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羌族作為中華民族文明傳承史上一個最為古老和悠久的民族,其宗教的起源,發(fā)展,和演化對整個羌族族群的身份認同和族群歸屬有著重要作用;也對我們今天了解認識羌族這個族群有著重要借鑒作用。前人在研究羌族宗教問題上做出了很多努力,也提出了很多觀點。其中傳教士陶然士和葛維漢從基督教理論視角對羌族宗教的闡述至今影響深遠。羌族宗教在諸多領域折射出了基督教色彩,在不同的時空與基督教文化產生了共鳴。
關鍵詞:羌族;宗教;基督教
作者簡介:余繼瑞(1990-),女,四川茂縣人,四川大學碩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國際漢語教學。
[中圖分類號]:G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8)-14--02
一、羌族祭祀活動與猶太民族祭祀活動相通之處
(一)祭壇建立
羌人的歷史要追溯到炎黃時期。在我國境內發(fā)現(xiàn)的最古老而又是比較成熟的殷商時代(約3000年前)的代表文字——甲骨文中發(fā)現(xiàn)了關于“羌”的記載。任何一個古老民族的傳承都離不開祭祀,祭祀對羌族的宗教儀式來說尤為重要。羌族的祭壇塔又叫“神壇”,幾乎每一個村寨都有一個“神壇”。祭壇的中間設置一個爐堂用于“煨?!?,祭祀天地。羌族的祭壇和民居總體以碉樓的形態(tài)呈現(xiàn)出來。是用石塊與泥土修建的,其形狀主要是三層的塔狀立力一體。根據(jù)相關資料介紹,羌族宗教祭壇一般設在羌族的三層石砌平房頂上,位于房屋靠山一側墻沿中央的小石塔,高約40-50公分左右,長寬約30公分左右,在房屋的頂部筑有四個白石砌成的四角。這種建筑被當?shù)厝朔Q為“四角碉房”。
以色列的歷史書中記載了神對戶外祭壇的要求:筑土壇或石壇,不可用打造過的石頭,要用天然石頭?!妒ソ洝肥强疾橐陨忻竦闹匾浀洌妒ソ洝防锩嫠枋龅囊陨忻竦募缐且韵聵邮??!澳闳魹槲抑蛔瘔豢捎描彸傻氖^,因你在上頭一動家具,就把壇污穢了?!薄斑@壇要四方的,長一肘,寬一肘,高二肘;壇的四角要與壇接連一塊。“要用精金把壇的上面與壇的四圍,并壇的四角,包裹;又要在壇的四圍鑲上金牙邊?!眰鹘y(tǒng)的羌族民碉就是用天然的石頭砌成,石與石之間用泥土黏合。壇的四個角也與壇連在一塊兒,從這個角度看,羌族的祭壇與以色列民的祭壇頗有幾分相似之處。
(二)殺羊獻祭,灑血贖罪
“羊”在羌族祭祀活動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羌族視羊為生命和圖騰,羊與其生活息息相關。牧羊,殺羊,獻羊,食羊是羌族長久以來的生活方式。在祭祀活動中,羌族的釋比會以羊頭為祭物呈上,以祈求風調雨順、人丁興旺或逢兇化吉。在隆重的成人禮祭祀活動上,羌族釋比會在四角神壇上灑羊血祭神。《圣經》中記載以色列民在祭祀的時候,祭司要對壇的四個角尖灑羊血,分別為圣。
羌族不僅在祭祀的時候把血灑在祭壇上,還有把血涂抹在門楣上的習俗,現(xiàn)在汶川羌族有些羌家的房頂上還放有血紅色鴿子,以示吉祥。在以色列傳統(tǒng)文化中,“血”和“鴿子”是代表贖罪和和平。“滿了潔凈的日子,無論是為男孩是為女孩,她要把一歲的羊羔為燔祭,一只雛鴿或是一只斑鳩為贖罪祭,帶到會幕門口交給祭司。” (利未記 12:6 和合本) “祭司要用指頭蘸些贖罪祭牲的血,抹在燔祭壇的四角上,把血倒在燔祭壇的腳那里?!?(利未記 4:25 和合本) “殺羊祭天”是羌族一年一度最隆重的祭祀活動,通常包括贖罪,求雨,感恩,還愿,祈福等。《圣經》中流傳著“替罪羊”的說法,即人類犯的罪由羊替人在神面前贖了?!皝唫悶槭ニ蜁徊I完了贖罪祭,就要把那只活著的公山羊奉上。 兩手按在羊頭上,承認以色列人諸般的罪孽過犯,就是他們一切的罪愆,把這罪都歸在羊的頭上,借著所派之人的手,送到曠野去?!?(利未記 16:20-21 和合本)
二、基督傳教士眼中的羌族宗教問題之爭
說起在羌族地區(qū)的傳教士,陶然士和葛維漢不得不提。陶然士出生于蘇格蘭,在中國的傳教事業(yè)上與羌族息息相關。在來華傳教的四十年里,他深入羌民地區(qū),了解羌民的生活習俗,鉆研他們的宗教活動,提出了羌民是“古以色列后裔”的說法。
支持他這一理論的證據(jù)主要有以下兩點:一,陶然士把羌族的宗教祭祀活動與古迦南人的進行對比,認為羌民與希伯來時代先知阿摩司、何西阿時代的猶太人有驚人的相似性。二,羌族稱神為阿爸木比塔“Abba Chee”或“Mabee Chen”意為“天父”和“天上的靈”。而基督教中,天父的另一個稱謂為“Abba Malah”。陶認為“Malah”與“Malak”(信使)發(fā)音相似,代表他們都接受上帝派來人間拯救神子民的信使耶穌。
對陶然士的這一說法,身為傳教士也是陶好友的葛維漢提出了截然相反的觀點。葛維漢提出,陶的說法缺乏理論依據(jù),指出羌人的歷史,語言,習俗和體質特征都表明,他們屬于黃種人藏緬支系,而非古以色列人后裔。
“陶葛之爭”在當時頗受華西學者們的關注。陶試圖將羌民的各個方面與《圣經》相聯(lián)系,以此證明他們是從西邊遷來的以色列后裔。而葛則從歷史、習俗、語言等方面來表明羌族屬于黃種人的藏緬支系,并有足夠的證據(jù)證明,現(xiàn)居四川西南一隅的羌民是由中國東北向西遷移而來。葛維漢還借助古代經典《后漢書.西羌傳》、《通典》和地方志《茂州志》、《松潘縣志》等來支撐自己的觀點。除了考古方面的證據(jù),葛維漢還將田野里收集的民間傳說故事用來證明史料里記載的羌族的遷徙路線。
三、國內學者的調查研究及結論
國內胡鑒民教授是做羌族文化研究比較早的學者之一,他認為羌族的宗教信仰與亞洲北部的一些民族和阿爾泰語系各民族很像,宗教觀尚滯留于靈氣和靈物崇拜階段。對羌族進行過仔細的第一手調查的作家、旅行家莊學本與胡鑒民教授得出的相同的一個結論是:羌族不是陶然士所說的信奉“一神論”,而是“多神論”多神崇拜。在采訪的大量人群中,包括巫師都認為或提供證據(jù)證明羌族是多神信仰。
而臺灣學者王明珂則認為羌族是界定于漢族與藏族之間的一個民族,離漢人距離近的羌人無論在飲食文化服飾還是信仰上,都吸收了漢族的特色;而距離藏族近的羌人則從藏民身上學習了他們的宗教文化,尊崇佛教。王明珂指出羌族這個民族在發(fā)展的過程中一直受著漢藏兩個民族的影響。羌族這個民族在自身定位上也是要漢藏之間搖擺,不停地做著選擇。處于漢藏之間邊緣地帶的境況使得羌人的文化特征由西北向東南呈現(xiàn)出由藏到漢的過度。
王明珂還認為,陶然士將羌族的宗教信仰定為“一神論”是來自他的西方文明中心主義,作為一名傳教士,他對羌族宗教和習俗的創(chuàng)造性解釋,與西方的殖民主義擴張相呼應。筆者對此持否定態(tài)度。19世紀末20世紀初,西方的傳教士們大批涌入中國,奔赴各個地區(qū),在全國各地開拓布道、醫(yī)療、教育事業(yè)?,F(xiàn)今所遺留的檔案、圖片、文獻、建筑都是其為華所做貢獻的證據(jù)。半個世紀中,這些傳教士們在各個領域推動中國的發(fā)展,他們不僅是大學的創(chuàng)辦者,現(xiàn)代醫(yī)療的開拓者,基督教的傳播者,更是西部邊疆的探險者。
四、結語
羌族,一個生活在云朵上的民族,幾千年來在岷江上游如羊角花一樣默默綻放,靜靜凋謝,一座座羌碉在經歷了5.12汶川大地震后依然屹立不倒,無聲地向人們訴說著羌族的歷史。
到底羌族是古以色列后裔,還是從中國北方遷移過來的游牧民?前人給我們留下一長串解都解不開的迷,伴隨著幽幽羌笛聲一路飄向遠方。國外傳教士的足跡;國內學者的訪蹤;歷史留下的古籍;珍貴的一手文稿;殘存的古卷,一一訴說著這個古老民族的滄桑。
無論羌族的宗教信仰是原始“萬物有靈”還是由拜一神演變?yōu)榘荻嗌?,羌族的悠久文化和宗教傳統(tǒng)無疑在中華民族的歷史長河中添加了濃厚的一抹色彩。對羌族宗教文化的繼續(xù)研究也為我們提供了了解這個民族以及了解由這個民族衍生的多個民族的寶貴機會。為各個民族的交流溝通提供了廣闊舞臺。
參考文獻:
[1]沈群英、易安銀.羌族多神崇拜與基督教一神崇拜的相同性[J].四川民族學院學報,2013,(6).
[2]周永健.陶然士:羌族原來是“猶太人”?[J].中國民族報,2013,(1).
[3]鄧宏烈.西方傳教士眼中的羌族神靈信仰.[J].貴州民族研究,2006,(5).
[4]王明珂.《羌在漢藏之間》——一個華夏邊緣的歷史人類學研究[M].臺北:聯(lián)經出版事業(yè)股份有限公司.
[5]趙曦、趙洋.全球化視野中羌族釋比文化與基督教文化對話分析.[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9,(9).
[6]中文《圣經》和合本;“Holy Bible”New International Version(N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