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明慧
摘要:古詩詞是中華文化的重要代表,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高中生作為中國人才的重要培養(yǎng)力量,更加應該深刻了解與掌握古詩詞鑒賞。但是現(xiàn)在的應試教育,只注重學習詩歌的套路,或者死記硬背古詩詞,這也失去了學習古詩詞的真正意義。
關(guān)鍵詞:高中語文;古詩詞鑒賞;教學現(xiàn)狀;教學方法
高中語文詩歌鑒賞的根本目標是提高學生的古文鑒賞能力,豐富學生的文學思想,切實提高學生的文學修養(yǎng),讓學生能夠真正掌握學習鑒賞詩歌的基本方法,把握詩歌的藝術(shù)特性。事實上,學生為了一味地追求高考的成績,只注重對古詩詞的系統(tǒng)套路的學習,忽略了古詩詞本身所表達的基本思想,更加不重視古詩詞中所蘊含的實際意義,只要求能把古詩背熟應對考試即可。本文首先分析高中語文古詩詞鑒賞存在的教學現(xiàn)狀,然后提出一些更好地學習高中語文古詩詞鑒賞的方法。
一、高中語文古詩詞鑒賞存在的教學現(xiàn)狀
(一)學生對古詩詞鑒賞這種根源的東西認識較淺,提不起興趣
緊張的高中語文學習要記憶的知識點太多,對于古詩詞的內(nèi)容,教師往往以一種應試化的心態(tài)讓學生記憶背誦,而學生受老師的要求影響,也只能熟練背誦,這樣也就讓大部分學生失去了對古詩詞的深刻理解。最終造成學生只會背誦卻不知其所以然,學生根本無法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情感,更加不能體會詩詞中的精彩內(nèi)容,這樣學生對古詩詞提不起興趣也是情理之中。
(二)古詩詞課堂教學的方法有問題
有些教師對古詩詞鑒賞的題型講解得太過繁瑣,總抓不住古詩詞類題型的一般規(guī)律,這也就大大降低了學生對古詩詞鑒賞類題型的做題效率和準確性。又因為古詩詞作為一種特殊的文體,與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所用的語言不一樣,學生如果不理解詩詞中的字詞句的古文意義,也就不能鑒賞好詩詞。久而久之,學生就會適應不鑒賞古詩詞而只是死記硬背古詩詞的學習方法。而缺失了對古詩詞本身的審美鑒賞的過程,這樣也許會對學生做古詩詞類題型有所幫助,但是卻丟失了對文學素養(yǎng)的真正追求。
(三)教學的力度不夠,造成鑒賞水平低
雖然高中語文的古詩詞比較多,但是對于提高學生的鑒賞能力還是遠遠不夠的,這就導致學生的鑒賞水平只停留在特定的層面上,如果挑選課本外的古詩詞,學生就會措手不及,不具備真正挖掘詩歌蘊含的濃厚情感的能力。
(四)教學方法太過于單一與古板
年復一年的教學,容易讓教師養(yǎng)成一成不變的特定習慣,教師每節(jié)課堂都按照一條思路給學生講解,教學方法單一。教師以自我為中心,無視學生的存在,課堂中也忽略教師與同學的交流,只是滔滔不絕地在講臺講課,教學課堂死氣沉沉,把教學當成一個機械式的工作,不重視學生的情感。
二、高中語文古詩詞鑒賞教學方法
(一)打破應試教育的局限性,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教師在教學中,不要強制限制學生,可以每次推薦一些經(jīng)典的古詩詞,然后讓學生在課堂上自主選擇背誦;課堂中可以讓同學毛遂自薦的講解自己喜歡的古詩詞??啥ㄆ诘膭?chuàng)辦一個古詩詞鑒賞小比賽,把全班分成幾個小組,充分調(diào)動每一個同學的積極性,最后再由全班公平投票,選出獲勝組,并對于獲勝組給予一定獎勵。
(二)結(jié)合高考的命題規(guī)律,指定有效地教學方法
古詩詞鑒賞一直以來都作為高考語文的必考內(nèi)容,所以教師也要根據(jù)高考命題規(guī)律,指定一套高效快捷的古詩詞學習方法。俗話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高考古詩詞鑒賞的命題范圍并不是課本接觸的古詩詞,而且基本是從未見過的陌生古詩詞,這就說明教師要教會學生的是怎么樣解答此類題目,而不能靠死記硬背一些古詩詞來“碰高考”,必須教會學生一些通用的方法才是最根本的。教師可幫助學生歸納幾種答題技巧,例如:“詩眼”類提醒,考查某字某句的好處,答題時不能就字論字,應放回句中,結(jié)合全詩的意境和詩人的情感作答。當然還有些特定技巧手法需要學生加以記憶然后再靈活運用,比如:常用的修辭手法有對比、比喻、擬人等等,常用的表現(xiàn)手法有烘托、動靜結(jié)合等,學生要做對此類題型,首先需要熟悉這些基本表現(xiàn)手法,進而結(jié)合古詩詞的具體情境分析出最佳的解題方案。
(三)指導學生在古詩詞鑒賞中抓住主要思想,提高詩詞鑒賞的運用能力
每一首古詩詞的創(chuàng)造都是詩人情感的凝聚,這種情感或者是喜悅、悲傷、思念等等,只有抓住詩人所表達的真實情感,才能正確抓住古詩詞的核心,也是做對古詩詞題型的前提。對詩人情感的理解可以通過詩詞中的詞匯等來識別。學生也可將自己當成作者,然后反復理解詞句,這樣就能在身臨其境中感受到作者所表達的中心思想。例如在李白的《蜀道難》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對于詩人情感的把握是核心部分,只有抓住詩人在“蜀道路途”中的思想感情,才能正確理解與總結(jié)出文章的主要思想,才能充分理解詩意的所在?!笆竦乐y,難于上青天!”一句更是教師應該指導學生理解情感的升華所在,詩人對于蜀道之感慨在此句中表達得淋漓盡致。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一定要注意指導學生抓住詩詞的核心主體,從而提高自身的語言運用與詩歌鑒賞能力。
(四)打破傳統(tǒng)語文課堂古文鑒賞教學的局限性,充分利用現(xiàn)代教學技術(shù)
在高中語文古詩詞鑒賞的課堂教學教學中,古板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已經(jīng)不能滿足學生對于學習古文知識的需要,另外,還會降低學生對古詩詞學習的興趣。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古詩詞鑒賞雖然表面看起來枯燥無味,但每一首古詩詞其實描繪的都是一幅有情景的畫。教師在講解古詩詞時,可以運用多媒體技術(shù)為學生展現(xiàn)與之相符的一幅畫。然后再分析古詩詞的意境,這樣就能讓同學們走進詩詞里去,真正體會詩詞的意境,這樣對更好的記憶背誦詩詞,也有很大的幫助。
三、結(jié)束語
古詩詞鑒賞的學習是一個不斷積累,不斷提高,不斷深化的過程。如果把古詩詞鑒賞的學習局限在課本內(nèi)容,這樣就會大大降低學生古詩詞鑒賞能力的發(fā)展,阻礙學生語文學習的進步。所以在古詩詞鑒賞的教學中,教師應該多讓學生接觸更多的古詩詞,和學生一起探討新的古詩詞,只有這樣才會真正提高學生的古詩詞鑒賞的水平,同時教師自己也必須不斷地加強自身文化修養(yǎng),才能滿足新時代教學的要求。
參考文獻:
[1]吳麗麗.高考背景下的高中語文古詩詞鑒賞教學研究[J].學科教學,2011
[2]鄧德剛.探析如何走出高中語文古詩詞的教學的誤區(qū)[J].語數(shù)外學習,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