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里奧·蒙蒂
對于怎么認識“新時代的中國”,我總結了四個關鍵詞,分別是歷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時間跨度和全球化。
第一個關鍵詞是“歷史”。如果要讀懂中國,絕對不能無視中國的歷史文化。我們看到,文化對于中國而言不是錦上添花,而是屬于中國最本質的東西。對比中國和西方在前三輪的全球化以及即將進入的第四輪全球化的歷史,對于我們非常具有教育意義。歷史會影響一個國家民眾的個人心理和整個社會心理,歷史也會影響國與國之間的關系,雖然這一點以前并沒有得到充分的承認。我認為中國希望西方能夠了解并尊重它的歷史。
第二個關鍵詞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社會市場經濟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存在根本性的不同,但是兩者之間也有相通的地方,中國正在一步一步實現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宏偉構想。歐盟試圖通過《里斯本條約》來加強競爭,完善社會市場經濟。美國的情況則是周期性的循環(huán)往復,目前美國在周期中所處的狀態(tài)是對經濟中“社會”這個因素缺乏熱情。關于全球化和反全球化的討論,說明我們要對全球化進行治理,解決經濟中的社會關切,否則全球化就會失去控制,陷入倒退。
第三個關鍵詞是“時間跨度”。這是決定民主模式和民主程度的一個重要因素。如今西方在政治決策中越來越深地陷入短期主義。西方擁有成熟而完善的民主制度,但是這一制度的潛在效果卻不斷下降,因為西方政治家越來越短視,現在只剩下中國具有長遠眼光和在全世界進行投資的視野。在西方,我們看到在有些情況下,不僅僅是一些具體的政治細節(jié)問題由直接民主的方式來決定,一些屬于根本性的結構性政治抉擇也交給了直接民主,包括成員國決定是否退出歐盟這樣的重大決策。有專家提醒我們在西方民主中制衡的重要性,我希望有一天西方國家能夠找到一種折中的方式,使得我們既能夠具有像中國這樣的長遠眼光,同時又能夠加強制衡,減少短期主義。在我的職業(yè)生涯中,我審查過多起公司并購案,我相信東西方思想的結合也能夠帶來一些積極成果。雖然我的建議具有一定冒險性,但至少我們應該加深相互了解,取長補短。特朗普總統的存在使得對于中國的觀察和研究變得更加有意義。
第四個關鍵詞是“經濟全球化”。我特別喜歡《習近平談治國理政》一書中關于人類命運共同體、利益共同體的表述。全球化是一個宏大的構想,與它相應的落地方式則是“一帶一路”倡議,通過投資實現有形的互聯互通。有一點不能忽略,那就是人類命運共同體中的國際商業(yè)規(guī)則,我認為這將成為未來全球化中很多沖突矛盾的解決方式。在稅收、知識產權、反壟斷、國家援助措施(政府補貼、優(yōu)惠政策等)和大數據公司的管理,以及反腐方面,建立全球政策協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因此,西方人需要更深入了解中國,讀懂中國。
(摘自《參考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