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中國鄉(xiāng)土建筑的一個特殊類型,是集防衛(wèi)、居住和中西建筑藝術于一體的多層塔樓式建筑。碉樓,因形狀似碉堡而得名,其形成及發(fā)展是與自然環(huán)境、社會環(huán)境綜合作用的結果。
在分布層次方面,碉樓反映了區(qū)域居民的傳統(tǒng)文化特色,具備很強的地域性。地處不同環(huán)境的人們,或出于戰(zhàn)爭防守等不同目的建造碉樓,且在建筑風格、藝術追求上形色各異。其中,以藏族高碉、開平碉樓等為典型代表,形成了一派獨具特色的建筑樓宇。
藏族高碉
先天自然條件往往決定著民居的建造形式。因地理差異,林芝、昌都包括道孚在內的地區(qū)盛產木材,故而流行全木或半木結構的建筑;拉薩和后藏地區(qū)建筑主要是土、石和木材混合結構;而海拔平均在5000米以上的阿里地區(qū),由于木材和石材相對比較匱乏,則主要以土坯和石材為主……
在甘孜、阿壩地區(qū),高碉分布十分廣泛,而自岷江以西碉樓建筑愈來愈多,到甘孜藏族自治州境內的丹巴,則按群而視。從類型來看、以材料劃分:一類是用石塊壘砌的石碉,一類是用粘土夯筑而成的土碉。
中國古代文獻對碉樓最早加以記載的是《后漢書南蠻西南夷傳》:“冉夷駹者,武帝所開。元鼎六年,以為汶山郡(今四川西北茂墳羌族自治縣)……皆依山居止,累石為室,高者至十余丈,為‘邛籠。”“邛籠”即目前所見的,對碉樓建筑最早的稱呼。
由于西藏大部分地區(qū)海拔較高,氣候寒冷干燥,因此荒原上的石碓變成了人們建造房屋的主要材料。早期,人們以氏族為單位組織生活、生產并共同抵御外地入侵。這時候出現(xiàn)的是“依山據(jù)險,屯聚相?!钡木勐渎?lián)防形式,并且防御性的單獨碉樓在碉樓與村寨關系中占主導地位。隨著社會、經濟和文化的發(fā)展,氏族社會轉入以家庭為單位的家族社會形態(tài),除去村落整體防御,碉樓也成了家庭防御的又一道屏障。作為藏族先民用石頭石片壘砌的、具有軍事防御功能的方形建筑物,碉樓常規(guī)高為3或4層,其高層設有窗戶,可以抵擋外敵入侵,并且隨著時間的推移、旅游業(yè)的發(fā)展,它更是被賦予了一種人文文化的意義。
除此之外,雖年代久遠,但在外觀的設計分配上,碉樓卻一點兒也不遜于現(xiàn)代的別墅樓房。在甘孜地區(qū),碉樓都在20米以上,最高的達50米左右,猶如立地金剛。在外觀造型上亦有多樣,除四角碉樓外,還有三角、五角、六角、八角、十二角,甚至十三角。
不過嚴格來講,碉樓是指具有防御功能的軍事建筑,而由碉樓和住宅兩部分構成,這種綜合性建筑更應該稱為碉房。住宅與碉樓是不同的建筑類型,住宅代表著人類最原始的、最大量的建筑模式,與碉樓緊靠在一起,并將門、墻、廊、道、梁柱等結構統(tǒng)為一體,于是便有了而今從平面關系到空間組合相互銜接、滲透、融會的變化。況且事實上,各地絕大多數(shù)的碉樓與住宅院落都是連在一起的。它們與院墻組合為一個防御體系,是整個院落或圍屋的附屬性建筑。
碉房因所在地區(qū)不同而各具特點。在城市,碉房布局合理、造型完整、裝飾富麗,一般為3~5層,用石作墻,木頭作柱,上用方木鋪排作椽。樓層鋪木板,下層當庫房,二、三層住人并設有經堂。四周圍墻,中間庭院,墻厚,舊時可當?shù)锉ご蛘袒蚍烙?。窗戶朝庭院開,院外用小窗窄門,便于擋風。鄉(xiāng)間和山區(qū)的碉房,一般依山而建,多為3層:一層關欄牲畜;二層當臥室、廚房和儲藏室;三層設經堂。平頂用來晾曬谷物,屋頂則插經幡,并且房屋旁一般有轉經簡,室內大都供有神龕、經書,通常采用睡臥和坐墊供人休息。
開平碉樓
開平碉樓,位于廣東省江門市下轄的開平市境內,其特色是中西合璧、有古希臘、古羅馬及伊斯蘭等多種民居風格。2001年,它被國務院批準列入第5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2007年,“開平碉樓與古村落”申請世界文化遺產項目獲通過,正式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中國第35處世界遺產。
一直以來,開平碉樓被視作中國社會轉型時期不可多得的主動接受外來文化的重要歷史文化景觀。開平碉樓大規(guī)模興建的年代,正是中國傳統(tǒng)社會向近代社會過渡的階段,外來文化對傳統(tǒng)文化的沖擊方式各不相同。國內一些沿海、沿江大城市的西式建筑,主要是被動接受的舶來品,而以開平為中心出現(xiàn)的碉樓群,則是中國鄉(xiāng)村民眾主動接受西方建筑藝術并與本土建筑藝術融合的產物。
結合當?shù)亟ㄖ徝里L格,開平碉樓本著“以避盜匪”的原則,在保護僑眷及村民生命財產安全方面發(fā)揮著不小的作用。同時,由于融合了中國傳統(tǒng)鄉(xiāng)村建筑文化與西方建筑文化的獨特建筑藝術,匯集了外國不同時期不同風格的建筑藝術:古希臘的柱廊、古羅馬的柱式、拱券和穹窿,歐洲中世紀的哥特式尖拱、伊斯蘭風格拱券和歐洲城堡構件、葡式建筑中的騎樓等,它成為世界建筑文化的雜糅體,中外多種文化的交融和碰撞的必然產物。
作為一種鄉(xiāng)土建筑,開平碉樓是世界先進建筑技術廣泛引入中國鄉(xiāng)村民間建筑的先鋒。建造過程中,樓體大量使用了進口水泥、木材、鋼筋、玻璃等材料,鋼筋混凝土的結構改變了以秦磚漢瓦為主的傳統(tǒng)建筑技法,極為注重形式的變化和美感?,F(xiàn)存開平碉樓大約有1400多座,根據(jù)樓頂建筑造型可歸納為100余種,其中包括:中國式屋項、中西混合式屋頂、古羅馬式山花頂、穹頂……
開平碉樓為多層建筑,遠遠高于一般的民居,便于防御。其墻體也比普通的民居厚實堅固,窗戶則較小,且都裝有鐵柵和窗扇,外設鐵板窗門。碉樓上部分為柱廊式、平臺式、退臺式、懸挑式、城堡式和混合式等,一般都建有突出懸挑的全封閉或半封閉的角堡。角堡內開設了向前和向下的射擊孔,可以居高臨下地還擊進村之敵。同時,碉樓各層墻上開設有射擊孔,增加了樓內居民的攻擊點,使防御范圍縱橫數(shù)10公里連綿不斷。碉樓下部形式大致相同,只有大小、高低的部分區(qū)別。
寄寓了人民的傳統(tǒng)環(huán)境意識和風水觀念,開平碉樓是規(guī)劃、建筑與自然環(huán)境、人文理念優(yōu)美結合的單體建筑,主要分布在村后與四周的竹林、村前的水塘、村口的榕樹,營造出根深葉茂、平安聚財、文化昌盛的和諧環(huán)境。點式的碉樓與成片的民居相結合,在平原地區(qū)宛如靠山,一度滿足了人們需要安全保護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