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晨
摘要:近幾十年來,蒙臺梭利教育法在我國得到了迅速的推廣。3-6歲的兒童處于幼兒后期,這個階段以感覺教育為主。將成長與植物相結合,設計一款兒童種植教具,旨在讓兒童更容易將其與真實的物品相結合,易于理解成長的意義。
關鍵詞:蒙臺梭利;感覺教育;教具
中圖分類號:G61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8)24-0222-01
一、蒙臺梭利教育理論和兒童心理發(fā)展觀
(一)蒙臺梭利教育教學理念
蒙臺梭利的具體教育方法以“有準備的環(huán)境”為核心,“環(huán)境”“引導者”和“材料”的三位一體,是在精心準備的適宜環(huán)境中,在教師引導下讓兒童自主活動的方法。歸納起來蒙臺梭利教育教學理念有:(1)以兒童為中心;(2)提供豐富的教具;(3)給予充分的自由;(4)把握敏感期的學習。
(二)兒童心理發(fā)展觀
蒙臺梭利認為兒童心理發(fā)展主要具有“敏感期”、“心理或精神胚胎”、“階段性”、“吸收性心智”這四方面的特點。敏感期,兒童各方面的學習能力都很強,很快能學會一樣東西,并且對事物有很高的熱情。不同的敏感期會有不同的興趣和敏感點。各個“敏感期”的出現(xiàn)時間都是轉瞬即逝的,并且只能出現(xiàn)~次。蒙臺梭利認為人有雙重胚胎性。第一期是在母親體內的生理胚胎期,第二期是心理或精神胚胎期,是出生以后一年間形成最初心里萌芽的時期。蒙臺梭利認為兒童心理發(fā)展分為三個階段。0~6歲幼兒期,是兒童各種心理功能形成期,也是兒童個性形成的最重要時期。6~12歲兒童期,是兒童心理的相對平穩(wěn)發(fā)展時期。12~18青春期,是兒童身心經(jīng)歷巨大變化并走向成熟的時期。
吸收性心智是一種內在的助力,使兒童潛意識地從外界環(huán)境中吸收各種印象,在該心智驅動下,兒童學習速度驚人,為以后的智力發(fā)展奠定了基礎。
二、感覺教育及其教具特點
(一)感覺教育概述
感覺教育又稱感官教育,指通過人們的感覺器官給予的刺激,是孩子產(chǎn)生知覺,進一步發(fā)展他的觀念、思想、理解等方面的能力。蒙臺梭利教育包括感覺、語言、科學、數(shù)學和日常生活教育。感覺教育來源于日常生活,先于智能的發(fā)展,是進行語言教育、數(shù)學和科學文化教育的基礎。(如圖1所示)
(二)教具設計原則——采用G·P·S操作方法
1.G(Grading)序列:按照教具本身特質,分辨他們的不同之處,再按照一定順序排列。如從大到小、從長到短、從粗到細、從細到粗依序排列。
2.P(Pairing)配對:通過視覺的觀察和判斷,從眾多量找出相同性以達成配對關系。使孩子體會一對一的對應關系,強化等于的概念。
3.S(Soring)分類:從一群物體中尋找相似性,將具有某種共性的東西分在一起,培養(yǎng)孩子思考、分類和歸納的能力。
三、設計案例——兒童種植教具
(一)用戶人群分析——3-6歲兒童
3~6歲兒童處于幼年后期,即個性形成階段。由于兒童的心理發(fā)展具有階段性和敏感期的特點,在此階段,兒童逐漸從無意識轉化為有意識,幼兒有意識地吸收各種知識,慢慢產(chǎn)生記憶、理解和思維能力,并逐漸形成各種心理活動之間的聯(lián)系。在這一階段,兒童的性格和社會觀念在內心逐步形成,按自己的方式理解整個世界,為今后的創(chuàng)造力與想象力的發(fā)展打下基礎,這不取決于說教而取決于自然規(guī)律。
結合全文蒙臺梭利教育法的重要性和核心理論,我將關注點放在了兒童教具的設計上。因為在3~6歲幼年后期這一階段,蒙氏教育主要以感覺教育為實施重點。目前市場上兒童感覺教具主要是利用兒童的視、聽、觸、味、嗅覺基本感官對兒童進行日常生活上的教育和引導,基于這種設計理念我設計了一種兒童種植教具,讓兒童更容易將其與真實的物品相結合,理解植物在成長過程中的變化,從而映射到自己身上。
(二)教具功能分析
該教具由三部分組成,即花盆、土壤、果實(如圖2所示),每一種果實對應一種半球形的土壤塊。對種植教具進行模塊化設計,有利于兒童在幼兒時期就能形象地感知植物的種植方式。而這一系列種植教具的選取,又是專屬于果實生長在土壤里的根莖類果實,如馬鈴薯(塊莖)、胡蘿卜(肉質根),而非其他果實結在樹上的植物。這有利于在未來培養(yǎng)兒童科學的意識,而不是一味的口傳身教。
(三)設計說明
一款適于兒童自主使用的種植教具,讓兒童在娛樂的同時體驗成長的樂趣。這款設計特色在于模塊化的形式和科學的方法,這都使兒童在敏感期能夠設身處地地參與整個過程,利于兒童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