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蘭學
我的家鄉(xiāng)冀南大平原,有一座世界上最小的山-陶山,小到曾經幾乎找不到的地步,許多人為了尋到她苦思冥想,踏破鐵鞋,以致尋訪幾百年未果。然而,毫無疑問,她確確實實又是存在的。
據(jù)《元和郡縣志》記載:城西北七里有陶丘?!稜栄拧吩唬黑w時置館于其側,因為縣名?!洞竺饕唤y(tǒng)志》載:陶山在鎮(zhèn)之西北七里,戰(zhàn)國時趙主下降到此地,置館于其側,因名館陶。陶丘又叫陶山,趙國時,趙王在陶山旁建設了一座驛館,地名就定名館陶,至今已有兩千多年,任日出月落,名字依然如是。
歷經久遠,滄海桑田。清初康熙年間館陶知縣鄭先民題館陶八景之一《陶山夕照》,詩曰:茲丘閑且曠,日落見山情。趙館煙無跡,禹書僅有名。千林歸鳥下,半壁彩霞生。牧笛知何處,悠然時一聲?!捌澢痖e且曠,日落見山情”還說明“陶山”仍在。到了清代晚期,幾任縣令卻尋山不見,書寫《陶山考記》也難定其具體位置和蹤影,于是嘆曰“西鄰太行,東望泰岱,陶山唯橫胸中罷了”。有的說就在漢代駙馬墳附近,有的道原是層層壘疊的黃土已無蹤影,有的傳山如陶,陶如山,有的則堅持認為興許在它處,不一而足?!娥^陶縣志》(1936年版)載:館陶枕陶山,襟衛(wèi)水(指今衛(wèi)運河)。
陶山雖在典籍,也在這片土地上的人的心中。陶山見證了這片土地的苦難和屈辱,也經歷了這片土地的奮斗和輝煌。黃河曾在這里流經,水患恣意肆虐嗚咽。兵燹常常光顧此地,妻離子散兵荒馬亂。日軍曾經燒殺搶掠,運河岸邊千里硝煙……但是,奮斗的腳步從沒有停息,代代都有業(yè)績燦爛。大禹治水梳理衡漳,漢唐公主封邑陶山。隋代萬民開鑿運河,唐代魏征千秋金鑒。明代遷民在此定居,宋代楊家保衛(wèi)江山??谷諔?zhàn)爭初期,最大一支游擊隊司令范筑先是館陶人,他在山東省政府主席南逃時,通電全國,誓死不南渡黃河,保衛(wèi)家園,最終殉國,共產黨、國民黨同時哀悼,全國下半旗致哀。以他的故事為原型的電視連續(xù)劇《鐵血將軍》熱播各地。成語典故路不拾遺、國而忘家、兼聽則明等等曾經發(fā)生在陶山。新中國成立后,這里先后走出四位將軍、五位大家、五位部長(級)……
館陶人性質直而好義,有陶山風骨、衛(wèi)水流韻一說。于是陶山就成為館陶人的一種精神和鄉(xiāng)愁、信仰和寄托。陶山街,是館陶縣城最古老的街道,原長400米,1996年延長到兩千米,2009年拓寬西延達四千米,現(xiàn)在長約8公里,街道兩旁已經是高樓林立,2015中國十大最美鄉(xiāng)村-糧畫小鎮(zhèn)就在街道與國道聯(lián)接處,特色小鎮(zhèn)星星點點分布在縣域??h城老區(qū)中心的陶山市場擴建于1999年,集上千家店鋪和攤點,成為晉冀魯豫交界處較大的商品集散中心。釀酒建廠于1958年,注冊“陶山”商標,出產陶山酒“聚五谷的精華,升華陶山人的精靈,香透古趙大地”(雁翼語)曾經榮獲河北省優(yōu)質產品、國際博覽會金獎,開創(chuàng)中國食金文化新篇章。有幸,我曾在那里服務幾年。陶山黑陶陶藝公司,復活了5000年前的龍山文化,培養(yǎng)出中國黑陶界唯一一名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生產有幾百種陶藝制品,是河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陶山中學,建成于2010年,目前在校生達5000余人,擁有邯鄲市東部第一條塑膠跑道體育場,教學成績名列前茅。《陶山》文學季刊,創(chuàng)刊于2013年,曾組織千余名作家走進館陶,先后榮獲河北省優(yōu)秀期刊獎,中國最佳地方文學期刊金獎。《陶山故事》一書出版發(fā)行于2000年,收錄了這里的逸聞趣事,成語典故。陶山館驛建在陶山腳下,賓至如歸,常??蜐M。有一首歌《運河灣灣繞陶山》,2015年被確定為館陶縣縣歌。歌詞唱到:西鄰太行,東望泰山,有一座古老的陶山,神奇的驛館,一個地名傳唱兩千年,啊,古陶山,大運河;大運河,新陶山……
從2007年開始,館陶縣歷任領導一任接著一任,久久為功,在一處廢棄的窯坑基礎上,開挖了公主湖,建成了公主湖公園。公園占地約1000余畝,水面600余畝。河、渠、湖、林、山等融合為一體,人工建筑物點綴在自然環(huán)境中,環(huán)湖道路和水系串聯(lián)起來各處景點。有博物館、規(guī)劃館、藝術館、科技館、時光隧道、魏征雕像、袖舞清風雕塑、文化廣場、茶社、碼頭、溜冰場、橋廊亭榭等等,成為百姓游覽、健身、學習、休憩的勝地。節(jié)假日常常熙熙攘攘,人滿為患。讓人們享受回歸自然、返樸歸真的同時,成為進行歷史文化教育和科普活動的基地,為小城帶來了良好的生態(tài)、經濟和社會效益。
現(xiàn)在,學者們考證出陶山的具體位置,在公主湖公園內復原了陶山。2017年5月在陶山山頂建成了一座精致的陶山亭。當你應數(shù)數(shù)陶片邀請,穿過簇簇海棠花,挽著風的臂膀,拾階百年廢棄的磨盤,信步登上陶山亭時,憑欄臨風,環(huán)顧四向,無論春夏秋冬,不管晴陰雨雪,勿論白晝黑夜,不言喜怒哀樂,你都會有一次新的感受、新的洗禮、新的收獲、新的升華……
向東望行政區(qū),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正在脫貧攻堅、污染防治、新上項目奔向全面小康;向南看居民區(qū),安居樂業(yè),愛國愛黨,婦幼間相攜親昵,上班族努力工作,退休族心情舒暢;向西望文衛(wèi)區(qū),學校傳來書聲瑯瑯,孩子們茁壯成長,醫(yī)院里技術高超,保民健康;向北看城中村改造區(qū),十天搬走一個村,如今塔吊旋轉,正蓋起新樓幢幢。
春天里花香撲鼻,清波涌浪;夏日至柳蔭蔽日,荷仙滿塘;秋天來蘆葦搖曳,百鳥歌唱;冬季到野鴨嬉戲,素裹紅妝。晴日里游人如織,惠風和暢;陰天中花如處子,魚標蕩漾;細雨罩霏霏我心,情思綿長;雪花舞潔白無瑕,天地靈光。白天看袖舞清風,四季吉祥;天幕降霓虹閃爍,宛如天上;憂愁時我省我身,積攢能量;喜悅時心潮澎湃,放飛理想。
久佇山亭,不覺動情。湖水鼓浪竊竊私語,四周大廈好似飛翔。一種滄桑的情愫充滿胸懷,一種歷史的責任感悠然而生。館陶之邑,雅名遠揚。雄踞冀南,三省眺望。陶山巍巍,運河湯湯。形勝之地,源遠流長。曰:古來繁華地,歷久文明鄉(xiāng)。
穿越時光隧道,閱覽變革滄桑。黃河永濟潤澤斯地,毛州永平名播諸方。三王子萌封晉明,四公主蜚聲漢唐。魏征范筑先立先賢典范,宗澤晉調元當家國棟梁。近代百年,風霜備嘗。圖復興,御外侮,立民主,謀富強,代有大風泱泱。
今之館陶,風流蕩蕩。北達京津,南通鄭汴,東聯(lián)齊魯,西接晉陜,天賦樞紐之城同襄?;ㄩ_四季,鳥翔四時。姿色千別,風情萬種,宜居宜業(yè)宜游共享。故八方人才愿赴其域,四處資本流實其疆。興百業(yè)而得繁榮,富百姓而達小康。誠謂風云際會寶地,立業(yè)成功福場。
憶往昔,星光璀璨,仰未來,群英堂堂。當以自強不息之精神,博采眾長之胸襟,再創(chuàng)新時代新輝煌,實現(xiàn)中國夢之理想。
沒有陶山,就沒有驛館,就沒有館陶。凡是館陶人,凡是游子回館陶的人,凡是來到館陶的客人,都愿意登一登陶山,感受一下這里的百般精神,萬千氣象?,F(xiàn)在的陶山海拔也不過55米,相對高度僅僅十幾米,方圓占地不到兩萬平方米,差不多仍然世界上最小的山,但卻是我心中最高的山,是館陶人心中最高大的山、最雄偉的山、最巍峨的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