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景丞
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這種雙贏或多贏的道理人們都懂,而且還總用這種東西來教育人。在生態(tài)系統(tǒng)中,兩個物種或多個物種長在一起,相互之間互惠互利,那就是一種共生關(guān)系,屬于有益共生。如果只是其中一方獲利,而另一方只是正常地生長,那也叫共生。如果其中一方的生長是依托另一方,剝削另一方的營養(yǎng)和空間,且對另一方造成危害,那就是寄生了。
走進大自然,我們可以在巖石上,樹皮上看到一塊塊的花斑,或是類似于苔蘚或蕨類的外形,但又看不到假根或根,緊緊地貼在地上生長的東西;還可以在高山上看到一束束掛在樹上像胡須一樣的東西,但又不是懸垂形苔蘚,那就是一種叫地衣的植物了。
要說地衣的分類,還真是讓科學家們頭疼。因為兩類完全不同的低等植物,一個是藻類,一個是真菌,卻偏偏堅強地走在一起,甚至形影不離,兩種植物長期緊密地聯(lián)合在一起,無論在形態(tài)、構(gòu)造、生理和遺傳上都形成一個獨立的固定有機體,共同維系它們的生命。真菌的菌絲纏繞藻細胞,并從外面包圍藻類。藻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機物,供給真菌營養(yǎng),而真菌又供給藻類生長所需要的水、無機鹽和二氧化碳。就像一個負責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一個負責交通運輸,分工明確,絕不紊亂。它們相互之間的選擇,總是一一對應,從此緊密團結(jié)在一起,就像一個完整的生命體。一旦選定,就會終其一世,不再分離。你說它是兩種植物的共生呢,還是根本就是另一種生物?連科學家們有時都會被它們搞得混亂。它們的葉狀體不斷生長,受到外力作用斷裂開來,就成了兩個個體,只要條件合適,就在那個各自生長。這是它們最普通的繁殖方式,被稱為營養(yǎng)繁殖。但也有許多種類為了更好地拓展生存空間,擴大它們的類群,幾個菌絲也會在葉狀體表面或特殊的分枝上,纏繞著一個或數(shù)個藻細胞,形成一種特殊的粉芽,從母體上脫落后隨風傳播到各處,遇到適宜的環(huán)境條件即行萌發(fā)。同樣是無性生殖,但更像是孢子或種子。
雖然真菌和藻類都互相依賴,但總是在外面闖蕩的,當然更注意形象,所以不管是片狀、舌狀、枝狀還是絲狀地衣,都是由真菌來決定的。對于分類專家來說,這就好辦多了,首先從形態(tài)上可以有個初分,搞清楚是哪種真菌,再去看它里面是哪一種藻?,F(xiàn)在看來這種一一對應的共生體還不少呢,全世界有500余屬,25000余種。
部分地衣是喜光性植物,生長也較緩慢。對水分敏感,但可以忍受長期干旱。當處于干旱時,它們就呆在那里睡大覺,等待水分充裕時,就會迅速醒來,恢復生長。所以不管是峭壁、巖石、樹皮或沙漠地上,這種喜光性的地衣都能很好地生長。地衣還很耐寒,在高原上、高山頂、凍土帶生長都沒有問題,甚至是南北極都能生長。應該說在史前生態(tài)系統(tǒng)中,地衣占據(jù)著重要的地位,對我們今天的化石燃料(石油、煤等)的形成是有貢獻的。但在今天的環(huán)境中,再希望它能有多大的生物量已經(jīng)很難,個體小不說,它的生長環(huán)境還要求一定有新鮮空氣。地衣對空氣污染非常敏感,即便空氣中SO2與HF的含量極少,他們也會逐漸死亡。
我們可以看到,只要有一座工廠,幾十公里范圍內(nèi)都不易看到生長良好的地衣,最多能看到地衣死后留在石面上或樹皮上的一塊塊白斑。就算沒有工廠,人為活動多了,空氣質(zhì)量下降了,地衣也會停止生長。所以在一些景區(qū),曾經(jīng)非常豐富的松蘿,形成了一道美麗的風景線,但隨著旅游開發(fā),過度的游客量,很快就會發(fā)現(xiàn)松蘿消失了。梵凈山頂、太白山上、神龍架、秦嶺山頂、白馬雪山,那些松蘿還好嗎?那可是金絲猴喜食的食物,特別是滇金絲猴,過冬就主要靠它了。我們不要只盯著那些高等植物和鳥獸蛇魚,僅從簡單現(xiàn)象上就敢斷言“沒有影響”,殊不知每個物種之間都有關(guān)聯(lián)。如此說來,倒是可以將它們作為指示植物,從地衣的存在與否,數(shù)量的多少,來檢測空氣污染的程度。
生長在喀斯特巖石上的地衣,也是地貌的塑造者之一。它們會利用它特有的地衣酸腐蝕和溶解巖石,加速巖石的溶蝕,從中獲取供自己生長所需的元素。當?shù)匾滤劳鲋?,植物殘體經(jīng)過腐化并和被它分解的巖石殘留物混合在一起,形成一些微粒,逐漸變成土壤。有了這些初級土壤的原始積累,其他植物就可在上面隨之生長了。因此地衣在土壤的形成過程中起到很大的作用,是喀斯特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締造者和維持者。
還是那句,沒有看見,不等于不存在。它就在那里,一直在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