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艷
摘要:在課程改革不斷深入的今天,教學方法不斷更新,層出不窮,作為一線教育工作者,我們要學會運用各種方法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而語文課本劇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最有效的方式之一,語文課本劇作為語文教學的新模式是未來語文教學發(fā)展的一個必然趨勢。
關鍵詞:課本劇教學;興趣;要素
教學過程,實質上就是一個知識傳授的過程,如何將書本的知識有效的傳授給學生并為之所用,這就是我們所有教育工作者一直以來不斷探究的問題。平時的語文教學中,我們總是會感覺到課文講解得已經很細致了,重難點已經很明確了,但學生的反應卻總是不令人滿意。我想關鍵還是應該在教學方法上下功夫,如何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強化語文教學的實踐性,把語文知識與活生生的生活實際結合起來,把語文技能與具體生活實踐活動結合起來,學生在活動中學習,自會興趣盎然,在實踐中真正提高能力。編演課本劇是其中一種方式。
一、語文教學的瓶頸
語文教學中常常會存在一些"少慢費差"現象,有些語文老師常常感嘆:“自己一節(jié)課講得口干舌燥,一字一句,精辟入里,學生怎么總是不上進?”語文教學中怎樣才能使學生主動學習,健康發(fā)展并具有較強的讀、寫、聽、說能力?
記得剛走向講臺時,經常去聽別人的課,偶爾看到有的教師在上公開課時,往往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穿插一些學生的表演,當時覺得這樣組織教學,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又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很好。但從沒有想到這是課本劇的一種表達方式。腦海中幾乎沒有“課本劇”這個概念。即便是教材中也安排有課本劇,在教學過程中也只是讓學生分角色朗讀課文,進行簡單的課堂表演,沒有就此進一步展開研究,往深處挖掘課文中人物的性格、思想感情和人物形象的塑造。后來,隨著教學的逐漸成熟,在自己的語文教學中也進行課本劇的嘗試。教學時也設計組織學生進行課本劇的表演,當時學生表現出來的積極參與課堂教學的熱情和即興創(chuàng)造,至今回味起來還歷歷在目,但也只是曇花一現,沒有深入思考,上升到理論層面,形成文字記載和經驗的總結。
二、 課本劇表演能極大的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一)課本劇表演方式新,學生學習課文有興趣。
過去在聽某一節(jié)語文課文時,教師照本宣科,全面反復,點滴不漏,教師把書本上的東西一一的念給學生,學生對這堂課一點收獲都沒有。這堂課使我深受感觸,怎樣能使一節(jié)課生動有趣課就得想辦法。根據不同的課,選擇不同的劇情,讓學生演出來,學生學習興趣一下濃厚了許多。
(二)課本劇表演材料新,學生揣摩課文有興趣。
在編演過程中,對學生的語文知識的要求是多方面的。首先要對語文基礎知識有足夠的把握,把記敘性文章改編為戲劇,劇本里有簡單的舞臺說明,大部分是對話。對話語言要規(guī)范,就要求學生要認真揣摩劇本的用詞、對話、人物性格等要和劇本相符合。這些要求都需要學生有研究語文課本的能力,編演過程是學生主動探索劇本的過程,也是得到訓練得到提高的過程。
(三)課本劇表演思維新,學生對創(chuàng)造性活動有興趣。
編演課本劇并不是一個簡單的事情,同樣的一個故事,不同的人演出來,就有不同的味道,表演更是一種創(chuàng)造。比如,同樣的菜同樣的調味,但是不同的人做出來就有不同的味道。每個學生理解課文時都有自己的見解,演出來就有不同的效果。每個課本劇的劇情的推進和人物性格的表現,動作、表情、對話都達到高度的個性化。也能體現出每個學生的想象能力。
三、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使劇情更加的準確
朗讀課文時,語氣的掌握是很重要的,特別是疑問句、反問句、感嘆句,往往得通過老師示范和學生自己反復朗讀體會出句子的不同語氣。在《濫竽充數》一文中,有以下幾個句子中很多次出現語氣詞,像呀、呢、嗎,在講讀課文時,首先要指導學生分角色朗讀,重點注意以上句子的不同語氣。這樣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鞏固學習效果,如果有必要,可以再讓學生進行分解表演一遍。學生感情豐富,身臨其境,演的有聲有色,對話時不但語氣讀得好,而且表情也恰到好處,可視性和可聽性兼?zhèn)洌〉昧撕芎玫慕虒W效果。教學中,如果在學生和老師之間經常開展這樣的口語訓練,就能培養(yǎng)學生態(tài)度大方,語言流暢的言行習慣。
四、提高學生的形體語言能力使劇情更加的生動
針對小學生活潑好動,模仿能力強的特點,在講讀課文時,應該讓學生動起來,模仿文中人物動作、表情表演一遍,這樣可以加深對重點字詞的準確把握。比如在學習《濫竽充數》一文時,可以讓學生卷起書學學不會吹竽的那個人物的動作、表情、眼神等體會人物的特點。一篇課中有幾個動詞用的準確、生動。為了讓學生體會一下的樂趣,我鼓勵學生表演了這個片段,學生很感興趣,表演時很投入、逼真,連平時不愛說話的藺澤巖也不遜色,好像真的在熱烈的氣氛中體會這個動詞。在小學教材中,可供學生模仿體驗的課文片段比比皆是:如一文中的動作等,以上動作都可讓學生用身體語言活靈活現地表演出來。
五、表演課本劇能增強學生的記憶能力
要演好課本劇首先要做的就是熟悉課文的內容,學生就得認真的閱讀課文,使自己把課文內容能銘記在心,這樣才能演好課本劇。波莉亞說過:“學習任何知識的最佳途徑是由自己去發(fā)現,因為這種發(fā)現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規(guī)律、性質和聯系?!北容^發(fā)現,平時愛好課本劇編排演的學生,記憶能力和方法都有較普通學生更快的提高。如:學生在背誦《少年閏土》一文第一段時,平時不愛好課本劇編排演的學生,靠死記硬背,花時多,正確率低;平時愛好課本劇編排演的學生,多使用情景記憶法,花時少,記得既快又準,且不易遺忘,效率很高。因為,這些學生能夠很快地把文字形成表象,把死的文字變成鮮活的圖像,即使過了很久都不會遺忘。
總之,在課程改革不斷深入的今天,教學方法不斷更新,層出不窮,但課本劇始終是教育同仁們一致看好的新型語文教學模式。誠然,在實際教學中還需要深入研討,使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發(fā)揮更大更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