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闊 毛欣
教學(xué)目標:
1.熟練朗讀課文,能夠借助“因為……所以……結(jié)果……”這樣的句式概括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
2.理解作者運用個性語言和精準動作突出人物心理的寫作特點。
3.能夠在例文中填上合適的動詞,提升學(xué)生語文素養(yǎng)。
4.通過朗讀和對比感悟童年趣味,明白遇事要冷靜,不能逞強。
教學(xué)重點:
1.熟練朗讀課文,能夠借助“因為……所以……結(jié)果……”這樣的句式概括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
2.理解作者運用個性語言和精準動作突出人物心理的寫作特點。
教學(xué)難點:
1.嘗試在例文中填上合適的動詞,提升學(xué)生語文素養(yǎng)。
2.通過朗讀和對比感悟童年趣味,明白遇事要冷靜,不能逞強。
教學(xué)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xué)流程:
一、談話熱場,引入主題
師:同學(xué)們早上好。很高興在這里跟你們見面。自我介紹一下,我姓張,你們可以叫我……
生:張老師。
師:你們真有禮貌,我可以認識一下你們嗎?你叫什么?(學(xué)生回答。)
師:聲音真洪亮。相信這節(jié)課同學(xué)們一定能夠積極舉手,大聲回答問題。你們幾歲了?
生:10歲。
生:11歲。
師:多好的年紀啊,你們就是早上八九點鐘的太陽,沐浴陽光,快樂成長。你們正值美好的童年時光,愿這節(jié)課能給你們帶來豐富的趣味,留下美好的回憶。上課!
二、圖片導(dǎo)入,問題質(zhì)疑
師:同學(xué)們,這是什么?(課件出示圖片。)
生:馬蜂窩。(師板書:馬蜂窩。)
師:看到這幅圖,你有什么感受?
生:恐懼。
生:密密麻麻。
生:嚇人。
師:你了解馬蜂嗎?
生:馬蜂,學(xué)名“胡蜂”,又稱為“黃蜂”。體大身長,毒性也大,是一種分布廣泛、種類繁多、飛翔迅速的昆蟲。雌蜂身上有一根有力的長螫針,在遇到攻擊或不友善的干擾時,會群起攻擊,可以致人出現(xiàn)過敏反應(yīng)和毒性反應(yīng),嚴重者可導(dǎo)致死亡。馬蜂通常用浸軟的似紙漿般的木漿造巢,食取動物性或植物性食物。
師:是??!馬蜂讓人聞風(fēng)喪膽。如果老師再填上這幾個字呢?(師補全板書。)帶著你的感情讀一讀課題。
(生重讀“捅”字。)
師:你重讀了“捅”字。“捅”是由提手旁和“甬”組成,甬古代本是鐘,像花蓓蕾之形,很像今天的馬蜂窩,手靠近馬蜂窩的動作,“捅”字再合適不過了。
師:讓我們再次齊讀課題,你有什么疑問嗎?
生:誰?
生:為什么?
生:結(jié)果如何?
師:看到這個題目,大家有的驚訝,有的懷疑,提出了許多問題,現(xiàn)在讓我們每個人帶著各自不同的感受走進這個故事,到文中去探尋答案。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師:請你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不會的字可以問同桌或咨詢老師。
(生讀書,師巡視。)
師:課文讀完了,你讀懂了什么?
生:作者捅了馬蜂窩。
生:作者因為受到嘲笑,逞強捅了馬蜂窩。
生:作者被馬蜂蜇了。
師:讀課題時的疑問解決了嗎?其實如果把剛才同學(xué)們說的言簡意賅地連起來,就是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了。你能用“因為……所以……結(jié)果……”這樣的句式來說一說嗎?
生:因為受到嘲笑,作者逞強捅了馬蜂窩,結(jié)果被蟄了。
師:用這樣的句式能使我們的概括更有條理性。
四、品詞析句,細讀文本
師:整體上把握了文章內(nèi)容,我們會讀得更好。請你快速地瀏覽文章,找出你認為最有趣的地方。
(一)語言
生:“那兒有個馬蜂窩??匆娏藛??”斜挎皮帶的孩子說。
“你是跟獵人一起來的嗎?”
“是的?!蔽液茌p松地回答,“我們準備到島子上去……”
“有槍嗎?”我答不出來,不知道怎樣說才好。
“你把槍拿來,朝馬蜂窩放一槍!”挎皮帶的孩子推了我一下說。
“嗤!”頭發(fā)淡黃的孩子發(fā)出無言嘲笑,把長竿子踢到我眼前。“他哪兒來的槍呀?既然那么勇敢,那就讓他用竿子捅吧!”
“怎么,不敢?”
“誰?”我假裝沒聽懂。
“誰,誰?”淡黃色頭發(fā)孩子做鬼臉,模仿我的口氣說,“你干脆就說不敢得了。還裝什么?當然是你呀!除了你,還有誰?”
師:你找到的是作者說的話,也就是語言描寫。在課文的3到13自然段。請你把語言描寫都畫出來。要分清這句話是誰說的。(板書:語言。)
師:讀一讀你畫的句子,你讀出了什么?
生:“我們準備到島子上去……有槍嗎?”話沒說完,就被打斷了,對方不禮貌。
師:你既關(guān)注了省略號又聯(lián)系了上下文,這真是讀書的好方法。
生:“他哪兒來的槍呀?既然那么勇敢,那就讓他用竿子捅吧!”
師:你抓住了問號和嘆號,讀出了感情,真會讀書。
生:“誰,誰?你干脆就說不敢得了。還裝什么?當然是你呀!除了你,還有誰?”
師:這一句用了很多問號和嘆號,可以改成句號嗎?(出示課件。)
生:不可以。頭發(fā)淡黃孩子在激將,刺激他,嘲笑他。
師:這就是對比區(qū)分朗讀。你能想象出他們的樣子嗎?
生:囂張。
生:不屑。
生:撇著嘴。
生:斜著眼。
師:想象人物的心理和樣子能把我們帶入那個情境。把你們的感受帶進文章讀一讀吧,找三個同學(xué)分角色朗讀這段話。
(生讀。)
師:同學(xué)們讀得真棒,作者就是用這樣個性化的語言體現(xiàn)出每個人不同的性格特點,突出了這件事情的趣味,這是文章的一個寫作特點。(板書:個性化。)
(二)動作
師:除了語言,還有哪個地方有趣?
生:“我?我不敢?我是來打獵的!我可不是膽小鬼!這個孩子的話激得我火冒三丈,我也顧不得什么了,彎腰抄起地上的長竿子,朝稻草房檐下捅去。那群孩子見我動了真格的,忙不迭地四下里奔逃。說時遲,那時快,只聽得“嗡”的一聲巨響,只見無數(shù)個黑黃色的馬蜂向我撲來,我本能地兩眼一閉,雙手抱住了頭,只覺得有什么東西使勁刺了我腦門一下,痛得我一屁股坐在地上——馬蜂窩“爆炸”了。無數(shù)馬蜂像槍彈一樣,在我頭上飛過?!?/p>
師:這是第14自然段。請你默讀這一段,想象一下你看到了什么畫面?
生:馬蜂窩“啪”的一聲,落在地上,密密麻麻的馬蜂“轟”的一下飛向孩子們。
師:讓人不寒而栗啊!
生:這一竿子力氣可真不小,把結(jié)結(jié)實實的馬蜂窩弄個粉碎,黑乎乎的馬蜂一下子沖了出來,孩子們抱著頭,四下逃竄??墒窃倏煲脖炔贿^長著翅膀的馬蜂,小作者被蜇得大哭起來。
師:你的想象力真豐富,帶給我們身臨其境的感受。
師:這段話如果這樣寫呢?你的眼前還能出現(xiàn)那樣的畫面嗎?
(課件:這個孩子的話激得我火冒三丈,我也顧不得什么了,用長竿子把馬蜂窩捅了。那群孩子見我動了真格的都逃了。馬蜂出來了,我拼命地躲。)
生:這樣不好,不生動。
師:沒有趣味。
生:感覺不到他是怎么捅的,怎么躲的。
師:不夠準確。
生:比如“抄”換詞,“撿”“拾”“拿”“掄”都沒有“抄”合適?!俺斌w現(xiàn)了速度和力量,未經(jīng)思考。
師:抓住了細節(jié)。
生:驚險程度寫出了人物的心理。自尊心受到了傷害,逞強好勝,不計后果。
師:因為缺少了一個個具體的動作,描寫就變得過于籠統(tǒng),索然無味了。在需要重點渲染的部分,我們應(yīng)該學(xué)會展開動作描寫,選擇一連串精準的動詞,描繪出一個個精彩、富有動感的畫面。(板書:動作,詞精準。)
師:作者用精準的動作寫出人物心理也是本文的寫作特點。同學(xué)們說得很好,找位同學(xué)再讀這一段,感受作者動作描寫的精準。
(生讀。)
師:從這些動作描寫中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捅馬蜂窩是危險的,所以同學(xué)們以后遇事一定要冷靜,不要逞強。
五、講練結(jié)合,實踐運用
師:這節(jié)課我們學(xué)習(xí)了作者用精準的動詞和個性的語言寫出人物的心理。我們也不妨試一試,把它們運用到實踐中去。請你仔細閱讀老師給的這篇例文。
師:請你想想我們在洗錢時都會用到什么動作。
生:拿,放,洗,灌,加,填,搓,晾。
師:我們這就是在給動作進行細拆分。(板書:細拆分。)
師:要想讓詞更精準,我們還應(yīng)該給它們有序排列起來。(板書:按序排。)
師:請你用這些方法在括號里填上合適的動詞。
(出示資料:小時候,媽媽總說錢臟。我就想幫她洗一洗。說洗就洗。中午,我趁爸爸媽媽午睡的時候,偷偷(溜)進衛(wèi)生間,把準備好的錢(放)進洗衣盆里,往里面(加)滿了水。再(拿)了塊肥皂在上面(擦)了又(擦),放在洗衣板上使勁地(搓),直到(搓)出了許多淘氣的小泡泡才放進水里浸泡,又照同樣的方法(洗)了第二遍。洗完后,把濕漉漉的錢(晾)在了陽臺上。)
生:“溜”是小心翼翼地進去,詞義中性,表達有趣味。好于“躲”“跑”“進”“鉆”等詞。
生:“放”是比較大的空間,也是常規(guī)動作。比“塞”“扔”準確。
生:“加”符合小孩年齡特點和當時情況。比“倒”“填”“灌注”好。
生:“拿”“搓”“洗”“晾”適合當時的用具生活實際與搭配。
生:“擦”適合用來說肥皂,“涂”“抹”不像在洗錢。
六、總結(jié)升華,拓展延伸
師:你發(fā)現(xiàn)課文和例文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嗎?
生:都有動作和語言描寫,都充滿了趣味。
師:其實童年就是這樣,甜是樂、酸是樂、苦是樂、辣也是樂。就連捅了馬蜂窩和洗錢,過后想起來都有趣。本單元的主題就是童年趣事,希望同學(xué)們也能夠用個性的語言和精準的動作描寫出人物心理,享受快樂童年。下課!
反思
《捅了馬蜂窩》是教科版四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第五課的主體課文。我設(shè)計的理念是結(jié)合本單元的主題:童年趣事和能說會寫《童年的回憶》,讓學(xué)生在理解作者善用個性語言和精準動作這些寫作特點的基礎(chǔ)上,能夠有實踐、有提升,一課一得。具體談以下幾點:
一、抓住個性語言和精準動作
以一個大問題“你認為哪個地方最有趣?”讓學(xué)生細讀文本。學(xué)生能夠找到人物的語言和動作描寫,也能夠通過朗讀感悟內(nèi)心活動,體會童年的趣事。在語言方面,主要是朗讀方法的指導(dǎo),如關(guān)注問號、嘆號、省略號等標點符號,讀出語氣語調(diào);聯(lián)系上下文讀出語言的節(jié)奏;想象人物心理和樣子帶入情境。在動作方面,主要是讓學(xué)生想象畫面,通過對比、換詞等方法掌握動詞的準確性,為后面的實踐運用做鋪墊。
二、能夠講練結(jié)合,實踐運用
語文的特點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統(tǒng)一,所以學(xué)生在理解的基礎(chǔ)上要能夠運用。課堂上我讓學(xué)生在例文的括號里填上合適的動詞,并配以動作細拆分、動作按序排的方法進行指導(dǎo),學(xué)生可以完成預(yù)期的教學(xué)目標。
三、尊重學(xué)生,傾聽交流,在過程中認知
從上課伊始、導(dǎo)入課題,到文本解讀、拓展延伸,我始終以學(xué)生為主體,讓學(xué)生靜下心來朗讀,沉下心來思考,用心來交流,真心來感悟。我想學(xué)生學(xué)會的不僅是借助“因為……所以……結(jié)果……”這樣的句式概括文章主要內(nèi)容的能力,而且能夠結(jié)合生活實際理解遇事要冷靜,不要逞強的道理,也能感悟童年趣事。
當然,這節(jié)課還有很多不足,比如課堂時間的把握,課堂生成的處理還可以更細致些。
編輯/趙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