冼敏娟
摘 要:英語聽力一直是不少學生的克星,聽不懂,聽不全,不會聽,一聽就錯的現象經常發(fā)生,而學生英語聽力水平的提高也一直是教師想要攻克的難題。就高中英語聽力教學做了簡要分析。
關鍵詞:高中生;英語聽力教學;聽力訓練;方法嘗試
一、存在的問題
筆者在對學生進行英語的系統(tǒng)訓練時,發(fā)現學生在聽力方面存在著不少問題,對材料把握不準,甚至是一無所知。此外在我對學生進行調查的時候,對于一些開放性的問題,例如,老師教的訓練方法有效嗎?你自己有什么訓練的方法?學生的回答也是一臉茫然。
二、訓練聽力的原則
(一)循序漸進原則
學生的聽力技能形成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高中英語聽力教學要按照英語課程標準的要求,結合學生實際,循序漸進,持之以恒。同時要將聽、說、讀、寫有機地結合起來,形成一個相互作用、相互促進的教學體系。
(二)時間性和針對性原則
高中英語聽力教學的內容安排應做到循序漸進,聽的技能訓練應梯度推進。按照高中英語課程標準的要求,結合高考聽力題型的難度與模式,在高中不同年級,聽力材料的內容與難度應由淺到深、循序漸進,聽力材料的體裁應做到豐富多樣。
三、訓練嘗試
(一)階梯式訓練,喚起學生對聽力的激情
1.擴大詞匯量
詞匯量對于學生來說非常重要,聽力經常會出現一些生詞,這需要學生長期的積累和匯總,老師可以將聽力中的生詞在黑板上呈現,加深學生的印象,擴充學生的詞匯量。
2.注重語音訓練
詞匯是英語學習中的基礎,而音標是聽力的基礎,把音標教給學生,讓學生會讀會念,就可以自己進行詞匯的學習和記憶,讓學生成為學習的自主者,而不是一味地跟隨老師的步伐。
(二)加強方法指導,增強學生對聽力的信心
1.樹立信心,培養(yǎng)興趣
學生對于聽力普遍有一種畏懼感,這樣很不利于學生的練習和能力的提高。在進行聽力練習之前,先讓學生進行一定的情緒放松,調整好狀態(tài),然后選擇一些簡單的材料給學生聽,讓他們先樹立起自信心。
2.以讀帶聽,強化意群
在聽力訓練的過程中,很多學生總是斷章取義,這主要是對完整句子的意思把握不住,為此我做了不少的嘗試,發(fā)現帶領學生朗讀是一個不錯的方法。
3.逐步教給學生聽力技巧
聽力是有一定技巧的,掌握一些技巧往往能讓學生事半功倍。一個是要學會聽材料的大意,而不是將詞語逐一翻譯;二是要做到邊聽邊記,掌握速記和略記的竅門。
(三)有效訓練與反饋,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快樂
1.精聽與泛聽結合,堅持正常語速訓練
聽力訓練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老師要在平常的教學過程中使用正常語速,讓學生逐漸地適應正常的語速。
2.利用各種聽力材料,采用多種聽力訓練手段
首先,在內容上,聽力材料要多方面選擇,內容應該包羅萬象,如日常生活、文化教育、風土人情、時事、科普常識等。并且老師要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采用多種訓練方法,合理地使用多媒體設備,激發(fā)學生的練習興趣,培養(yǎng)他們的語音聽力能力。將聽說讀寫練有機結合,讓學生在愉悅的環(huán)境中不斷地提升自我。
其次,學生一般對于時尚潮流還有明星八卦,電影和電視劇等有很強的興趣,好好地利用這一點,精心挑選一些這方面的材料,可以讓他們學習的熱情大大增加。娛樂影音方面的材料可以很好地作為課文的補充和擴展。
3.聽力講評,發(fā)揮學生主體和教師主導作用,提高學生聽力能力
不少老師認為聽力不必講評,沒有太大的意義,但是我不這樣認為,只測不評的話很難起到導學的作用,只是一味地練習,方法技巧沒有任何改變。筆者很注重聽力的講評,讓學生自己歸納方法和技巧,互相交流。在講評過程中教師主要可以注意以下幾方面。
(1)幫助學生學會歸納聽力理解的題目類型和考查內容
聽力測試的材料基本上都是幾段對話和一段短文。設問主要圍繞對話中的人(who)對話中提到或對話發(fā)生的時間(when),對話發(fā)生或對話提及的地點(where),對話中出現的原因邏輯關系(why),以及which,what,how等具體內容,其中what可能問及事物、人物關系、時間、行動計劃、目的、意圖等,how用于詢問活動的方式、對人/物的評價等。
(2)幫助學生學會整理功能意念項目與日常交際中最常用、最典型的詞匯、短語與句型
聽力測試的題目中考查功能意念項目的題目可分為兩類:一類是對話或短文中直接出現所問題的答案,另一類是要求學生根據關鍵詞的暗示、說話人的語氣或簡單的計算進行推理判斷得出結論。
(3)在講評過程中強化解題技巧和策略
聽力訓練的解題技巧和策略是需要不斷反復使用才會成為學生能靈活運用的東西。
總之,針對學生的英語聽力薄弱點進行攻克的教學辦法是有效的,聽力不僅需要多多的練習,更需要歸納一定的方法和技巧,這樣才能讓學生的聽力能力真正的提高。
參考文獻:
[1]鄭海霞.高中聽力任務型教學設計方法[J].中學外語教育學,2009(1):52-54.
[2]呂長竑.聽力理解學習策略訓練[J].外語教學,2001(3).
?誗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