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說“甘泉”

2018-08-01 09:12蔣少華
江蘇地方志 2018年3期
關鍵詞:廣陵甘泉縣志

◎ 蔣少華

“甘泉”在揚州地方歷史文化中具有深厚的含義和較大的影響,現(xiàn)存的甘泉山、甘泉街道、甘泉路等地名都源出于此。梳理分析“甘泉”的文化底蘊,可簡而言之:因泉而得名,因山而靈異,因縣而興盛。

一、甘泉和甘泉山

甘泉山因甘泉而得名。“甘泉”是一個美名,泉水甘冽,也反映了農(nóng)業(yè)社會的人們對灌溉的良好愿望。這看起來很簡單的地名,卻是別有深意。甘泉山,地處揚州市郊西北,海拔雖然只有63米,卻遠遠高過蜀岡上的觀音山(35.5米)、平山堂(35米),是市區(qū)的最高峰。這種“最高峰”的身份,很早就為古人所注意,也因此產(chǎn)生了種種聯(lián)想和傳說。

理解甘泉山,有三條線索:天象、方位、地脈。先說天象。北宋樂史編著的《太平寰宇記》卷一二三記載了西漢廣陵厲王劉胥冢墓,還引《郡國志》:“廣陵厲王胥冢,歲旱鳴鼓攻之,輒致云雨。”意思是說,西漢廣陵厲王劉胥能夠呼風喚雨,保佑一方。在這里,樂史沒有提到甘泉山,不過劉胥能夠“致云雨”,留下了與甘泉山聯(lián)系起來的想象空間。明代《嘉靖惟揚志》是現(xiàn)存已知最早的揚州地方志,不過包含山川在內(nèi)的三卷散佚了,無法直接看到關于甘泉山的記載。古代地方志的編纂,其慣用手法是后代抄前代。清《光緒增修甘泉縣志》卷二《山川》就抄錄了《嘉靖惟揚志》關于甘泉山的記載:“山上有七峰聯(lián)絡如斗,平地錯落,諸圓岡凡二十八,如列宿拱斗然?!奔锤嗜焦灿?座山峰,如同天上北斗,山腳周邊還有28個丘岡,仿如眾星拱衛(wèi)。把普通山丘與天象聯(lián)系起來,則是披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并上升到哲學的高度。到了清代,甘泉山的故事傳說最終定型,涵蓋了豐富的天象、地理、人文等內(nèi)容。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卷二三《南直五·揚州府》江都縣載:“甘泉山,府西北三十五里。高二十余丈,周圍二里。山有七峰聯(lián)絡如同北斗,平地錯落。又有圓岡二十八,如列宿之拱北。上有泉甚甘,因名?!边@里共有五層意思,其一指出方位,其二點明規(guī)模,其三、其四聯(lián)系天象,其五說明得名之緣由。這種說法,為后世地方志所沿襲,成了定論。

把甘泉山七峰比作北斗七星,固然是數(shù)字上的吻合和感覺上的契合(如仰望山峰與仰望星空有相似之處),可把地理與天文聯(lián)系起來,既體現(xiàn)了古人對地理實體的人文化,也反映了古人的人生信念和價值理念。腳踏大地,仰望天空,是人類探索自然宇宙的姿態(tài)。面對遙遠神秘的星空,古人通過各種想象來猜測上天的喜怒哀樂、預測人間的兇吉禍福?!霸谔斐上?,在地成形”(陸世儀《分野說》,收入《陸桴亭先生遺書》),天地之間是貫通相連的。古人把星空分為三垣二十八宿,三垣指紫微垣、太微垣、天市垣,二十八宿可分為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組。在古代的天文分野體系中,揚州(相當于今江蘇、浙江、福建、江西、安徽一帶)為北方玄武象之斗宿的分野,即把揚州境內(nèi)兇吉禍福與天上的斗宿聯(lián)系起來。今江都邵伯的斗野亭始建于北宋時期,因蘇東坡、秦觀諸人把酒論詩而名聲大噪,其得名便源于斗宿。紫微垣是天帝居住的地方,北斗七星(屬于今大熊座)是紫微垣的星宿,是天帝的車輿,也就是專駕。由此,便可理解甘泉山在古人心目中的分量,而甘泉山一帶的諸多人文遺址和種種歷史傳說也就有據(jù)可循、有源可溯了。

再說方位。甘泉山位于廣陵城郭的西北,這與西漢甘泉宮位于長安城的西北,其方位是一樣的。甘泉宮是漢武帝修筑的避暑夏宮,規(guī)模宏大,建筑輝煌,位于長安城西北處100公里的甘泉山腳下,西漢辭賦大家王褒《甘泉宮頌》開頭便是“甘泉山,天下顯敞之名處也”(《全漢文》卷四二)。漢代國勢強盛,威震四方,廣陵國鹽鐵豐富,國用富足,作為漢家子民、劉姓宗室,東漢廣陵思王劉荊等諸多皇家宗室把身后葬地選擇在甘泉山一帶,也算是遙望長安的一種寄托吧。1975年在甘泉山東北1.5公里的西側土山發(fā)現(xiàn)了一座東漢墓,編為甘泉一號墓;1980年又在東側土山發(fā)現(xiàn)了甘泉二號墓,并出土了轟動一時的“廣陵王璽”。這枚王璽與日本發(fā)現(xiàn)的“漢委奴國王”金印授予時間前后僅相差一年(“漢委奴國王”為57年,“廣陵王璽”為58年),很可能出自同一工匠之手。如此,便更能理解揚州甘泉山一帶為什么會有這么多漢墓了。

再說地脈。甘泉山上有座寺院,叫甘泉山寺,也稱慧照寺,始建于唐開成二年(837),到南宋淳熙四年(1177)進行了重建,寺西有口古井,通泉眼,“其水甘香,大旱不竭”(《光緒增修甘泉縣志》卷九),即甘泉。這座甘泉山寺,與市區(qū)的石塔寺還有淵源?!豆饩w增修甘泉縣志》卷九“甘泉山寺”條引明代“萬歷縣志”說,石塔寺原名慧照寺,唐開成三年(838)建造石塔瘞藏古佛舍利,就把寺名改為“石塔寺”,寺僧覺得廢棄舊寺名太可惜,便建議把“慧照寺”額匾移到甘泉山新建一座寺院,即新“慧照寺”,亦稱甘泉山寺,所以,甘泉山寺是石塔寺的分支。此外,《揚州畫舫錄》卷三還記載,廣儲門外的梅花書院(今梅嶺小學一帶),其前身可追溯到明朝尚書湛若水于嘉靖年間(1522~1566)創(chuàng)建的若水書院。湛若水,字甘泉,廣東增城市人,嘉靖年間來揚講學,在城東一里處創(chuàng)辦講道所,取名“行窩”。為什么選擇城東一里的今梅嶺小學一帶,古人認為此處“承甘泉山之脈”。由于湛若水之字與山名相同,所以其門人呂柟就在門額上書寫“甘泉”二字,即甘泉書院。由此可見,甘泉山雖然在郊外,但其地底之脈絡延伸到了城區(qū),古人對自然山川的認識于此可見一斑。

甘泉山上還有一座靈雨臺,是乾隆七年(1742)甘泉知縣張宏運修筑,他還專門撰寫了一篇文筆頗佳的小品文《靈雨臺記》。大意是說,張氏任甘泉知縣的第二年,到鄉(xiāng)下檢查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工作,路過甘泉山,發(fā)現(xiàn)這里風景絕好、民風淳樸,就興致盎然地登山攬勝,“盈視駭矚,徘徊不能去”。陪同的父老就告訴他甘泉山7峰、28圓岡、泉水甘美、廣陵厲王“致雷雨”等故事。張氏對“致雷雨”之說感到懷疑,可是“然茲山之巍然特出,視封內(nèi)諸山若培塿”,也就“信如斯言”了,“益以征山靈之不爽”。張氏到最高峰尋求廣陵厲王塚,沒找到,在山頂上望見愛敬陂成為良田,便感慨到三國曹魏廣陵太守陳登修筑愛敬陂的功績。張氏寫到這里,筆鋒一轉,講述當朝風調(diào)雨順,“河防水利講求備至”,甚于當年祈雨百倍。話雖如此,可臺還要繼續(xù)修筑的?!叭黄澤街`異,若彼固大有造于吾民者,使不有以表彰而興起之,亦守土者之闕也?!奔粗_是順應風俗、遵從民意。于是,就在最高峰修筑靈雨臺,取《詩經(jīng)》“靈雨既零”之意。最后,張氏點出了文眼“夫有一邑之人物,必有一邑之山川,是皆能表靈異、興云雨,以為一方之利賴者,則斯臺也”(《光緒增修甘泉縣志》卷九)。如今,靈雨臺早已不存,湮沒在歷史中了。

二、甘泉縣

甘泉山的影響,到清代達到了巔峰,其標志性的事件就是甘泉縣的設置。甘泉縣設于清雍正九年(1731)五月,廢于民國元年(1912)一月,存在了182年。這么長的時間,影響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也使得“甘泉”二字深入人心。雍正九年五月,兩江總督尹繼善上疏說,揚州府江都縣“路當沖要,事務殷繁,附居府城,幅員遼闊,應增設一(縣),令分疆而治,于地方甚有裨益”(《增修甘泉縣志》卷一)。任何行政區(qū)劃的調(diào)整,都是有著現(xiàn)實直接的社會經(jīng)濟利益。清代雍正時期,揚州因鹽運而鼎盛,“路當沖要,事務殷繁”指大運河上鹽運、漕運等繁忙景象,江都成為鹽運中心;“附居府城,幅員遼闊”指今小秦淮河以東的“新城”逐步完備,大量鹽商巨富卜居于此。最終,雍正皇帝同意把江都縣的西北劃出來設置甘泉縣,縣治與江都縣同附郭,即江都縣、甘泉縣的縣衙都寄住揚州府城內(nèi)。甘泉縣衙位于今廣陵區(qū)甘泉路194號,其門廳目前保存較好,而今甘泉路也因縣衙而得名。乾隆時期揚州知府高士錀在為《甘泉縣志》作序時寫道:“境有甘泉山,嶐然特起,象應天樞,說者謂為地脈所鐘靈,因并請名其縣曰甘泉?!保ā对鲂薷嗜h志》保留的《甘泉縣原志序》)作為揚州地區(qū)的最高行政長官,在最重要的場合寫出這句話,道出了甘泉山的重要地位,應當是最權威、最準確的“定論”了。

甘泉縣廢置的過程也很有意思,其原因簡單地說就是省錢。晚清時期,各種思潮紛紛涌入,清政府也在被動地進行改革。宣統(tǒng)二年(1910),詔令各省籌設審判廳,經(jīng)費自籌。當時財政捉襟見肘,十分困難。兩江總督張人駿、江蘇巡撫程德全就想了個辦法,建議裁并同郭的州、縣,把節(jié)省下來的行政經(jīng)費充審判廳之用,最后決定還是把揚州府的甘泉縣并入江都縣。這年12月24日,皇帝批準了。宣統(tǒng)三年二月,張人駿發(fā)函要求揚州知府嵩峋辦理??墒堑搅?0月,武昌起義爆發(fā),不久清朝滅亡,廢置甘泉縣尚未來得及實施,最終是到了民國元年(1912)1月才把甘泉縣并入江都縣。由甘泉縣之設立、廢置,可以反映揚州城市的興衰起伏。民國以來,又先后建立了甘泉鄉(xiāng)、甘泉公社、甘泉鎮(zhèn)等,直到現(xiàn)今的甘泉街道,體現(xiàn)了甘泉山文化凝聚深厚、堅韌傳承的力量。

無論是高士錀說的“境有甘泉山,嶐然特起,象應天樞,說者謂為地脈所鐘靈”,還是張宏運說的“夫有一邑之人物,必有一邑之山川”,都反映了這樣的事實,即在江淮一馬平川的平原地帶,偶有突出的山丘往往會為古人所關注,并形而上與天象、地脈聯(lián)系起來,成為上天入地的聯(lián)系點,同時也會形而下的影響到自然實體、行政區(qū)劃等的得名,進之影響到社會人文的方方面面。這些層層累積、蔚為大觀的文化意蘊,無一不反映了古人對自然的敬畏、對天人合一的推崇、對人文的尊敬。妙哉,甘泉!

猜你喜歡
廣陵甘泉縣志
支部聯(lián)建潤“甘泉”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關于向“甘泉”公益專項基金捐贈的倡議
易筋經(jīng)(九)
易筋經(jīng)(八)
縣志里的鄉(xiāng)賢
大美廣陵,詩意維揚
念橋邊紅藥,年年知為誰生?
纏訪者入縣志
縣志
海伦市| 宝兴县| 张掖市| 涿鹿县| 白水县| 广汉市| 南和县| 安化县| 大同市| 禹城市| 澎湖县| 山东省| 陆良县| 康平县| 弋阳县| 平南县| 开阳县| 卓尼县| 正定县| 曲靖市| 怀集县| 遂溪县| 广东省| 义马市| 靖宇县| 库车县| 丘北县| 西峡县| 芷江| 台前县| 长海县| 元谋县| 东宁县| 康乐县| 霍州市| 冕宁县| 大化| 西乌珠穆沁旗| 武胜县| 蒙山县| 明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