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針對中學生的體育鍛煉對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本文從初中生參與體育鍛煉的重要性入手,了解目前初中生參加體育鍛煉的現(xiàn)狀,進一步闡釋體育鍛煉中對中學生良好行為習慣養(yǎng)成的影響因素,提出有關體育鍛煉對初中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措施,這有利于正確引導中學生進行體育鍛煉,對學生的身心發(fā)展具有積極的作用。
關鍵詞:體育鍛煉;初中生;良好行為習慣
初中生處于人生成長的重要階段,這一階段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處于過渡期,這就需要老師加強對學生的教育。對于學生的體育鍛煉,可以促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目前階段,學生對體育鍛煉的情況并不樂觀,作為初中的體育老師,應該充分認識到體育鍛煉對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具有積極的作用,這種習慣的養(yǎng)成,不僅僅可以讓學生的生活上更加的有規(guī)律,還可以讓學生在體育鍛煉中形成積極向上的樂觀性格,這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具有一定的促進意義。
一、 初中生參加體育鍛煉的重要性
(一) 為體育中考做準備,為踏入高校打開一扇門:初中生參與體育鍛煉,可以鍛煉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的同時,有利于那些對體育特別感興趣的學生參與學校組織的體育比賽,這有利于學校的綜合性發(fā)展。特別是那些面臨中考的初三學生,可以享受國家體育政策的響應,對那些省級類的獲獎項目實行加分政策,讓學生擁有了更好的中考起跑線,使學生擁有了踏進高校的動力及平臺,這有益于學生未來的發(fā)展。因此,體育鍛煉為中學生的發(fā)展做好了中考的準備的同時,為學生未來的發(fā)展敞開了大門。
(二) 有利于初中生身心發(fā)展:初中生對體育鍛煉,多以自己的興趣入手,學生在進行體育鍛煉的過程中,可以樹立自己的自信心,對學生的學習具有積極的指導意義,而面對初三學生的體育鍛煉,有利于他們正確處理學習與鍛煉之間的關系,增強其意志力的發(fā)展,意識到體育鍛煉的重要性,從而促進學生可以更好地進行學習,這有利于學生形成正確的體育鍛煉習慣,有益于學生身心的健康發(fā)展。
二、 目前初中生參加體育鍛煉的現(xiàn)狀
(一) 學生興趣愛好不一:興趣愛好是學生積極進行體育鍛煉的動力,這是對良好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的主觀因素,學生只有對體育鍛煉產生了興趣,才會積極地投入到相關的體育活動中,進而有利于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現(xiàn)階段,學生的體質之所以差,就是由于對體育鍛煉沒有興趣,更多的是沒有對其投入一定的時間。學生沒有意識到體育鍛煉的重要性,認為體育鍛煉不僅費時費力,還占據了自己的學習時間,加上現(xiàn)在學生的生活條件比較好,意志力相對薄弱,對體育鍛煉沒有一定意識上的長期堅持,這就對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有了一定的制約。
(二) 課業(yè)負擔的束縛:中學生的體育鍛煉,由于課后作業(yè)的增多,讓學生沒有了參與體育鍛煉的興致,這是對學生良好行為習慣養(yǎng)成的客觀制約因素?,F(xiàn)階段的初中生,面對沉重的課業(yè)負擔,被數學、英語、語文等學科壓的透不過氣,特別是初三的學生,由于家長的期許,自身對自己的成績要求比較高,就容易讓學習占據更多的時間,而忽視了體育上面的鍛煉,學習和鍛煉沒有合理的科學安排,很有可能導致學生身體素質的下降,學生既沒有學好,身體更沒有鍛煉好,這就不利于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
(三) 對體育鍛煉忽視:對于初中生的體育鍛煉,由于學生家長沒有引起關注,從而影響了學生的體育鍛煉。加上社會生活中缺乏相應的體育鍛煉氛圍,加上學生意識上的不注重,學校缺乏必要的體育設施,這對學生體育鍛煉都有了一定的制約性,導致學生身體素質比較的差,長期下去,學生沒有得到很好的體育鍛煉,不利于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讓學生只是社會里的“書呆子”,而不是全面發(fā)展的素質型人才。
三、 體育鍛煉中對初中生良好行為習慣養(yǎng)成的影響因素
(一) 制約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客觀因素:對于制約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因素有很多,其中主要的客觀因素是體育設施。由于體育鍛煉的實施離不開體育設施,體育器材的使用直接影響到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積極態(tài)度,這對體育老師和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有一定的關系。學校應該根據男生與女生不同的心理需求,設置相關的體育設施,讓中學的體育設施建設向現(xiàn)代化和科學化邁進。
(二) 制約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主觀因素:對于中學生的體育鍛煉,由于學生惰性比較強,加上老師沒有進行科學性的指導,這就使學生對體育鍛煉的參與熱情大大降低。因此,對學生體育鍛煉的教育,老師應該正確指導學生的課外活動,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和自覺性,讓學生認識到學習和體育鍛煉之間的促進關系,這讓學生認識到體育鍛煉的重要性,讓那些不喜歡體育鍛煉的學生,在增強自身體育鍛煉的同時,促進自身的學習?,F(xiàn)階段,主要是針對女生的體育鍛煉,因為女生比男生而言,參與體育鍛煉的積極性并不高,這也是很多年級階段存在的普遍性問題。
四、 體育鍛煉對初中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措施
(一) 體育課教學水平的提高:針對目前階段初中生的體育鍛煉,教學內容單一,這就需要老師加上創(chuàng)新的因素,在現(xiàn)有的體育教育設施中,根據學生的年齡和實際情況,對體育活動進行有效的整合,讓學生的體育鍛煉實現(xiàn)系統(tǒng)化,比如三大球、田徑等。
(二) 體育鍛煉氛圍的良好營造:對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需要我們關注體育鍛煉氛圍的營造,良好的體育鍛煉氛圍的營造,首先可以通過確立建立體育興趣小組,成員之間可以進行一系列的溝通和交流,建立一定的督促機制,一個學生影響一個學生,這樣可以給學生營造一個體育鍛煉的平臺空間,同時還可以讓越來越多的學生積極地投入到體育鍛煉之中,這對班級體育鍛煉氛圍的營造,乃至對整個年級體育鍛煉氛圍的營造有了積極性的影響,此外,學生社團小組可以通過定期的體育活動比賽,在調動體育鍛煉的積極性同時,還可以鍛煉學生的競爭意識,這有利于學生呈現(xiàn)積極向上的生活熱情,對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具有積極意義。
(三) 體育基礎設施的強化:學校應該提供學生的鍛煉場地和基本性的體育鍛煉設施,比如體育場、籃球室等。社會根據自己的區(qū)域性,提供一定的基礎鍛煉設施,保障學生在學校之外享受到一定的體育鍛煉契機,這對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養(yǎng)成提供了更多的條件。
五、 結束語
綜上所述,體育鍛煉對學會良好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具有積極的作用,作為初中的體育老師,應該了解影響學生體育鍛煉的因素,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對學生進行系統(tǒng)性的體育教育,讓學生在體育鍛煉中不斷激發(fā)和培養(yǎng)自己的體育鍛煉興趣,從而為良好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打下基礎,有利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作者簡介:方燕,江蘇省太倉市,太倉市浮橋鎮(zhèn)金浪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