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身在一線的語文老教師,在新教材的使用中,應該創(chuàng)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挖掘課程資源,運用多種教學手段,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yǎng)學生的主動探究、團結合作、勇于創(chuàng)新的精神,就漢語拼音而言,如何使學生愛學、樂學,提高漢語拼音教學效率,讓學生更好更輕松地學習漢語拼音呢?下面是我在拼音教學中的幾點體會:
一、激發(fā)兒童學習漢語拼音的興趣
開始學習漢語拼音時,告訴學生,漢語拼音用處可大啦!能幫我們識字、讀書、學說普通話。你們想學嗎?教學生念兒歌:“學拼音用處大,讀書識字要靠它,幫我學習普通話,看誰學得頂呱呱!”
教學中,我采用情境圖示法、實物演示法引出學習內容。因為低年級兒童自制能力差,注意力不集中,無意注意占優(yōu)勢,直觀、具體的事物和生動活潑的形式,容易引起兒童的興趣。例如:教學“d”時,我選用一面小鼓和一支鼓槌作為教具,學生敲一敲、擺一擺、說一說,再自編兒歌記住音和形,再用帶調的音節(jié)練習組詞,讓有意義的記憶占據無效的死記硬背。學習“q”時,老師出示幾個五顏六色的氣球,學生的注意力馬上被吸引過來了,借助氣球的形狀和“氣”的音,學生很輕松地掌握了“q”的音和形。
低年級兒童由于受心理發(fā)展水平和知識經驗的制約,主要的學習動機直接與學習活動本身相聯(lián)系,要讓他們堅持不懈地進行學習,就要轉變師生角色,使學習過程富有變化,豐富多彩。如在音節(jié)教學中,指導一學生拿上聲母卡片,一名學生拿韻母卡片,進行打撲克式的拼音練習;學習具體某個音節(jié)時,請姓名中有這個音節(jié)的同學起立讀給大家聽,給教室里的具體事物貼上寫有音節(jié)的紙條讓學生試演,把有趣的故事、兒歌用音節(jié)寫出來,讓學生比賽演,鼓勵學生回家后給有關物品貼上音節(jié)卡片讀一讀,學著老師的樣子,“教”父母讀,由于所采用的作業(yè)練習形式兒童十分喜愛,因而大部學生拼讀音的能力很強。
二、教給學生學習漢語拼音的方法
聲母、韻母是記錄漢語拼音因素的符號,學好聲韻母十分重要。教學中,我不單靠死記硬背,還重點指導學生掌握發(fā)音方法及其規(guī)律,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教學六個韻母時,個別學生的口形是變化的,這時及時提醒學生6個單韻母是元音,它們在發(fā)音時口形始終不變,此時我根據發(fā)音方法做好示范,指導學生聽老師范讀,看老師口形,跟老師反復讀,學生就輕而易舉地掌握了發(fā)音要領,這時要趁熱打鐵,教學四聲時,首先講清聲調符號的形狀和四聲的讀法。借助圖畫以“ɑ”為例,用手勢、兒歌領讀:汽車平走āāāā,汽車上坡áááá,汽車下坡又上坡ǎǎǎǎ,汽車下坡àààà。教學復韻母時告訴學生發(fā)音方法,先發(fā)第一字母音,緊接著把舌頭的位置向后一個字母移動;第一個字母讀重些,第二個字母讀輕些,合成一個復韻母。這樣只教會一個復韻母,可帶動其他復韻母的教學,前鼻韻母和后鼻韻母的學習大部分都能很快掌握發(fā)音要領。
三、教給學生拼音方法,掌握聲韻成音的規(guī)律
學好漢語拼音,牢固掌握其聲、韻、調和拼音方法,是學習漢語拼音和學好漢語拼音的關鍵。掌握學法,舉一反三能熟能生巧。初入學的兒童思維還帶有很大的對象性、形象性,離開了一定的直觀事物形象的感知,離開了一定的行動,思維也就常常隨之停止成轉移,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和以往的語文教材不同的一個顯著特點是,每課課后都編入了一首淺顯易懂,且激發(fā)兒童情趣的兒歌,每首兒歌中標紅字母,便是本課所學的聲母和韻母。在教學中,我充分利用這首兒歌,讓學生體會漢語拼音在識字和學習普通話中的重要用途,從而讓他們知道學習漢語拼音的目的。因此,在教學拼音時,用文中語言、插圖、故事、表演等手段把學生帶入情景,從而愉快地學習拼音方法,如教學兩拼音音節(jié)時,可先分別用圖片出示聲母、韻母,后演示兩音相碰成一個音節(jié),再教給拼音方法,前音輕短后音重,兩音相連猛一碰。教學三拼音音節(jié)仍然采用歌訣引路的方法:“三拼、要記牢,中間介母別丟掉?!弊兂橄鬄榫唧w,化難為易。拼音是一種技能,單單掌握方法還不夠,必須通過大量訓練,使學生熟練掌握。我主要采用分解音節(jié)練習和多樣拼讀練習法,如看圖拼音、讀有趣的句子、游戲拼音等,把枯燥的拼音練習融入有趣的游戲之中。如玩撲克牌、找朋友、送信、爭當小老師,找音節(jié)比賽,活躍課堂氣氛,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人人參與,主動探究,收效良好。
總之,在漢語拼音教學中,注意兒童興趣和情感的培養(yǎng),合理開發(fā)課程資源,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手段,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學會學習,獲得自學成功的樂趣是學好漢語拼音的有效途徑。
作者簡介:馬淑霞,女,1970年1月8日出生,籍貫:寧夏吳忠市,大專,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語文及班主任工作。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