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黎 羅丹 盧嘉誠
只要事情涉及SUV,討論的過程一定漫長又繁瑣,每一次的不敢茍同與毫無進展都將促使最終面紅耳赤的大爆發(fā)來得更猛烈些。好在這一次大家都有心理準備,畢竟談到誰是2017年度最好的SUV產(chǎn)品,可以選擇的車型實在太多太多,太多了……
我們察覺到SUV大潮的發(fā)展速度比渦輪普及的大潮還迅猛,供求關系果然是比法律法規(guī)更有力的推手,不過僅僅是將2017年上市的全部SUV新車整理出來就好大的工作量,而我們爭論的第一件事,就是到底要如何篩選。
如英國編輯部那樣“通吃18到80”選出一輛終極SUV的做法當然很有心意,不過對于潛在消費者而言卻提出了一個隱形要求:你的購車預算也需要下不設限上不封頂,顯然這不符合咱們的國情。于是乎我們對國產(chǎn)、合資、進口產(chǎn)品進行了分級篩選,最終選出的最佳車型,正是左圖所示。
補充一句,例如Urus這樣12月才發(fā)布,還要等到今年夏季才能最終親身試駕的SUV新品車型,實在無法進入選擇范圍之內(nèi)。
我并不喜歡那些個頭好似霸王龍一般的超大型SUV,一來它占地兒、總?cè)菀椎K人事兒,自己開著也得比開小車多加留神好幾倍,以免稍有不慎刮傷自己或者誤傷他人。況且一家三口一部五座汽車都綽綽有余,就說得再貪婪點,想在路中間多給自己留些私人空間我情愿以中型SUV代步,再大的汽車不僅毫無操控可言,車身造型更是離“精致”二字漸行漸遠,能做到身形比例協(xié)調(diào)已經(jīng)實屬不易了,相比之下,小車就容易得多不是嗎?
長安CS55雖與CS75同定位在緊湊級別,但明顯前者更加袖珍,除此之外,刨去幾個不得不為傳承品牌而考慮的家族化元素,CS55看著可比CS75至少年輕十五年。如果你拉開車門坐在駕駛席上環(huán)顧一下四周,便會發(fā)現(xiàn)此車的內(nèi)飾更是比外型還新潮,配色還要更大膽。很明顯,這臺秀氣的緊湊SUV并不符合大多數(shù)四、五十歲大叔們的審美觀,剛步入社會的年輕人們應該會對此等朝氣蓬勃的設計萌生好感。如果讓我說得再直觀一些的話,閣下不妨從中控大屏順著儀表臺上兩條亮面塑料飾板向兩端左右看看。這世上沒有哪個廠家敢在十萬左右的車上安插碳纖維零件吧?所以CS55中控臺使用仿碳纖維花紋的塑料板來營造出多層堆疊的感官設計也絕不是什么壞事,至少說明廠商還花了心思去往潮流上面靠一靠。看到下面的紅色亞光裝飾條和中央屏幕之下的鋼琴烤漆面板了嗎?同樣起不到什么實際效用,卻通過顏色和塑料表層處理手法的變換來進一步提升動感籠羅年輕消費者的心。我敢確定這一級別也沒有誰舍得豪擲銀兩用真皮來包裹中控臺,大多出于成本考慮使用硬邦邦的廉價塑料,而這臺長安CS55卻以稍軟一些的材料取而代之,至于那條仿照真皮拼接而故意繡上去的紅色縫線嘛……你就當它是友情奉送即可,千萬別去糾結(jié)為什么塑料會用線去縫。
如果閣下有實力買下頂配版本,那我真得恭喜您只花14萬不到買到的卻是40萬車才有的配置,比如ACC全車速自適應巡航、自動剎車、車道偏離報警、并線輔助、自動泊車、座椅加熱、車內(nèi)空氣凈化、全景影像、上坡輔助、陡坡緩降等等,這么一數(shù)還真是挺驚人的。因為有著不錯的賣相,配置又高到嚇人,最關鍵的是價格年輕消費階層完全負擔得起,這些要素加在一起就吸引了我們好大一部分目光,CS55能最終摘得自主品牌家用SUV年度車獎項,另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其開上去真的不賴。
你看這臺CS55的體積并不算大,電動助力也被調(diào)校得更愿意幫助駕駛員輕松轉(zhuǎn)動方向盤,此車在過彎時就顯得十分輕巧和靈活。懸掛如何?我敢拍著胸脯說它在山路上狂奔時的側(cè)傾比同為年度車的阿爾法-羅密歐Stelvio還更小一些,車輕慣量小是一方面,主要還是CS55的避震器并沒有像豐田、日產(chǎn)那樣軟踏踏,而是興沖沖硬邦邦的調(diào)校手法同運動型小車頗為相似。這么做必然會犧牲一點點舒適性沒錯,但我更覺得本身定位于年輕人的車款就該如此嘛。車小、車輕的另一個優(yōu)勢便是搭配排量相對嬌小的發(fā)動機之后還能生龍活虎。實話說長安Blue Core 1.5T的數(shù)據(jù)并不驚人,比方說功率有115kW,扭矩則為225N·m,都只是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數(shù)值,但機敏的油門調(diào)校還是在起步一瞬間能給人以意想不到的沖勁。愛信的6AT變速器總愛把換擋的平順性和駕乘的舒適性放在首位來處理,所以如果換成手動變速器版本,我猜加速的成績應該會比較出眾才對,別忘了MT車型的擋位依然有6個,理論上提速會更快一些,使用6擋巡航時的油耗也會十分喜人。從外形到內(nèi)飾,從配置到駕控感受,這臺CS55都把年輕化排在了首位,如此討好年輕消費者的做法再加之平易近人的售價是我們鐘情于它的最根本原因。
PEUGEOT 5008
“超日趕德”不是5008的任務,但它起碼證明了法國人又走回到了正確的道路上。
只要事情涉及SUV,討論的過程一定漫長又繁瑣,每一次的不敢茍同與毫無進展都將促使最終面紅耳赤的大爆發(fā)來得更猛烈些。好在這一次大家都有心理準備,畢竟談到誰是2017年度最好的合資SUV產(chǎn)品,可以選擇的車型實在太多太多。
最終結(jié)果正如各位所見,東風標致5008,一個出人意料又似乎合情合理的結(jié)果不是嗎?5008的市場占有率確實不算多,這也讓它失去了熱門選手的資格。占有率低并不出奇,品牌影響力和群眾基礎都是明擺著的,甚至說法國車廠從前的舊債還沒有還清都不為過,但5008始終是我心中的熱門選手,從我參加新車試駕時就非常堅定,上一次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不巧正是308S。
原因有很多,首先說5008一身沿襲獲得紅點設計大獎4008的外觀造型就把德國選手們甩了個無邊無際,與此同時也它也沒有像很多日本合資車型那樣,為了取悅年輕消費者而粉飾過度,5008的特點簡單來說就是保持個性,老幼通吃。
車廂內(nèi)同樣個性鮮明,獨特的換擋桿造型,獨特的中控按鍵,獨特的反向轉(zhuǎn)速表,最獨特的當然還是那個小小的方向盤。如果說造型設計太過依賴個人審美而產(chǎn)生不同喜好,那么我相信這個方向盤正是能夠讓所有人無差別地在第一時間愛上標致的決定因素。它不僅造型惹人憐,握感難釋手,轉(zhuǎn)向輕盈從容,越過而非透過就能觀察儀表盤的方式也時刻讓你保持著新奇感,從308S到5008,我無比欣喜地看到標致保持了同樣的方向盤設計,我還希望他們永遠這樣保持下去。
另一個與方向盤設計的重要性不分伯仲的加分項,則是5008擁有猶如轎車一般的駕駛感。作為一款SUV,5008的架勢坐姿并不高高在上,轉(zhuǎn)彎中的車身側(cè)傾超乎想象得少,底盤被調(diào)校得穩(wěn)而不散,七座車的長度都沒有成為讓人畏首畏尾的累贅,如此表現(xiàn)莫說漢蘭達或柯迪亞克這樣的同級別對手,即便算上Cayenne和初見真容的Urus,整個SUV大軍中也是屈指可數(shù),而如果考慮到七個座位這種實用性的因素,蘭博之流也只能無可奈何。順便說一句,我對各位馬上將看到的阿爾法就有點小失望。
5008當然不是完美的,起碼非獨立后懸掛就是最讓人詬病的一點。只不過我們從這個“可變形衡量式準獨立懸掛”的名字上就可以看出標致對它還是下了一番苦功的,實際避震效果更像某種偏硬的獨立懸掛而非硬得沒邊的傳統(tǒng)扭力梁。無論是成本所限還是其他原因,廠商對待扭力梁的最常用方式其實就是不說不看不聽,像標致這樣正面處理的又有誰呢?至于Sport模式下那個和“5.0L自吸V8”一模一樣的模擬聲浪,好吧,我承認我在聽過之后的夜里笑醒了三回。
不過我們每一個開過5008的人都承認它的瑕不掩瑜,當我第一次提出這位心中的熱門時,有人質(zhì)疑,有人反對,也有人毫不了解扮呆萌,可以一旦駕駛過后,我收到的反饋就是駕駛感極好,很喜歡山路中的表現(xiàn);或者車很漂亮,內(nèi)飾設計尤其提高了檔次感;再或者第三排可拆卸座椅完美體現(xiàn)了法國人的天馬行空,但又不是從前那樣不知所云的天馬行空。
我其實都沒有跟任何人爭論過什么,只是把5008借來讓每個人都開一次,然后就不戰(zhàn)而屈人之兵地贏下了這場血戰(zhàn)。
ALFA ROMEO STELVIO
心中那份意式情懷終于得到釋放,就連SUV都要打造的如此具有鮮明的性格特點。
年度大新聞少不了今年殺入豪華市場的意大利品牌阿爾法-羅密歐,我想大多數(shù)人對這個品牌的了解也僅僅停留在這是一個意大利汽車品牌,而且歐洲國家的車迷更加喜歡吧。至于備受歡迎的原因嘛,我想是這個品牌長久以來就始終堅持自家打造的汽車必須要以駕駛樂趣為主,而且并不愿意向競爭對手和市場進行妥協(xié),始終保持著高調(diào)的品牌調(diào)性。最近在大街上可不少見到阿爾法-羅密歐的身影,不知下單的大部分消費者是出于何種理由,我想對于這個品牌的車型來說,愛的人會深愛,恨的人也是連綿不絕地說著各種理由,不過這并不影響這臺車的好壞。現(xiàn)如今大部分車企的產(chǎn)品已經(jīng)逐漸趨于同質(zhì)化,試圖將每一臺車都打造成天衣無縫的代步工具,在這個過程中,汽車難免會失去一些自身個性,好在還有Stelvio這類份子仍舊堅持自己,用實際行動闡述著對流行趨勢的不滿。
說了這些不明不白的話,也沒能表達出Stelvio的好壞之處,簡明扼要地概括成一句話就是Stelvio是一款優(yōu)缺點并存的車型。在光鮮亮麗的阿爾法-羅密歐彩色廠標之下隱藏著很多歷史,例如在半個世紀前壟斷了一千英里拉力賽的冠軍,當時的恩佐-法拉利是車隊知名車手等等。不過這些歷史終究是留在車迷心中的一份情懷,經(jīng)歷了數(shù)十年間的萎靡不振后,阿爾法-羅密歐梅開二度,甚至直接進軍未曾嘗試過的SUV領域。實話說筆者的確很欣賞這個汽車品牌,但是TG這次也是很認真地從客觀角度對Stelvio進行深入探討,墨守成規(guī)的試駕評測已經(jīng)沒有意義,因為即便是不了解這個品牌的人,購買它的理由也多半是感性的。至于何出此因,不妨那先從外觀說起吧。典型的意式流線設計加上夸張的前臉造型,夸張程度已經(jīng)不得不將車牌照都要掛在一側(cè),個性特征無法掩蓋。車尾倒是隨和很多,加上尾燈點綴,總體來說比較漂亮。平平淡淡的部分也許就是車輛正側(cè)方的角度了,感覺還是少了些線條填充。僅僅這些外觀特點就可以引發(fā)很多爭議,是愛是恨個人取向,TG在此就不蹬這潭渾水了。不過要承認內(nèi)飾方面的設計還是很具有時代感的,線條清晰但不復雜,不至于淪落到設計過度的地步。方向盤造型運動并且握感出色,第一次上車不免耽誤些時間去尋找一鍵啟動按鈕,因為它就像超跑那樣被設計在了方向盤上。至于做工和用料方面實在不敢恭維,即便中控臺采用軟性材質(zhì)但是觸感仍然很硬,按鈕阻尼回彈效果較同級別競爭對手略顯粗糙,不過值得表揚的是位于方向盤后方的兩個碩大換擋撥片,不光金屬質(zhì)感值得把玩,按下去的手感也是全車所有按鍵中最出色的,同時按下兩側(cè)撥片變速器還可以直接掛入空擋,多少找到了些法拉利的味道。
其實從外觀和內(nèi)飾上就可以充分感受到Stelvio的個性之處,不過在駕駛它的時候,會發(fā)現(xiàn)更多特色。首先就是方向的指向性非常敏感和精準,這一點甚至超過同級標桿寶馬的調(diào)教,如此聽話的前輪響應和豐富的路感回饋,為每一個滿腔熱血熱愛駕駛的朋友帶來福音,以主打運動為主的車型又怎能少得了精準的操控。下盤懸掛調(diào)節(jié)也看得出是下了很多心思的產(chǎn)物,在日常城市道路行駛時通過減速帶并不會有很不舒適的感覺,高速超車變道也可提空充分支撐,減震系統(tǒng)在前段還是表現(xiàn)出很出色的韌性。在山路進行激烈駕駛時,懸掛系統(tǒng)被大幅壓縮之后還是會感覺到側(cè)向支撐性稍有不足,但此刻駕駛員已經(jīng)沉浸在精準的轉(zhuǎn)向表現(xiàn)中而無暇顧及,所以整體來說底盤的表現(xiàn)還是非常出色的,品牌對駕駛樂趣的熱衷在此得以充分表現(xiàn)。發(fā)動機采用一臺2.0L四缸渦輪增壓,最大可輸出280匹馬力,最大扭矩在2250r/min時就可以達到400N·m,無論是日常駕駛還是高速巡航,都算得上十分充裕,這樣的數(shù)據(jù)表現(xiàn)在同級中也會被動力有要求的駕駛員所青睞。8速變速器采用ZF明星產(chǎn)品,敏捷的升降擋速度可以帶來平順的駕駛感受,配合那一對碩大的換擋撥片,在手動模式下更是充分享受Stelvio所帶來的駕駛樂趣,雖然不及寶馬對這臺8AT的調(diào)教,但已經(jīng)可以做到很出色的水準了。
從整臺車的動態(tài)表現(xiàn)可以感受到Stelvio即便是一臺中型SUV車型,但還是繼承了阿爾法-羅密歐對于駕駛樂趣的執(zhí)著與追求,作為昔日的意大利豪華運動品牌,這款車型的推出是成功的。對于要求車輛工藝與可靠程度的消費車來說,是出于理性的角度去看待這款車的,但Stelvio從各個方面的表現(xiàn)都體現(xiàn)出它存在的價值是為滿足多數(shù)感性消費者。其實我第一次知道這個品牌是在看過1967年經(jīng)典大作《畢業(yè)生》電影中,男主角駕駛一臺66年的DuettoSpider,跨過重重障礙為了趕到自己心愛女人的婚禮現(xiàn)場表示愛意,那也算是最早“搗亂”別人婚禮的電影了,不過電影中給了這臺阿爾法很多鏡頭,車身優(yōu)美的線條深深記在心中。也許現(xiàn)代生活人們對汽車的追求已經(jīng)有所變化,好在Stelvio仍然詮釋著阿爾法-羅密歐對汽車的執(zhí)著,就像《畢業(yè)生》中那輛DuettoSpider那樣,知道怎樣通過優(yōu)美線條和性能表現(xiàn)去討巧它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