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麗麗
建筑是一首凝固的詩,越古老的建筑就越像是古詩,意趣幽遠(yuǎn),境界雋永。
白日煙火色,月照女墻來。推窗蕭瑟瑟,何來情深深?
光景為誰憑,從不問風(fēng)情。伊人卿前佇,夢里幾回真。
當(dāng)你漫步在秦淮河畔,你是不是遙望到“淮水東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墻來?!?/p>
很喜歡“女墻”這個詞,一堵呆板生硬的墻,另加一個“女”字,便變得柔和,富有詩意了。
張愛玲筆下的《半生緣》,發(fā)生在上海虹橋路1901年的建筑里。張愛玲說,那時發(fā)了財?shù)娜耍偷胶鐦蚵飞腺I地建別墅,老照片上的黑白別墅一幢連著一幢,沿街用女兒墻分隔開來,后花園里,小橋流水,亭臺樓榭,十足的田園做派。
女兒墻是建筑墻體中的一種形式,最早叫做女墻,又叫女垣,實際名稱為壓檐墻,民間稱城垛子,是一種高出屋面和城墻的矮墻。
南北住宅最大的區(qū)別,就是南方建筑有女兒墻。
女兒墻,《辭源》里這么解釋的,城墻上面呈凹凸形的小墻;《釋名釋宮室》:“城上垣,曰睥睨,……亦曰女墻,言其卑小比之于城?!币馑季褪且驗楣糯呐?,是卑小的,沒有地位的,所以就用“女兒墻”來形容城墻上面的小墻,這就是“女兒墻”的由來。
實際上女兒墻在過去一直暗含有窺視之意,《古今論》記載:“女墻者,城上小墻也一名睥睨,言于城上窺人也?!庇纱丝梢?,女兒墻不僅與窺人有關(guān),而且還另有一個直露的名字,只是“睥睨”一詞太過于拗口,不如“女墻”含蓄,且瑯瑯上口。
李漁《閑情偶寄.居室部》有女墻一章,“予以私意釋之,此名甚美,不必定指城垣,凡戶以內(nèi)之及肩小墻,皆可以此名之。蓋女者,婦人未嫁之稱,不過言其纖小,若定指城上小墻,則登城御敵,豈婦人女子之事哉?……”女兒墻這種建筑形式既成全了古代女子窺視心理的需要,又可以避免被人恥笑的尷尬。其實女墻正是仿照女子睥睨之態(tài),在城墻上筑起墻垛以監(jiān)視來敵。
劉禹錫詩中的:“夜深還過女墻來”,古時大戶人家的女子深居閨中,封建社會,即便大家閨秀,也要遵從于“三從四德”,大門不出、二門不邁,整日里在閨房中練習(xí)女紅,出嫁也要遵從“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根本不道夫君長相。這些閨秀,遠(yuǎn)不如茅屋陋室的農(nóng)家女子,她們織布采蓮養(yǎng)蠶,嬉戲原野。而住在雕梁畫棟里的女兒,想要露臉,只有獨上層樓了,那道矮墻起到了保護(hù)的作用。
不倚短墻,何知春色濃。于是女兒墻又生出了許多才子佳人的故事?!奥暆u不聞?wù)Z漸俏,多情反被無情惱”、“隔墻花影動,疑是玉人來”“滿園春色關(guān)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女子往往在一瞥之間,與意中人一見鐘情。
李賀在《石城曉》一詩中寫道:“月落大堤上,女垣棲烏起?!倍鸥Α额}省中院壁》詩中寫道:“掖垣埤竹梧十尋。”中的“埤”指的就是其第二個意思,即泛指矮墻之義。
建筑是一首凝固的詩,越古老的建筑就越像是古詩,意趣幽遠(yuǎn),境界雋永。女兒墻,又稱雉堞或雉垛,在現(xiàn)存的明清古建筑物中我們還能看到。
遙想當(dāng)年寂寂流年,深深庭院里,相思藤爬滿女兒墻。當(dāng)桃花落瓣成雨,當(dāng)晚霞收攏夕陽,你是否淡了功名,與娉婷女子青絲相纏、紅袖添香?只為她不再望瘦了黃花,魂斷了肝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