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忠
【摘 要】血乳酸是評價訓練強度的有效方法,通過對運動員血乳酸值和運動強度的相應確定,可以科學評價運動員極限強度訓練方法,幫助運動員以合適的訓練方法有效提高訓練效果。
【關鍵詞】血乳酸;訓練強度;評價
中圖分類號: G886.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2457(2018)09-0226-002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8.09.109
Application of blood lactic acid in the evaluation of the training method of the limit strength of middle distance race
LI Jian-zhong
(Hunan provincial track and field management center,Changsha Hunan 410008,China)
【Abstract】Blood lactic acid is an effective method to evaluate the strength of training.Through the corresponding determination of the blood lactic acid value and movement intensity of the athletes,the training method of extreme intensity of athletes can be evaluated scientifically to help the athletes improve the training effect with appropriate training methods.
【Key words】Blood lactic acid;Strength of training;Evaluate
探索科學提高訓練有效負荷的方法是制勝的關鍵因素之一。而要做到了解和評價其訓練方法的有效性,針對性,則需探索、建立適合專項特點的訓練監(jiān)控方法,使訓練真正做到有的放矢、有據(jù)可依、有跡可循。利用現(xiàn)代生理、生化、生物學的科學方法,結合訓練學的知識,對中距離跑項目的專項訓練方法進行評價和控制是提高中距離跑訓練水平、提高運動成績的有效方法之一[1-2]。
1 運動員訓練強度的評定
為了在訓練中合理科學地安排各種專項訓練方法,必須對其訓練強度有準確的了解。為此,教練員以每位運動員全年計劃所要達到的最好成績時間作為最大極限強度,利用田麥久提出的訓練強度劃分理論依據(jù),依次推算出不同強度和不同距離所規(guī)定的成績時間,制定出以時間為監(jiān)控指標的訓練指標強度表(見表1、2)。教練員依據(jù)訓練指標強度表針對不同運動員安排每堂訓練課的訓練內(nèi)容和強度規(guī)定,同時采用運動后的血乳酸作為評價該種專項訓練方法強度的生化指標。
為了便于教練員更簡捷直觀地了解不同訓練方法的強度大小是否達到訓練前的計劃安排,即教練員制定的訓練指標強度表能否真實反應實際情況,針對于不同運動員制定了不同訓練強度目標乳酸值(見表3)。訓練強度目標乳酸值的建立主要依據(jù)是不同比賽后的乳酸值,從比賽的角度出發(fā)一切為了比賽,以比賽期間監(jiān)測到得血乳酸值作為個人的最大乳酸值。運動員A 的最大比賽血乳酸值:15.9 mmol/L-16.4 mmol/L;運動員B個人的最大比賽血乳酸值:17.1 mmol/L-18.6 mmol/L。通過血乳酸水平的比較,來幫助教練員了解訓練指標強度表中的強度與實際訓練中強度的差異,為教練員合理安排專項訓練方法提供參考。
2 極限強度訓練方法的效果評價
通過表3可知,運動員A極限強度(95%以上)訓練的目標乳酸值為14mmol/L以上。從表4可以發(fā)現(xiàn),教練員安排的各種不同極限強度訓練方法,對機體產(chǎn)生的影響存在明顯的個體差異。其中,600m極限強度的訓練后血乳酸值達到最高16.1 mmol/L,接近比賽強度;1000m達到14.9 mmol/L;300m達到14.8 mmol/L;1200m+300m組合訓練達到14.4mmol/L;400m+400m組合訓練同樣達到14.4mmol/L。均超過極限強度所需的14 mmol/L以上,表明教練員制定的訓練方法達到預期目標,對運動員產(chǎn)生良性反應,是一種合理的有效強度訓練。但同時也存在某些訓練方法未完全達到極限強度所規(guī)定的目標乳酸值,其中,800m極限強度訓練后乳酸為13.5mmol/L,基本接近于14mmol/L的目標值,然而200m+200m的組合訓練乳酸值僅為12.6mmol/L;400m極限強度訓練乳酸值也僅達到12.4 mmol/L;這兩種極限強度訓練方法乳酸值相比目標甚遠,造成這種現(xiàn)象原因一方面可能是由于從供能角度來說200m本身就無法產(chǎn)生較高乳酸堆積,然后200m+200m組合訓練中間間歇時間達到1min,使得乳酸堆積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清除,而且運動員A的個人特點就是有氧能力較強,從而導致本身就無法產(chǎn)生高堆積的乳酸反而由于間歇時問過長而消除,因而無法達到訓練要求。對于400m來說,可能與教練員制定的訓練指標強度表中規(guī)定的400m完成時間存在一定的低估,沒有能夠準確的反應運動員A的真實能力,即運動員A95%,以上400m極限訓練方法成績要求可能應該適度的提高。另一方面也可能與在400m和200m+200m組合極限強度訓練后取血時間存在一定的聯(lián)系。
通過表5可知,運動員B極限強度(95%以上)訓練的目標乳酸值為16mmol/L以上,通過對比表12可以發(fā)現(xiàn),運動員B極限強度下的各種不同訓練方法所產(chǎn)生的乳酸大部分都達到了目標值之上,其中800m極限強度訓練乳酸最高達到17.4mmol/L;300m訓練乳酸達到17.0mmol/L,400m訓練乳酸達到16.9mmol/L,1000m訓練乳酸達到16.5mmol/L,組合訓練方面,600m+200m訓練乳酸達到15.6mmol/L;400m+400m訓練乳酸值達到15.4mmol/L,這兩種組合訓練方法基本接近于極限強度訓練目標乳酸值16mmol/L,表明教練員對于運動員B極限強度訓練方法把握比較準確,能夠有效達到訓練目標,對運動員產(chǎn)生積極地效果。但運動員B也出現(xiàn)與運動員A在極限強度訓練中類似的情況,200m+200m組合極限強度訓練方法乳酸值僅為13mmol/L,與目標乳酸值存在明顯差異,其可能原因也是由于受到200m本身供能方式的影響,導致其乳酸無法達到預期效果,建議應該適當增加其200m極限強度訓練方法的訓練組數(shù),并且將間歇時間縮減到30-40秒,以達到乳酸積累到極限強度的效果。
通過以上案例可見,血乳酸在中跑項目極限強度訓練中可以精確反映運動員的實際內(nèi)在身體負荷強度,而以時間為監(jiān)控指標的訓練強度會存在一定誤差,需要在實際訓練中以血乳酸值進行評定和校正,才能幫助運動員以更合適的訓練方法有效提高訓練效果。
【參考文獻】
[1]馮連世,馮美云,馮煒權主編.優(yōu)秀運動員身體機能評定方法.人民體育出版社,2003.
[2]馮連世,馮美云,馮煒權主編.運動訓練的生理生化監(jiān)控方法.人民體育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