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代福
不管是平時的期考還是中考,作文總是占據(jù)了語文分值的半壁河山。因此,寫好考場作文,歷來是應試者努力追求的目標。那么,怎樣才能寫出讓閱卷老師讀來唇齒生香、如沐春風的佳作呢?“意象凝聚法”可謂是考場作文語言素材運用的一種制勝技法。本文擬對此技法作一些探討,希望能對大家的作文有所幫助。
什么是“意象凝聚法”呢?先給大家講個“彼岸花”的故事——
傳說,很久很久以前,一座城市的邊緣開滿了大片的曼珠沙華,也就是彼岸花。它的花香有一種魔力,可以讓人想起自己的前世。守護彼岸花的是兩個妖精,一個是花妖曼珠,一個是葉妖沙華。他們共同守護了幾千年的彼岸花,可是從來都沒有見過面。因為開花的時候就沒有葉子,有葉子的時候就沒有花。他們瘋狂地想念著彼此,并被這種痛苦折磨著。終于有一天,他們決定違背神的旨意偷偷地見一次面。那一年的曼珠沙華紅艷的花被惹眼的綠葉襯托著,開得格外妖艷。神怪罪下來,這也是意料之中的,曼珠沙華被打入輪回,并被詛咒永遠不能在一起,生生世世在人間遭受磨難。從那以后,曼珠沙華又叫彼岸花,意思是“開放在天國的花”。
這個故事雖然只是一個傳說,但聽起來蕩氣回腸。它之所以動人心魄,就在于運用了“意象凝聚”這一技法。所謂的“白玉生香花解語”,故事中的“彼岸花”就是一個凝聚的意象,它將“曼珠”與“沙華”集合在一起,象征分離、至死不渝的守望。因此,在中外文學作品里,人們多以“彼岸花”這一意象來象征悲傷的回憶和凄美的愛情。
回眸我們學過的經(jīng)典課文,運用這一技法的不乏其例。意象的凝聚,既可以集中在一個核心的意象上,也可以借助于一組意象;這些意象既可以是同類意象的組合,也可以是異類的組合。譬如:肖乾的散文《棗核》,作者借助幾顆平凡微小的棗核這一意象,抒寫其中蘊藏的“依戀故土”的民族感情,采用的是同類核心意象法;馬致遠的曲詞《秋思》,則是借助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等九種物象的組合,描繪了一幅暮色暗淡、蒼茫蕭瑟的秋原黃昏行旅圖,表達了漂泊游子痛苦的思鄉(xiāng)之情,采用的是異類多象凝聚法。值得注意的是,不管采用哪種方法,關鍵的是將意象優(yōu)化凝聚,把象的含義與作者的思想感情及文章的內容巧妙融合,渾然一體。
由此可見,“意象凝聚法”,也可稱“意象優(yōu)化法”。它是指作者將某一意象的多個方面或者把多個意象集合在一起,來表達自己與之相似或相通的某一意愿或情感。作者可以把要說明的道理或要表達的情感,寄托或隱含于所描寫的物象或事象之中,從而營造出一種情景交融的美好意境,收到含蓄雋永的藝術效果。
作文中詩情畫意般的語言素材,往往是借助于恰當?shù)囊庀螅訙蚀_、生動、形象地表達作者的主觀情思,使得文章具有更強的藝術感染力。凝聚意象,儀態(tài)萬方;詩化境界,曲盡其妙;文字優(yōu)美,情景交融。這樣的考場作文怎能不吸引閱卷老師的眼球,獲得令人稱羨的高分呢?
技法拆解
一、什么是“意象”?
意象就是文學作品中熔鑄了作者思想情感的事物。簡單地說,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即用來寄托作者主觀情思的客觀物象。古人有“觀物取象”之說,也就是根據(jù)自己內在的抽象心意擷取外在的具體物象來表達。如蘇軾的《卜算子·黃州定慧院寓居作》:
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誰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
在這首詞中,“缺月”、“疏桐”、“幽人”、“孤鴻”、“寒枝”等就是意象。所寫事物,都帶上了作者的思想情感。
所以說,意象應是主觀的“意”和客觀的“象”的結合,也就是融入詩人思想感情的“物象”,它是賦有某種特殊含義和文學意味的具體形象。說得再通俗一點,寓“意”于“象”,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借物抒情”。
二、怎樣選擇“意象”?
運用意象凝聚法來抒情言志,首先必須著眼于現(xiàn)實生活,準確選擇恰當?shù)囊庀?。?015年湖南長沙中考滿分作文《書,我的良師益友》:
在黑夜里,書是蠟燭;在孤獨時,書是朋友;在喧囂時,書是寧靜;在困惑時,書是智慧。莎士比亞說:“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yǎng)品。生活里沒有書籍,就好像大地沒有陽光;智慧里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
這段文字,作者運用意象凝聚的方法,將筆力集中于一個核心意象“書籍”,采用排比、比喻、引用的修辭手法,以議論抒情的筆調和詩一般的語言,立片言而居要,點明書籍對人成長的重要意義,揭示了書籍是人類良師益友的主題。
提醒大家的是,要盡量在生活中捕捉自己熟悉的意象,并尊崇其審美傳統(tǒng)。譬如“月亮”是古典作品中的常用意象,望月思鄉(xiāng)、思親也是我們漢民族自古至今特有的一種表達感情的方式。再者,選擇意象還要新穎獨特。雖然作品中的意象有其傳承性和特定性,但意象也是發(fā)展變化的,不同的作者或作品,寄寓在意象上的主觀情思是不盡相同的,因此在意象的選擇上必須注重創(chuàng)新。比如:美國傳奇詩人狄金森的《籬笆那邊》:
籬笆那邊/有草莓一棵/我知道,如果我愿/我可以爬過/草莓,真甜!
可是,臟了圍裙/上帝一定要罵我!/哦,親愛的,我猜,如果他也是個孩子/他也會爬過去,如果,他能爬過!
這首詩中,“草莓”、“籬笆”、“上帝”的意象都有獨創(chuàng)性,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讓人見仁見智,極富哲理意蘊,真正體現(xiàn)了“形象大于思想”。
三、如何描繪“意象”?
選擇了恰當?shù)囊庀?,還須對意象進行具體地描繪和渲染,力求繪形傳神,準確生動,這樣才能更好地表達出作者的主觀情思。如2015年云南中考滿分作文《語文課上》:
語文,好比一縷輕風,駘蕩著我的心海,使我的天空四季常春;語文,好比一輪驕陽,照耀著我的心靈,使我的世界光明永存;語文,好比一陣細雨,滋潤著我的心田,使我的人生永不枯竭。語文,從我身邊輕輕走過,飄飄然……
該段文字運用比喻辭格,將“語文”這一核心物象具體描繪成“輕風、驕陽、細雨”等類同意象,把語文的“奉獻”精神展現(xiàn)得“觸手可摸”,形象可感;運用排比辭格使文章充滿詩意和韻味,并具有行云流水之氣派。
由此可見,作者在描繪意象時,首先應把握好自己的情感,情動于衷方行諸文;再者意象的描繪應符合情境,力求營造出情與景諧的意境——當你用相關詞語來表達需要抒發(fā)情感的意象時,所描繪的意象要與抒發(fā)的情感相搭配。譬如用秋風秋雨來抒發(fā)憂愁傷心、用落葉飄飛來表達一個人的惘然迷茫等。也就是說,描寫意象須情景交融,因為意象是作者主觀情感的顯現(xiàn),故要做到“意”與“象”、“物”與“我”的完美結合。
四、留心積累“意象”。
古人云:“腹有詩書氣自華”。要想寫出優(yōu)美感人的文章,平時就要善于積累意象。最好搜集名家名作中的經(jīng)典意象,分類積累。如徐志摩詩歌中的自然意象:
1.云篇: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爾投影在你的波心/你不必訝異/更無須歡喜/在轉瞬間消滅了蹤影……(《偶然》)
這是淡然飄逸的意象。詩人從云與影的飄移中,感悟到人生的偶然邂逅,從情感的跨度中感嘆淡淡的無以言說的情思。
2.風篇:
我一把揪住西北風/問他要落葉的顏色/我一把揪住了東南風,問他要嫩芽的光澤……(《灰色的人生》)
這是期冀渴盼與惆悵無奈的意象。詩人作為一個有良知的知識分子,面對國仇家恨,痛苦的情感有了一次詩意的爆發(fā)。他哀痛于整個時代民族的苦難,他要無限膨脹自己的力量,為的是改變現(xiàn)實,改變命運,然而這一切最終又只能歸于無奈和悲傷。
3.水篇:
軟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搖/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條水草——那樹蔭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間/沉淀著彩虹似的夢……(《再別康橋》)
這是多情憐愛的意象。情如水清爽,水清如明鏡;只有心清如水,才寫得出如此清澈美妙的句子;水爽似春風,因為這水的多情撫慰,詩人竟然“甘心做一條水草!”詩人對康橋的情確如水一樣清澈!
4.鳥篇:
一掠顏色飛上了樹/“看,一只黃鸝!”有人說/翹著尾尖,它不作聲/艷異照亮了濃密/象是春光,火焰,象是熱情……(《黃鸝》)
這是恬淡悠閑與歡樂希冀的意象。首句寫出了黃鸝的色彩,寫出了動感,第三句只寫黃鸝翹著尾尖,以其瞬間之形顯其瞬間之靜,一動一靜,生動地寫出了黃鸝疾飛而來默然立于樹上的神態(tài)。四五兩句漸漸由實入虛,傾訴著由眼前黃鸝所激蕩起的歡欣、愉悅和期冀。
在古詩詞的創(chuàng)作和發(fā)展中,有些事物所包含的主觀感情被逐漸固化下來,用以表現(xiàn)特定的場景和寓意,有一些意象可能反復出現(xiàn)。因此我們還可分類積累傳統(tǒng)文學中的一些經(jīng)典意象。為便于記憶,這里用一首小詩把古詩詞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意象進行總結:
松梅竹菊寓高潔,借月托雁寄鄉(xiāng)思。杜鵑鷓鴣啼凄凄,梧桐葉落透悲意。
別時長亭柳依依,落花流水傳愁緒。烏鴉燕子系興衰,草木仍在人事移。
美文引路
三月桃花水
劉湛秋
是什么聲音,像一串小鈴鐺,輕輕地走過村邊?是什么光芒,像一匹明潔的絲綢,映照著藍天?啊,河流醒來了!三月桃花水,舞動著絢麗的朝霞,向前流淌。有一千朵櫻花,點點灑上了河面;有一萬個小酒窩,在水中回旋。
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豎琴。
每一條波紋,都是一根輕柔的弦。那細白的浪花,敲打著有節(jié)奏的鼓點;那忽大忽小的水波聲,應和著田野上拖拉機的鳴響;那纖細的低語,是在和剛剛從雪被里伸出頭來的麥苗談心;那急流的水浪聲,是在催促著村民們開犁播種??!
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鏡。
它看見燕子飛過天空,翅膀上裹著白云;它看見垂柳披上了長發(fā),如霧如煙;它看見一群姑娘來到河邊,水底立刻浮起一片片花瓣;它看見村莊上空,很早很早,就升起了裊裊炊煙……
比金子還貴啊,三月桃花水!比銀子還亮啊,三月桃花水!
啊,地上草如茵,兩岸柳如眉。三月桃花水,叫人多沉醉。啊!掬一捧,品一口,讓這三月的桃花水盛滿我們心靈的酒杯!
技法品鑒
這篇優(yōu)美的散文采用“意象凝聚法”,擷取“三月桃花水”這一主體意象,凝聚陽春三月,春水滋潤大地、催生萬物的美麗景色,贊美了春天的美麗。作者又把三月桃花水這一意象幻化為“豎琴”、“明鏡”等,揭示了春水的可貴和春天已經(jīng)悄悄地向我們走來的信息,抒發(fā)了作者對春天、對大自然的熱愛。全文意象鮮明,景美情濃,用物象集錦,用畫面顯情,引人入勝,使人產(chǎn)生身臨其境之感。品讀這些語言,三月桃花水的叮咚之聲,猶如秀美輕柔、溫婉舒緩的小夜曲,讓人熨帖舒爽,心曠神怡。
仿寫佳作
窗外的水竹
湖北省當陽市廟前中學 任寅迎
我家窗外擺放著幾盆水竹。
一年四季,不管風吹雨淋,水竹纖細挺直的枝干,莊重墨綠的葉子,總是一股勁兒地向外散射開去,形成了一眼眼綠色的“噴泉”,煞是漂亮。
春天,水竹的一些幼芽在雷公的“催促”下,偷偷地鉆出地面,偎依在那些常年不敗的老枝身旁,探著頭驚奇地看著這個美麗的世界。她們不管我是否澆水和施肥,都只是一味地成長。一眨眼的功夫,水竹的幼苗就躥過我的頭頂了。再過一段時間,水竹猶如一群婀娜多姿的少女,出落得愈發(fā)秀美可愛了。
夏天,水竹像變魔術似的,轉眼變成了英俊的少年,還頗有些儒雅的氣質,葉片的排列更加井然有序。新生的水竹翠綠嬌嫩,老生的水竹蒼勁有力,她們交錯在一起,仿佛是一幅優(yōu)美的水墨畫。
秋天,萬物凋零,氣氛肅殺,到處呈現(xiàn)出一片衰草連天的景象。水竹卻保持著一副文靜姿態(tài),莖挺葉茂,層次分明,秀雅自然,儼然不顧窗外瑟瑟秋風,憋足了勁兒吐放著她的綠,迎接著嚴冬的到來。
冬天,朔風凜冽,雪雨冰霜,山寒水瘦,給人一種死寂的壓抑感覺。水竹的葉子就像經(jīng)過磨礪的寶劍,一柄柄帶有生機和靈氣的翠綠的寶劍!一陣刺骨的寒風刮過,那些緊密相擁、傲立枝頭的葉子們毫不畏懼,竟然唱起了動聽的樂曲,跳起了歡快的舞蹈。你看:她那曼妙的舞姿剛中有柔、柔中帶剛;那仙樂般的“沙沙”聲猶如天籟,舒緩有致,婉轉悠揚。
一年四季,水竹一路歌來,不疲不乏,日夜挺立于我書房的窗口,總是充滿著生機和活力。她傲霜斗雪的精神與不棄不舍的生命力,給予了我許多的鼓勵和支持。她用“只爭朝夕”、蓬勃生長的生命姿態(tài)提醒我:“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剛步入花季歲月的我,須好好地珍惜自己的青春年華。她還用傲霜斗雪、不畏嚴寒的精神品格告誡我:“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币粋€人,要想有所作為,須不畏挫折與艱難,要經(jīng)受得住痛苦的磨練與失敗的打擊,應懂得“善敗者恒成”的道理,在逆境中須愈挫愈勇,百折不撓,奮發(fā)努力,才能邁上成功的坦途!
我愛水竹,不僅因為她那挺拔秀美的外表,高雅脫俗的氣質,更重要的是因為她那不畏嚴寒、蔑視困難的生活態(tài)度,還有她那爭先恐后、奮發(fā)向上的進取精神!
點評
這篇習作有兩大亮點:其一,凝聚意象,托物言志。本文選取“水竹”這一自然物象作為核心素材,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描寫“我”書房窗外的幾盆水竹,先總寫水竹旺盛的長勢、莊重的色彩和漂亮的姿態(tài);然后以時間為序,分寫春夏秋冬水竹的生長情形和秀美外表,從中凸顯出水竹蓬勃的生命力和傲霜斗雪的精神品質,激勵當代青少年應珍惜時光、不畏挫折、奮發(fā)向上、勤奮進取的主題。其二,物我相融,虛實相生。文章選材新穎,感情真摯,結構清晰,意旨顯豁。尤其是文中采用象征筆法,并恰當?shù)剡\用了比喻、擬人、引用等多種辭格,物我相容,虛實相生,不僅增添了語言的生動性,還彰顯了文章的意旨,顯示了小作者不凡的文字功底。
技法歸結
公式:審題定象——寓意于象——象情結合——抒情言志
解說:面對文題,首先審讀,弄清要求,確立意旨,然后擷取與之契合的意象,加以準確的剪裁與組合,將自己的主觀情思融合于客觀意象之中,力求象情結合,辭暢理達,營造出一種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意境,以達到抒情言志的目的,收到啟人心智的效果。
素材鏈接
云露山之春
云露山的春天就是美!各色花兒一簇簇、一叢叢,漫山遍野競相開放;郁郁蔥蔥的樹木一棵棵、一片片,伴隨微風搖動,在濃蔭之中露出一抹抹甜甜的笑靨;那繁茂的青草,更是鋪天蓋地,在山風中翻騰著一團團墨綠。這一切,把沉寂的大山渲染得五彩繽紛,十分迷人。聆聽著啁啾悅耳的鳥鳴,叮咚作響的泉聲,仿佛一道清清的溪水從心上潺潺流過,十分的舒暢,令我發(fā)出“仰望山中千般景,恨我無力動詩文”的感慨。
素材解析
該文段中,作者善于把握“花兒”、“樹木”、“青草”、“鳥鳴”、“泉聲”等這些屬于春天的同類意象,把“云露山春天”這一主體意象的魅力展露在讀者的視野,讓讀者感知春天不僅多姿多彩,而且有聲有色。這里就是采用了凝聚意象的表現(xiàn)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