開展中小額支付是一次機遇,在未來支付系統(tǒng)中,可以利用支付寶和微信等的消費記錄,建立更廣泛的信用體系,從而提高商業(yè)銀行的競爭力。
五、第三方支付接入網聯帶來的問題
(一)第三方支付接入網聯帶來的法律挑戰(zhàn)
與我國電子支付呈現爆炸式的上漲勢頭相比,相關法律的頒布卻往往具有滯后性,規(guī)格較高的法律仍然具有很大的空白區(qū),在現行的金融法律體系下解決電子銀行、網聯和第三方支付所牽涉的機構等問題有一定的困難性,難以明確法律主體責任。更為重要的是,金融立法往往是金融監(jiān)管最重要和最有效的手段,嚴重缺位或者不完善,勢必會導致貨幣當局對金融體系監(jiān)管不力,從而容易導致金融風險。
(二)第三方支付接入網聯帶來的技術安全挑戰(zhàn)
商業(yè)銀行和非金融機構與客戶交易所產生的大量的個人信息,會匯總到網聯這個統(tǒng)一的清算平臺,在收集有關客戶的個人信息、二次開發(fā)和使用個人信息、以及個人數據交易等方面侵犯個人隱私權是可能的。在金融交易的過程中,這些信息是具有經濟價值,是客戶不希望受到他人的知曉和利用的信息。與各家商業(yè)銀行和第三方支付平臺直接關系相比,網聯平臺要求更高的安全性,并要求更高的風險防范的條件和能力。在第三方支付和電子銀行的廣泛運用,每一秒都有大量的交易信息匯集到網聯平臺,而且,多年來雙方積累的大量的客戶交易資料、消費信息、個人理財方式、定制資訊等,都面臨著重新整理、分類和轉移的情況,網聯會受到金融數據大量的沖擊,系統(tǒng)內會形成收付款等交易方式的數據高峰。
六、建議
為了消除第三方支付接入網聯存在的各種制約因素,提出以下政策建議。
(一)完善相關的法律體系,做好網聯平臺的頂層設計
我國需要對買賣雙方的電子合同、身份認證、電子支付系統(tǒng)的安全措施、客戶信息的保密規(guī)定、征稅辦法以及網絡信息內容等方面,需要引入相關的法律。另外一方面為了解決有機會加入的更多當事人的復雜的法律關系,以及為了處理隱私泄露的安全隱患問題,需要出臺更多的有針對性的相關法律,明確商業(yè)銀行、第三方支付、以及網聯應當各自盡到何種義務,承擔何種責任以及在什么樣的情況下,貨幣當局可以以金融政策為導向使用客戶的隱私,這些都是需要相關的法律出臺來加以規(guī)范和解決。
(二)探索適合我國的一種識別、衡量、監(jiān)督和控制技術上風險的管理程序
在針對平臺內會出現的數據高峰、黑客襲擊以及對內外部的惡意攻擊,所以在平臺中進行清算,一方面需要考慮服務器、操作系統(tǒng)及數據庫的安全要求,并不時掃描系統(tǒng),進行漏洞檢測及修復,以提高服務器和操作系統(tǒng)的防攻擊能力;另一方面需要對數據加密備份,通過對防火墻、路由訪問表、訪問控制、身份認證等建立多重安全防線,使網聯平臺更具有安全性。
參考文獻:
[1]楊力.網絡銀行風險管理[M].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 006.
[2]徐格,王勇,李沁.“互聯網+”的新經濟時代[M].清華大學出版社,2016.
[3]劉潤.互聯網+戰(zhàn)略版[M].中國華僑出版社,2015.
[4]周虹.電子支付與網絡銀行[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
[5]張波,孟祥瑞.網上支付與電子銀行[M].華東理工大學出版社,2007.
[6]孟輝.我國電子銀行發(fā)展中面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金融財稅,20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