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發(fā)云[信陽師范學院, 河南 信陽 464000]
威廉·卡倫·布萊恩特(1794—1878)是美國早期的浪漫主義詩人之一。他是美國民族文學的開拓者,較早采用民族題材的詩人。早年因《致水鳥》《黃香堇》和《死亡隨想》等詩歌聞名詩壇,享有“美國的華茲華斯”之稱謂。1825年移居紐約后,從事新聞業(yè),業(yè)余時間作詩不斷。《大草原》是他中年后寫的名詩。
作為自然詩人,布萊恩特關(guān)注的是新大陸獨特的樹木花草和風景地貌。如果說《致水鳥》《黃香堇》和《死亡隨想》體現(xiàn)了故鄉(xiāng)馬薩諸塞州的文化和地域特色,那么《大草原》則是作者首次目睹西部遼闊土地的感悟。19世紀20年代,美國知識界興起一股“筑丘人神話”熱。人們認為“土丘”是失落文明的遺跡,早在印第安人定居以前,土丘文明就已經(jīng)存在,土丘的筑造者可能是白人。1825年,《印第安人遷徙法案》的通過就與此種假說有關(guān),雖然有反對的聲音,但布萊恩特顯然是支持這種觀點的,因為他在自己主編的報紙社論上為此法案助力。①
1832年5月,布萊恩特動身去伊利諾伊州探親,一路細細體味美國中西部的風土人情,遼闊的草原和人煙稀少的荒野給他帶來從未有過的震撼。尤其是草原上的大土堆給他帶來情感和哲理的沖擊。7月返回時,見到凄慘的一幕:霍亂肆虐下的紐約幾乎成為一座空城,街道荒蕪,房舍空置,陰溝里堆滿尸體。據(jù)記載,這次瘟疫紐約死亡3513人。②繁忙的報業(yè)事務(wù)似乎難以平息布萊恩特內(nèi)心翻滾的情緒,久違的詩情再次迸發(fā)?!洞蟛菰肥讉€版本于1833年發(fā)12月發(fā)表在《紐約人》雜志上。二十一年后再版時,只把第三行做了改動,下面的引文譯自1854年的版本。
《大草原》采用的是無韻體。無韻詩每行五個長短格音步——十個音節(jié),行數(shù)不拘,不押尾韻,但有固定的節(jié)奏,最常見的格律是抑揚五音步?!洞蟛菰钒ㄋ膫€詩節(jié),124行,第一節(jié)34行,第二節(jié)51行,第三節(jié)17行,最后一節(jié)22行。“我”發(fā)動視覺、聽覺、冥想和白日夢等手段描繪一幅壯觀、空曠、孤寂、遼闊而又孕育著生機的地帶?!洞蟛菰泛驮缙诘乃劳鲋黝}的詩歌形成鮮明的對比?!端劳鲭S想》通篇是靜態(tài)的沉思、坦然的順從,而《大草原》則描繪的是自然界的變化多端和豐饒完滿。開篇數(shù)行,氣勢磅礴,一瀉千里,給人一種印象派的風景描述,字里行間彌漫著生機和律動:
這是沙漠里的花園/這是待開墾的田園/它們一望無際,它們無比美麗/英國人沒有給出這片土地的名字。/初見草原,怦然心動/放眼四望,豁然開朗。/它們延向遠方,微微起伏/似海洋中最輕柔的波濤/靜止了,所有翻騰的波浪被鎖定了/永遠靜止了。
置身奇異的地貌之中,“我”除了狂喜還有困惑:“靜止了嗎?/不,它們又都獲釋了/白云掃過了它們的陰影/下面,草原翻騰起伏?!狈叛弁ィ瞪纳焦人坪踉谧分痍柟饷髅牡纳郊?,南風吹拂著金色和火焰般的花朵,雄鷹在高高的樹端展翅嬉戲,這無邊無際的奇異地貌因人煙稀少更具魅力:這美景著實惹人喜愛/連廣闊的天空也駐足觀看/與彎向東方的群山比較/這拱頂更近,藍色更柔。③
如果把開頭和臨近結(jié)尾部分的描述——庭院兒童的歡笑、少女的軟語、教堂里甜美莊嚴的誦詩聲以及褐色田野牲畜的低噥聲和作物的沙沙聲對照欣賞,你可能覺得詩人描繪的是未來祥和的農(nóng)業(yè)社會,但是這欣欣向榮的場景猛地被打破:“突然,一陣微風略過,警醒我的夢,我孤身在荒原。”
表面上看,開頭和結(jié)尾呼應,詩人似乎依然在把新大陸人跡罕至的地帶和歐洲那過多“人類足跡”的地貌進行對比,但是細讀就會發(fā)現(xiàn),第一節(jié)就有變奏:“靜止了嗎?/不,它們又都獲釋了/白云掃過了它們的陰影/下面,草原翻騰起伏。”熟知“筑丘人神話”文獻的布萊恩特知道,這無垠的開闊地帶并非一直就是白板一塊,它有很悠久的歷史,只是那些建筑土丘的先民早已湮沒在歷史中。現(xiàn)在的大草原只是一個過渡期,前一個帝國消失了,新的帝國正在崛起,不久的將來就要占據(jù)這遼闊的土地,因此,此時的靜止和空曠只是暫時的。在幽深的“下面”,在未開墾的田地和綠色起伏的草叢的“下面”是歷史的脈搏。所以,這里的“陰影”不是幽靈而是先民的痕跡。④
“我”是騎馬而來,在孤寂的青翠草原,馬蹄聲特別刺耳,它踏出的空曠之音頗有褻瀆之嫌,因為這里曾是先民的棲息地。所以“我”為了表示敬意勒馬駐足。
接下來便是長長的冥思,“我”想象著“筑丘人”文明,這文明如同希臘文明那樣古老:“一個早已消失的種族/在遙遠的過去/建造了土堆,他們文明開化,人口繁多/希臘人建造宏偉的帕特農(nóng)神廟時/他們辛勤筑建土丘。/ 廣袤的田野里,莊稼豐茂,牧群肥碩/……人們白天辛勤勞作,彩霞滿天時,戀人們出來約會,說著現(xiàn)已不存在的語言,唱著古老的曲調(diào),那樂器早已失傳,音樂消失在風里。紅種人來了——”⑤
突然,詩歌在這里出現(xiàn)變調(diào),原來的抑揚格(輕重音)變成了揚揚格,顯得突兀而生硬。舒緩的節(jié)奏也被打破,“筑丘人”田園牧歌般的生活遭到致命破壞,美麗的少女被紅種人酋長霸占,遠遠地聽見自己的愛人被殺戮時的哀號聲。
作者的意圖非常明顯?!爸鹑恕蔽拿鞯臍缭从凇凹t種人來了”,在描述田園文明時,用的是傳統(tǒng)的抑揚五音步,節(jié)奏舒緩安詳。突然的變格表示新來者的野蠻和殘忍以及對土丘文明的破壞性和毀滅性。為烘托效果,詩中還出現(xiàn)了揚抑格(重輕音)和雙音節(jié)韻腳。就像茂密的樹木打破平原的單調(diào)一般,作者借助格的變化說明歷史的突轉(zhuǎn)、一個帝國遭受的災難:城防陷落、尸體遍野、樹木里飛出群群禿鷲。于是草原變得荒蕪,成為野獸的天堂。因為印第安人仍過著狩獵的生活,他們不斷遷徙,居無定所。所以,數(shù)個世紀以來,草原上只剩下巨大的“土丘”,承載著遙遠文明模糊的印記。
可以說,詩的結(jié)構(gòu)也具有象征意義。第一、三節(jié)共51行,正好等于第二節(jié)的行數(shù)。表示“筑丘人文明”被“紅種的”印第安人毀滅以來草原的狀態(tài)。這個時段相當長,持續(xù)了“數(shù)個世紀”。第二節(jié)描述遠古的田園生活時,篇幅最長,而在第三節(jié)描寫流動的印第安文明,篇幅最短,而且這短短的篇幅還象征著印第安文明只是兩個帝國間的過渡。
值得注意的是,本詩通過詞匯手段增強意蘊,描寫草原的空曠荒涼時用了四次“孤寂”、四次“swell”、兩次“沙漠”、三次“hollow”(空曠的),還用了“desolation”(荒蕪)和wilds;用五個不同的詞(野蠻的、好戰(zhàn)的、粗暴的、狂野的、畜生)描述印第安人?!凹t種人”用了兩次,始終不直接提印第安人。
那么新的帝國是正在崛起的美國嗎?
第四節(jié)分明描述的是美國白人西進的步伐,以蜜蜂為先導。這辛勤勞作的昆蟲據(jù)說產(chǎn)自大洋彼岸(歐洲),隨著白人殖民的隊伍而來,在新大陸繁衍。它們嗡嗡盤旋著,如同黃金時代那樣在神圣的橡樹里筑巢釀蜜。這蜜蜂難道不是辛勤的美國白人的象征嗎?可是結(jié)尾為什么是夢呢?這里夢可以這樣解讀:一、結(jié)構(gòu)作用:面對廣袤孤寂的草原,詩人只能用白日夢來對抗這令人屏息的壓迫感;二、作者的擔憂:新興的美國是不是將來也會遭遇“筑丘人”的命運?作者一直相信歷史循環(huán)論,既然曾經(jīng)的文明被湮滅,比如古羅馬被北方蠻族人所滅,“筑丘人”文明被印第安人所滅,那么美國文明能不能幸免呢?如果能幸免,那紐約遭受的瘟疫又如何解釋呢?
美國當代學者認為《大草原》有一種張力:動靜的結(jié)合,舒緩和急促、孤獨和熱鬧、靜謐和喧鬧、文明和野蠻,都是為了表達一種心神不寧、焦灼的心境。既有可怕的孤獨,又有擔心:擔心自己的命運,大自然的破壞和新興的國家的命運。⑥
通篇來看,此詩既體現(xiàn)美國白人的偏見和霸權(quán)思想?!昂脩?zhàn)野蠻的”“紅種人”不僅是“筑丘人”的敵人,也是美國白人的敵人(阻礙美國人西進的步伐),同時我們也可以發(fā)現(xiàn)作者受清教神話的影響。19世紀的美國白人認為他們是上帝的選民,要在這無際的荒野履行原始的也是最重要的而且是無窮盡的使命。所以印第安人只是一個過渡,驅(qū)趕他們名正言順。結(jié)尾處暗含一種趨勢:白人占領(lǐng)西部不可避免。
好詩的意蘊有多種解讀。雖然“英國人沒有給出這片土地的名字”,但這里留下過白人的足跡:法國的探險者和捕獸者以及逃犯曾光顧此處,但他們都被這“寂寞和遼闊”壓倒,前者匆匆而過,后者終于自首。說明大自然依舊有令人敬畏和催人向善的力量,也說明作者明顯的國家意識。無論如何,“我”依然是非常樂觀的,既然過往之事已成回響,未來之事靜等佳音。
①②⑥ Gilbert H·Muller.William Cullen Bryant:Author of America,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Albany,2008.
③ 李增主譯:《劍橋美國文學史.卷四》,中央編譯出版社,2010.
④⑤ JohnHay.A PoetoftheL and:William Cullen Bryant and Mound builder Ecology?.A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Renaissance,Volume 61,Number 3,2015.Washington State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