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從漢服這一傳統(tǒng)文化事物入手,簡要介紹了漢服相關的文化并引申到它的美學價值上,然后結合具體的設計案例探討漢服的設計美學,介紹了它的現(xiàn)狀并闡明它的美學價值,最后以美學角度總結漢服發(fā)展的未來前景。
關鍵詞:漢服;設計美學;發(fā)現(xiàn)與欣賞
隨著當代社會對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深入推廣,漢服重新走進了人們的視野。如今的漢服已經(jīng)基本失去了它的實用價值,但是從美學的意義上來說它永不過時?,F(xiàn)在的人們?nèi)匀辉谘芯亢驮O計款式多樣的漢服。盡管其并不完全符合現(xiàn)代審美,但是漢服之美已經(jīng)逐漸得到了人們的認同。
“美不自美,因人而彰”是唐代文學家柳宗元提出的一個涉及審美活動本質(zhì)的極其重要的美學命題。這個命題的提出,既承認了美的客觀存在,又強調(diào)了人的主觀感受。漢服即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服飾——“漢民族傳統(tǒng)服飾”的簡稱,亦有人稱之為“華服”“國服”。這個詞最早出現(xiàn)于《漢書》“后數(shù)來朝賀,樂漢衣服制度”。漢族服飾文化博大精深,歷史悠久,所跨地域范圍廣,并在不斷的創(chuàng)新與融合中發(fā)展,從原本只是漢人穿著的服飾逐漸演變?yōu)橐粋€龐大的服飾體系。它在發(fā)揮作為服飾的最基本的作用的同時,美學價值也正在被人們挖掘出來,成為一種藝術品。漢服在款式和興致上都有許多美學講究。它的款式有很多,包括襖裙、褙子、曲裾、各種襦裙、短褐等等。它們與中華民族的文化與審美觀始終保持著密切關聯(lián)。漢服崇尚高雅端莊之美,其衣冠整齊、飄逸若舉、舒適自然、寬博大氣的審美特征中蘊含著極為深廣的文化內(nèi)涵和民族風尚。
以一款流行且筆者十分喜歡的曲裾“入塞 三”的設計為例。漢服最大的形制特征就是交領右衽。該款的設計首先嚴格遵守了形制。蓬松的寬袍大袖充分體現(xiàn)了漢服的飄逸之美,穿上之后仿若仙子下凡,賦予了穿衣者一種非凡的氣質(zhì)。它的設計充分考慮到了人的儀態(tài)之美,衣帶飄揚之神韻盡顯,能帶給人們的不僅是物質(zhì)層面的需求與實際穿戴功能的滿足,也是對人的情操的陶冶,怡樂性情。
我們在平時瀏覽相關資料時常常看到一些剪裁圖,而它們是作為平面圖出現(xiàn)的。這是因為漢服在剪裁方式上不同于西方式的立體、精確裁量方式,而是進行平面剪裁。它是一種簡單而灑脫的方式,也需要更加熟練的操作。平面剪裁的方式使?jié)h服顯得輕盈飄逸而不沉重,穿起來也更加寬松舒適,足能適應人體的各種動作而充分展現(xiàn)出無限自由的美感。
同時,漢服外在的審美特征也表現(xiàn)在其色彩紋飾之美上。自周以來,隨著漢服形制的確立,服飾上的紋飾色彩也有了明確的界定。比如玄端的玄中透紅、黃中帶赤,塑造出一種深沉肅穆之美。漢服中的紋飾也花色繁多、種類多樣,一般都帶有很強的抽象色彩?!叭肴?三”的設計主色為白色,衣緣和腰封是黑色,里面的紅色是襯托,這些都是中國傳統(tǒng)配色中的經(jīng)典。白色顯典雅,配以黑色增加作為禮服的莊嚴肅穆之感。又有作為中國的吉祥之色的紅色作為襯托,更顯出禮服的莊重與祝福之感。無論古代還是現(xiàn)代,色彩在服飾審美中都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漢服中的色彩本身對服裝不僅具有裝飾作用,而且當和諧色彩與優(yōu)美圖案有機結合時,能夠在相同的服飾結構中賦予各自不同的裝飾效果。
漢服的紋樣在統(tǒng)一中求變化,既有規(guī)律又有對立,講究虛實濃淡變化,色彩對比強烈。經(jīng)過藝術的加工,就形成了飽含人的心理情感和觀念的藝術符號。漢服的紋樣花色多樣,多采取抽象形制,具有鮮明的特征而又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漢服的紋樣多取材自自然界中的事物,在提煉、概括后并加以排列組合的基礎上加工而成。在此藝術化的過程中,紋樣圖案的內(nèi)涵得到了升華而成為一種“有意味的形式”,一般寄予著美好的寓意。大到整個服裝,小到各樣配件與飾物,各種布局、規(guī)格的紋飾無所不有,如按照紋飾分類,可以有動物紋、植物紋、器物紋、文字紋、幾何形紋、人物紋等。按照制作的技法來分則有織造、染擷、繪畫、刺繡、鑲嵌等多種表現(xiàn)方式,制作工藝精湛,材料來源廣闊,具有很強的象征性?!叭肴?三”的設計中,主要使用的是龍紋,龍是中國文化中十分常見也十分有代表性的意象,它在古代僅僅被皇帝使用,是至高無上的權力的象征。它在設計中被加以簡化成線條圖案,簡潔大方又不失韻味,它在袖子上以對稱排列的形式出現(xiàn),而且是用繡花的方式,十分精致,給這身設計又增添了華貴之感。
美是離不開觀賞者的,它不是事物天生的,是被觀賞者在無形中賦予的。再美的事物如果得不到欣賞,那么這種美其實是不存在于該事物中的。對于美的事物,我們要善于發(fā)現(xiàn),積極欣賞。人們對美的孜孜不倦的追求精神,去欣賞和創(chuàng)造美,這個過程本身就是一種美。這些都包含在了漢服之美中。
中國的漢服于現(xiàn)代社會則是一種獨特的美,盡管在如今漢服已經(jīng)失去了實用價值,但是其審美價值卻永不過時,作為中華文化之美的重要體現(xiàn),對于它的美的發(fā)掘和利用并沒有停止。有愛好者會收藏,而改良漢服也在各地出現(xiàn)并受到人們的喜愛,它的美經(jīng)過欣賞者創(chuàng)造性的改造得以更加顯現(xiàn),被更多人接受和欣賞,逐漸融入了人們的審美觀念之中。在當代社會,盡管阻力重重,但漢服的美還需要更多人去發(fā)現(xiàn)和拓展,讓這塊中華服飾文化的瑰寶不會失去它美麗的光輝。
參考文獻:
[1] 葉朗.美學原理[M].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
[2] 華梅.中國服飾史[M].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1989.
[3] 華梅.服飾與中國文化[M].人民出版社,2001.
[4] 王志敏.關于當代漢服設計的思考[J].山東紡織經(jīng)濟,2008(06).
[5] 鮑懷敏.漢民族服飾的民族美分析[J].科技信息,2009(35).
[6] 郭欣欣.苗族服飾圖案的美學探析[D].西北大學,2010.
作者簡介:倪皓云(1993—),女,江蘇揚州人,碩士在讀,研究方向:視覺傳達藝術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