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短房
導語:本屆世界杯足球賽在俄羅斯舉行,克羅地亞和俄羅斯兩支以斯拉夫人為主體民族的國家殺入了8強,其中前者更殺入4強,創(chuàng)造了近年來斯拉夫國家在世界杯歷史上的最好戰(zhàn)績,也引起許多人對“斯拉夫”這個民族概念的濃厚興趣。
正文:
在羅馬帝國時代,斯拉夫人是所謂“蠻族”的一支,生活在今天波蘭東南部維斯杜拉河流域,屬于“北方蠻族”。相較于從東方殺來的匈奴人、哥特人,和從西北方殺來的日耳曼人,斯拉夫人對羅馬帝國的威脅顯然要小得多,這個半農(nóng)半牧的民族在長達幾百年的歐洲大混戰(zhàn)中始終遠離漩渦中心,不動聲色地穩(wěn)步擴張自己的領地,到了公元6世紀,他們已經(jīng)遍布歐洲中部和東部,成為介于“神圣羅馬帝國”和“東羅馬帝國”兩大勢力間不可忽視的存在。
節(jié)日中古老的斯拉夫儀式,女孩們在河邊放花環(huán),通過花環(huán)的流向來判斷自己的愛情。努力爭到花環(huán)的男人,就有希望獲得放花環(huán)姑娘的芳心。
在古斯拉夫語種,斯拉夫人自稱“Slova”,意思是“會說話的人”,而將其他民族的人稱作“Nemoi”,意思是“啞巴”,實際上,“斯拉夫人”指同樣說斯拉夫語言、彼此可以較方便地交流者,而“啞巴”自然就是那些說外語的人了,由于和斯拉夫人毗鄰的最大歐洲民族是日耳曼人,因此這個詞也就成了許多斯拉夫人對德國人或德國的“尊稱”,當然,這不免帶有一些種族歧視的意味。
不過日耳曼人和另一個西歐大民族——拉丁人也是彼此彼此:拉丁語中“斯拉夫人”和“奴隸”(Sclavus)是同一個詞,法語的奴隸“esclave”和英語的奴隸“slave”則直接或間接來源于拉丁語。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在羅馬帝國最強盛的時代,當時尚屬于后進民族的斯拉夫人經(jīng)常被羅馬軍團成批掠為奴隸。很顯然,這同樣不免種族歧視之嫌。
在和其它歐洲民族的長期纏斗中,斯拉夫人逐漸接受了基督教,但也因此面臨一個棘手的問題——哪個基督教?
自公元3世紀起,原屬羅馬帝國的東西兩部分開始分裂,至公元395年正式分裂為東羅馬帝國和西羅馬帝國,剛剛在兩年前被羅馬皇帝狄奧羅西宣布為國教的基督教也隨之分裂為以故都羅馬為核心的西部教派,和以新都君士坦丁堡(今土耳其伊斯坦布爾)為核心的東部教派,蜿蜒至1095年正式“分家”,西部教派演變?yōu)榻裉斓奶熘鹘?,東部則成為今天的東正教。
已經(jīng)皈依基督教的斯拉夫人這下尷尬了:他們分布廣泛,并沒有一個統(tǒng)一的政權,卻被夾在兩大教派中間,結果原本“一家親”的斯拉夫人也隨之在教派上“分家”,東部大多數(shù)就近信奉了東正教,西部則大多同樣就近選擇了天主教,而在巴爾干半島,則呈現(xiàn)出犬牙交互的復雜狀態(tài),這給日后斯拉夫各主權國家埋下了沖突的隱患。
身著傳統(tǒng)服裝的白俄羅斯婦女參加ZazhInki儀式。ZazhInki儀式在斯拉夫文化中象征著收割季的開始。婦女們砍下并捆住第一束小麥,祈求來年能夠大豐收。儀式結束后,她們在鐮刀下面爬過,在麥日里打滾,請求能夠緩解后背的疼痛。人們相信通過這種儀式麥田會越來越肥沃嗎,收成也會越來越好。?
和西歐、南歐其它民族不同,斯拉夫人形成統(tǒng)一的“民族”意識較晚,盡管其中一些斯拉夫部落,如保加利亞、波蘭、古羅斯(今天俄羅斯、白俄羅斯和烏克蘭人)等很早就建立了國家,有些還很強盛,但無一例外都是主權國家意識大于“泛斯拉夫民族意識”。
拿破侖戰(zhàn)爭讓“泛斯拉夫”思想興起:一方面,仍然處于較落后的農(nóng)業(yè)時代的斯拉夫各國飽受已開始工業(yè)革命的西歐國家歧視,產(chǎn)生了“抱團取暖”的思想;另一方面,拿破侖的崛起改變了歐洲版圖,早就被俄奧普三國瓜分的波蘭一度重新統(tǒng)一,而巴爾干半島的克羅地亞人、塞爾維亞人和斯洛文尼亞人也首次被拿破侖納入同一個行政區(qū)(伊利里亞省),這些都在客觀上促使斯拉夫人實現(xiàn)民族“靠攏”。隨著拿破侖的戰(zhàn)敗,俄羅斯在19世紀前期成為“歐洲憲兵”,仍在德、奧版圖內(nèi)的西斯拉夫民族也好,正在南歐謀求擺脫奧斯曼土耳其控制的東斯拉夫民族也罷,都有許多人產(chǎn)生了“抱俄羅斯大樹”,讓斯拉夫民族團結并強盛的想法,而原本一心“扮羅馬人”、對斯拉夫?qū)傩阅魂P心的沙俄皇室也逐漸意識到,“泛斯拉夫主義”有助于沙俄在東歐和南歐擴張的“正當化”,遂轉(zhuǎn)而積極、主動地參與“泛斯拉夫主義”,并進而以“斯拉夫人的保護者和解放者”自居。
1848年6月2日,由生活在原奧匈帝國的泛斯拉夫主義者倡導,在布拉格召開了第一屆泛斯拉夫代表大會,會上首次正式提出了“斯拉夫民族”和“泛斯拉夫顏色”等概念。盡管這次大會只開了14天,就因為主張“連俄”和反對“連俄”派系的激烈爭吵和當局的嚴厲取締而不得不“無限期休會”,但斯拉夫民族的概念至此塵埃落定,功德圓滿。
前文提到了“西斯拉夫”、“南斯拉夫”,斯拉夫也分東西南北么?
的確分的。
大約在公元7世紀,原本聚成一團的斯拉夫人已經(jīng)廣泛分布在歐洲東部、中部和東南部,不同部落間語言、生活習慣,甚至人的相貌特征都發(fā)生了微妙的差異和變化,于是被非正式地按區(qū)域劃分為東、西、南斯拉夫人。
在波蘭北部比斯科普的考古博物館,身著盛裝的男子參加了在考古節(jié)“戰(zhàn)爭之神”中進行的斯拉夫戰(zhàn)爭的重現(xiàn)。
東斯拉夫人主要包括今天的俄羅斯人、白俄羅斯人、烏克蘭人,以及一些分布在東歐和亞歐分界線一帶的小斯拉夫部落。
西斯拉夫人主要包括今天捷克人、斯洛伐克人、波蘭人、波美拉尼亞人,以及一些分布在中歐和東歐西部的小斯拉夫部落。
南斯拉夫人主要包括生活在今天巴爾干半島及其附近的斯拉夫人,包括斯洛文尼亞人、克羅地亞人、波斯尼亞人、黑山人、馬其頓人、保加利亞人,以及生活在這一帶的一些小斯拉夫部落。
不論哪個斯拉夫區(qū)域,歷史上都沒有能夠形成一個專門的民族國家:東斯拉夫曾經(jīng)被沙俄和前蘇聯(lián)完全覆蓋,但其覆蓋下的國土也包含其它斯拉夫和非斯拉夫民族聚居區(qū);西斯拉夫曾崛起過強大的波蘭-立陶宛王國,也一度控制了東斯拉夫的大片土地,但它從未覆蓋全部西斯拉夫部落;南斯拉夫曾作為正式國名存在過大半個世紀,但這個直到一戰(zhàn)后才出現(xiàn)的“南斯拉夫國家”并不包含南斯拉夫人生活區(qū)最早的主權國家——10世紀就建立了強大政權的保加利亞。
那么,有沒有北斯拉夫?
沒有。“三個斯拉夫概念”形成的7世紀正是維京海盜的強盛期,斯拉夫人視寒冷的北方為畏途,當然不會有“北斯拉夫”。盡管19世紀曾有人將俄羅斯單列出來稱為“北斯拉夫”,但這個看上去有些“腦洞大開”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貌似就連俄羅斯人自己也不怎么買賬。
前面說到,古代基督教的東西分裂導致斯拉夫人也被一分為二,東部的俄羅斯人信奉了東正教,并在1453年東羅馬帝國被奧斯曼土耳其攻滅后,憑借迎娶一位拐彎抹角的東羅馬帝國公主,理直氣壯地打起“第三羅馬”的大旗,以東正教保護者自居,為自己在斯拉夫人聚居地區(qū)的擴張涂抹上“神圣戰(zhàn)爭”和“民族復興”的神油。
這種“自我神圣”在東歐、東南歐那些同樣信奉東正教、被奧斯曼欺負了幾百年的斯拉夫人中引發(fā)廣泛共鳴,許多斯拉夫人居住地在“神圣戰(zhàn)爭”中變成了俄羅斯領土,另一些雖然演變?yōu)橹鳈鄧遥苍杏讼喈敹嗟挠H俄人士,形成了勢力雄厚的親俄階層。
但在信奉天主教的西斯拉夫地區(qū),“自我神圣”則適得其反,后者認為“你們是錯誤,我們才是正根兒”,其中勢力強大者如當年的波蘭-立陶宛王國更是打著“撥亂反正”的旗號,發(fā)動了反向的“神圣戰(zhàn)爭”,并一度占領過羽翼未豐的沙俄首都莫斯科。緩過勁來的沙俄伙同普魯士、奧地利三次瓜分了波蘭,卻又埋下了另一段解不開的恩怨死結,一戰(zhàn)后期波蘭的獨立,二戰(zhàn)中波蘭和蘇聯(lián)的愛恨情仇,乃至冷戰(zhàn)期間兩國的同床異夢和如今的處處彼此作梗,都和這個死結息息相關。
白羅斯圖羅夫,當?shù)孛癖姂c祝傳統(tǒng)的伊凡一庫帕拉(Lvan Kupala)節(jié),這個節(jié)日原來是一種異教徒宗教儀式,紀念夏至到來。作為這種古老儀式的一部分,女孩們要跳過火焰凈化靈魂。
教派影響犬牙交互的南斯拉夫也是如此:斯洛文尼亞人和克羅地亞人信奉天主教,塞爾維亞人、黑山人信奉東正教,而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人則更熱鬧,一部分信奉天主教,一部分信奉基督教,還有一大部分在土耳其占領期間改信了伊斯蘭教——知道這里為啥一次又一次變成“歐洲火藥桶”了吧?
正是這些古老而年輕、神圣而功利,錯綜復雜而又“簡單粗暴”的矛盾,讓“第一屆斯拉夫人大會”無限期到今天也沒能開完,也讓沙皇的“大斯拉夫夢”注定只能停留在一枕黃粱之中。
今天的斯拉夫人建立了大小13個為國際社會所公認的主權國家,其中7個采用了“泛斯拉夫三色”。
所謂“泛斯拉夫三色”,是在難產(chǎn)的“第一屆斯拉夫人大會”上制訂的,當時大會通過一項倡議,希望由斯拉夫人建立的主權國家或自治團體,應盡可能采用和當時最強大的斯拉夫國家——沙皇俄國國旗相同的白、藍、紅三色,但排列順序和構圖可以各不相同。
一戰(zhàn)后獨立的南斯拉夫王國和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國采用了不同排列組合方法的“泛斯拉夫三色”,二戰(zhàn)后的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lián)邦共和國也沿用了這一傳統(tǒng)。冷戰(zhàn)結束后,南斯拉夫和捷克斯洛伐克解體,產(chǎn)生了8個新的主權國家,這其中塞爾維亞、克羅地亞、斯洛文尼亞、捷克和斯洛伐克5國都在國旗上采用了“泛斯拉夫三色”。
這5國外加俄羅斯,明明只有6個國家,為何說有7國采用了“泛斯拉夫三色”?
這第7個國家是早在一戰(zhàn)前就已恢復獨立的保加利亞。前面提到,保加利亞人是斯拉夫人中最早建立起強大獨立主權國家的,也是沙俄以外最早驅(qū)逐奧斯曼勢力、重新贏得獨立的斯拉夫民族,有強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他們不愿照搬照抄外國國旗的顏色,于是僅借用了俄羅斯國旗的構圖和排列組合順序,卻把三色中間一色——藍色換成了代表保加利亞人的綠色,但仍然自稱為“泛斯拉夫三色”,也得到其它斯拉夫人的認同和尊重。
“泛斯拉夫三色”來自俄羅斯國旗,而俄羅斯國旗則是彼得一世隱匿身份去荷蘭學習造船后搬用荷蘭國旗重新設計的,原先他們使用五花八門的舶來品旗幟,如射擊軍使用和英格蘭一模一樣的白底紅十字圣喬治旗,海軍則在蘇格蘭籍顧問建議下使用白底斜藍十字、和蘇格蘭旗幟構圖一樣但顏色相反的旗幟,王室則使用黃地雙頭黑鷹的東羅馬帝國軍團旗等等,由此可見,“泛斯拉夫三色”其實并非古代斯拉夫人喜聞樂見、約定俗成的民族代表色。
大多數(shù)古代斯拉夫人喜愛的代表色是紅色和白色,因此不少“復古派”斯拉夫國家,其從中世紀本民族旗幟中照搬的國旗,往往是紅白兩色的設計,如與俄羅斯“相愛相殺”的波蘭,國旗色就一直是紅白各半,而較年輕的主權國家克羅地亞,其國旗雖沿用了“泛斯拉夫三色”,旗上鑲嵌的國徽卻是著名的“紅白格子”——而這正是古代克羅地亞王國的旗幟徽章。
西里爾字母也被許多人稱作“俄羅斯字母”,是斯拉夫人使用最多、最普遍的字母,之所以被稱作“俄羅斯字母”,自然是因為俄語以這種字母書寫,且是當今影響最大的斯拉夫語族語言之故。
但保加利亞人對此頗為不滿,他們覺得西里爾字母應該稱作“保加利亞字母”。
公元890年,保加利亞第一王國借鑒并修改了當?shù)鼗浇虝褂玫奈骼餇栕帜?,發(fā)展出本國獨有的民族文字,這套字母隨后傳播到許多斯拉夫民族中,如今東斯拉夫各種語言、保加利亞語和馬其頓語都使用西里爾字母書寫,而塞爾維亞語則既可以用西里爾字母、又可以用拉丁字母書寫。
其實西里爾字母是9世紀傳教士西里爾和梅多德的門徒們從安色爾希臘字母中發(fā)展創(chuàng)制的,門徒們?yōu)閿U大這套新字母的影響假借了兩位著名傳教士的名目。如果從這里論,“俄羅斯字母”、“保加利亞字母”都顯得不太確切,說它是“希臘字母”反倒庶幾近之。
斯拉夫人在中東歐,但中東歐可不都是斯拉夫人。
東南歐的希臘不必說,這是個比斯拉夫歷史悠久得多的古老民族。
被一連串斯拉夫國家包圍的羅馬尼亞也不是斯拉夫人,他們是古代戍邊的羅馬人后裔,從族裔上屬于拉丁人。
巴爾干半島的阿爾巴尼亞人不是斯拉夫人,他們是一個獨立的民族。
波羅的海三國也不是斯拉夫人:他們中的愛沙尼亞人屬于芬蘭人種,是從東方游牧過來的古老民族;拉脫維亞人和立陶宛人則是古代北方民族——波羅的人后裔。
最復雜的恐怕要數(shù)匈牙利人了:他們被一些人附會為西遷的匈奴人一支,但更多人認為他們是“匈人”即原在中亞一帶某個突厥系游牧部落的后裔,無論如何,如今被稱作“馬扎爾族”的匈牙利人,在血緣和文化傳統(tǒng)上和斯拉夫人沒有太多的瓜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