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十六歲那年,他以超出重點高中五十分的成績,考取了省城的一所中專校。
他選擇上中專,事與心違。懵懂少年的心,曾對自己的學業(yè)描繪好美麗的彩虹——上重點高中,考取北大或清華……然而,初中三年,他目睹了家中的變數(shù),大哥以三分之差,被大學拒之門外,長達兩年一蹶不振;父親因脾腫大,動了切除手術(shù),失去了勞動能力;不識字的母親因誤用農(nóng)藥,把二十畝揚花結(jié)穗的稻子,噴灑得顆粒無收。
他中考的優(yōu)異成績,沒有給家人帶來驚喜,反而是左右為難的幽怨。母親的一句話“就是砸鍋賣鐵,也要讓三兒讀書!”如一聲春雷,驚醒了冬眠在自己美好人生中的他——上中專。不但避免重蹈大哥高考落榜給家庭帶來傷害的覆轍,而且中專畢業(yè)國家包分配,有了工作,就可分擔母親生活的重擔……
省城中專校園的時光,對于別人,處處充滿了新奇;對于他,像一張無邊的網(wǎng),籠罩著他委屈自卑的心靈!盡管他的錄取成績,被同學們和老師唏噓著想觸摸他背后的故事。但他把心靈包裹得像一只蛹。始終不準備破繭化蝶!
他的舉止,被班主任——一位年輕的東北女教師關(guān)注。女教師沒有從正面了解他錄取成績背后的故事,只是以他優(yōu)異的成績推選他做學習委員。
轉(zhuǎn)眼到了中秋節(jié),近路的和一些家庭條件好的同學陸續(xù)回家過節(jié),留在校園的,只是路遠的,和一些家庭貧困的同學,也包括他。女教師的家遠在東北,她把對家人的思念轉(zhuǎn)移到班上沒回家的同學身上——月餅、水果……女教師拎到了教室外可以賞月的走廊上,沒回家的同學呼啦著搬出了桌椅,學著老家敬月的風俗擺起了月餅、水果。他被女教師陪他們賞月而感動。大家圍成圈,挨個唱著各自家鄉(xiāng)敬月的民謠,女教師把他拉到身邊,像姐姐一樣陪伴他,漸漸地,他也沉浸在賞月的喜悅中,也清唱了一首家鄉(xiāng)的敬月民謠……
敬月過后,大家開始分享食品。面對眼前的食品水果,他很木訥,尤其是一掛金黃的香蕉誘得他舉手不止——因為他從沒看見過香蕉!女教師發(fā)現(xiàn)了他的窘迫,微笑著掰了一根香蕉遞到他的手中,他被老師猜中心意無微不至的關(guān)懷感動得無聲落淚,他顫抖著,吃起香蕉,帶皮!片刻,一種澀中裹甜的甘味漫過他的舌、喉……他真想感嘆天下竟有如此美味的水果!然而,一位快嘴的女同學,熱情而驚訝起來——香蕉,你怎么連皮一起吃啦!頓時,他羞得停住咀嚼的嘴,恨自己的無知!女教師連忙制止住那位正準備教他如何吃香蕉的女生,掰下一根香蕉,自己也帶皮咬了一口,一邊咀嚼,一邊微笑著跟大家講解:
“許多水果的皮,含有豐富的營養(yǎng),香蕉皮也不例外,而且香蕉皮的味道很不錯的!不信,你們試試,告訴我香蕉帶皮吃的味道?”那位女生一時不解老師的怪止,不情愿地咬了一口帶皮的香蕉。
“澀中裹甜!以前真沒吃出過香蕉這樣的味道!”“香蕉皮的硬,香蕉肉的軟,真是軟硬兼施!”……大家七嘴八舌談論著香蕉帶皮吃的味道……
夜深了,賞月的走廊里,女教師仍陪著他,講著香蕉皮味道以外的人生,他來到陌生的城市,第一次被人關(guān)懷起心靈……
成年后,他家中一直常備香蕉,他吃香蕉,一直連皮吃,他喜歡那種澀中裹甜的味道,像人生,更像東北女教師愛的味道,回味無窮……
【選自小故事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