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偉
前不久看了一部電視劇叫《深海利劍》,看完之后就有了一點感觸,若是把班級比作一艘潛艇,那么班主任就是這艘艇的艇長,任課教師就是艇上的軍官,家長就是護航艦隊,學生就是艇員,其中身為艇長的班主任必須制定好訓練的計劃,同時組織好每一次的戰(zhàn)略進攻。無論哪種情況,班主任都要以共同的目標增進團隊的歸屬感和凝聚力,只有大家相互配合,相互支持,相互促進,才能實現(xiàn)共贏。對于我這個正在成長中的年輕班主任,我沒有太多經(jīng)驗,只是在平時的管理中,有一些收獲在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
一、記住名字,彼此尊重
在當班主任之前就曾聽過一次培訓,說記住班里每位同學的姓名是班主任的首要功課,而且也是為學生最起碼的尊重。陽光分班之前,我們可以提前拿到名單,回家背名單,精心為每位同學做名簽,粘貼在桌子上,讓學生們即耳目一新又心生感動。而現(xiàn)在現(xiàn)場生成班級,名單也是在你打開信封的時候才能看到,這就增加了難度,只有學生報到才能點名,或者根據(jù)收上來的通知單,我把每一位學生的姓名和家長的聯(lián)系方式,輸入到我的手機里,還有一些主動給我發(fā)短信和微信的家長,我第一時間建立了我們班級的家長微信群,并起名“為孩子筑夢”,我也建議讓家長把頭像都換成孩子現(xiàn)在的照片,方便我快速“對號入座”,就這樣我快速的記住了大部分孩子。在軍訓的間隙我為了讓我們班的同學之間更快的認識,我用了一個團體心理輔導的游戲,班級10人為一組,圍成一個圈,第一個人說我自己的姓名,第二名同學說我是某某左邊的某某,就這樣以此類推,彼此記住伙伴們的名字。再由原來的10人增加到20人為一組,分為兩隊進行PK,順時針開始,和之前的規(guī)則一樣,就這樣班級同學很快就可以叫出彼此的名字,相互之間就認識了。
二、堅守原則,把握分寸
新接班的班主任都會審視每個孩子,觀察哪個可能是日后難對付的角色,軍訓時我發(fā)現(xiàn)我班有個不太讓人放心的角色,接新生的第一天在講要求的時候就說了兩點,一是在我的班級男生的發(fā)型必須是卡尺,女生不允許留劉海,不能戴配飾,不能染指甲,二是軍訓服和日后的校服都不能有改動,尤其是殺褲腿。這兩點沒有任何商量的余地,在場的也有不少家長,我說也希望家長全力配合。說完當天下午孩子們就把自己的頭發(fā)整明白了,但是點名的時候發(fā)現(xiàn)少了一個人,正當我要給家長打電話的時候他出現(xiàn)了,但是頭發(fā)沒剪,我問他為什么沒剪,他說忘了,光顧著買軍訓服了,我說那你先回班級站著吧,晚上放學必須去剪,他也答應了,晚上回家我特意給家長發(fā)了微信,讓家長監(jiān)督剪頭發(fā)。但讓我意外的是,第二天來了依然沒剪,這下我可忍不了了,我直接就給家長打了電話,家長挺不好意思的說,昨天說了好長時間,就是不剪頭發(fā),老師聽你的,你去讓他剪吧,你對他厲害點沒事,我一聽這話就明白了家長的意思,家長管不了的都推給了老師,老師又能推給誰呢?還是自己解決吧!這時外面下起了小雨,我說,何中澤你幫老師去廁所那邊撅個樹枝,他疑惑的瞅瞅我,什么也沒說就去了,一會就跑回來了,我說這個不行太細了,得要個粗點的,他這時候瞪大眼睛說,老師你要干什么用啊?我笑著說你拿回來就知道干什么用的了,他有點猶豫但還是去了,我一直站在窗戶那看著,這時雨有點下大了,但是他還在很認真的挑選我要的樹枝,最后他拿著樹枝跑回來了,我站在體育館門口等他,他把樹枝遞到我手里,以為我會用這個揍他,但是我沒有,我從包里拿出紙讓他擦擦雨水,然后對他說,這衣服都濕了回家換套衣服,今天的軍訓就別參加了,然后讓你家長領你把頭發(fā)剪了,這是最后一次機會,下午要是再沒剪的話,我可真不能要你了,他有點害怕了。我屆時又一次給家長打了電話,告訴他孩子的衣服淋濕了,讓他回家換衣服并剪好頭發(fā)再來。家長也很配合我演了這一出。班級其他同學不知道我們之間發(fā)生了什么,就看到何中澤早上來了又走了,都認為何中澤是因為沒剪頭,老師把他攆回家了。就這樣我班學生的頭發(fā)不用我再擔心了。
三、求同存異,各取所長
趙紫博是我們班的“標志性建筑”,身材高大完全不像同齡的孩子,但是軍訓兩天了軍訓的服裝始終都沒穿上,一開始我以為沒有他這么大的,后來我問他為什么不穿軍訓服,他說他家長沒給他買,我向他要了他家長的電話,電話那邊是他爸爸接的,他爸爸說孩子沒說買軍訓服裝的事呀,這讓我很驚訝,我說你趕緊去給孩子買吧,然后送到學校讓孩子換上,他爸爸說好。中間休息的時候他的爸爸把衣服送來了,他換上衣服回來了,但是孩子看上去情緒不好,我也沒說什么,只是默默觀察著。放學后我給家長打電話,接電話的是他的“媽媽”,她說這么多年趙紫博和她的妹妹,都是她在看管,他們的爸爸常年在俄羅斯種地,不怎么管孩子,而且不要求孩子學到什么程度,能念到什么時候算什么時候,在學校就養(yǎng)身板兒,以后走個體校什么的,或者和他爸爸去俄羅斯種地。家長的態(tài)度讓我有些無奈還有點兒失望,這樣的家庭教育孩子的未來會怎樣呢?而且他的媽媽還說,孩子對于我的印象不怎么好,覺得我太嚴厲了,我問為什么孩子會這樣說呢?他說我要求男生一律剪成卡尺,我無奈的笑了,這是接他們第一天就說的,不是針對哪個同學。這下我知道了我們之間的問題,于是我細心觀察,發(fā)現(xiàn)這孩子干活挺像樣的,而且我問他有什么愛好,他說他的體育不錯,尤其是鉛球特別好,我心中有數(shù)了,隨后有什么跑腿活我就找他,漸漸我發(fā)現(xiàn)他在班級里主動承擔一些勞動任務,而且挺有吃苦耐勞的精神,我就任命他為勞動委員。在開學初的校運動會上他的鉛球還破了學校記錄,借著這樣的契機我鼓勵他盡可能的學習,不能虛度光陰,他也答應了,我一發(fā)現(xiàn)他松懈的時候,就把他叫出來嘮嘮,我覺得只要你有一雙善于發(fā)現(xiàn)的眼睛,孩子還是能感覺到的。這種孩子更需要得到肯定和關愛,不管他今后怎么樣,但至少現(xiàn)在他說老師我會一直跟著班級其他同學念到最后。
以上這些是在班主任道路上的一些收貨,但是也有一些困惑,例如:學困生轉化缺少長期有效的方法。班主任的道路對于我來說還很長,期間會經(jīng)歷各種突發(fā)事件或是難題,但是我相信班主任團隊中的智慧是無限的,只要我們善于鉆研、不斷琢磨,總會有不盡的“小妙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