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
他創(chuàng)建遛娃團,組織公益活動,發(fā)動社區(qū)居民,帶著和他一樣的娃爸娃媽們組團遛娃,劉瓊也被大家笑稱為“劉團長”。
當事業(yè)和陪伴孩子發(fā)生沖突的時候,相信很多身處生活重壓下的父母們會選擇委屈孩子,再用金錢彌補缺席孩子成長的遺憾。但長沙就有一位事業(yè)重量級的娃爸選擇了回歸家庭,陪伴孩子。
劉瓊是一家上市公司的副總裁,這是他打拼十年的結(jié)果。他還是幼童的父親,這是他生活中那團溫暖的源泉。長期出差的生活壓榨了他與家人相處的時間,費勁擠出來的親子時光卻又因為自己不知道帶娃去哪里而“浪費”掉??粗饾u長大的女兒委屈的臉,他選擇辭去高管工作,回家當起專職遛娃的奶爸。不僅自己遛娃,他還創(chuàng)建“遛娃團”,組織公益活動,發(fā)動社區(qū)居民,帶著和他一樣的娃爸娃媽們組團遛娃,劉瓊也被大家笑稱為“劉團長”。如果你也有和劉瓊一樣的遛娃煩惱,那就來看看這位超級娃爸是如何遛娃的吧。
80后劉瓊是個地道的湖南益陽伢兒,2006年從湖南商學院工商行政管理專業(yè)畢業(yè)后,進入了一家體育互聯(lián)網(wǎng)公司。劉瓊花了十年的時間從一個普通的基層營銷員做到了公司副總裁的位置,公司也正式上市,登陸新三板。
2012年,結(jié)婚兩年的劉瓊成為一個小姑娘的爸爸。初為人父的劉瓊內(nèi)心充滿溫情,女兒琪琪的出生更激勵他要努力奮斗。但高收入也意味著高投入,劉瓊幾乎所有的精力和時間都被工作壓榨,經(jīng)常出差,長期缺席著女兒的成長,連乘飛機在天上的時間都比陪伴女兒的時間長。
2016年1月,琪琪三歲半了,劉瓊發(fā)現(xiàn)她對自己的依賴越來越大。每次回到家,女兒看到劉瓊總會邊喊著他的名字邊向他跑來。這讓劉瓊內(nèi)疚不已,欠女兒的陪伴越來越多,他經(jīng)常想著等手里的工作忙完了,一定要好好彌補女兒。
有那么幾次,劉瓊好不容易逮著不那么忙碌的休息日,打算帶女兒出去逛逛。可對著市區(qū)地圖研究了半天,也不知道究竟有哪些地方可以去。去動物園?老婆已經(jīng)帶著女兒去過好多次了。去游樂園?去一兩次還行,可女兒去多了就玩兒膩了,每次花七八十塊錢女兒玩了不到二十分鐘就出來了,說一個人不好玩。劉瓊也曾試過召集自己的同事和朋友家的小朋友一起玩,但試了幾次都沒有成功,不是說家住得遠,就是說已經(jīng)提前有安排了……常常想了一圈兒也沒想好到底去哪玩兒玩兒什么。琪琪睜著大眼睛看著爸爸,那眨巴眨巴的眼睛里飽含著期待,直看得職場老將劉瓊內(nèi)心愧疚與自責齊飛。最后實在沒辦法,劉瓊干脆陪著女兒看起了動畫片。
不管是“熊出沒”還是“小豬佩奇”,都沒能帶給劉瓊堅持看下去的耐心。沒過一會兒,劉瓊就走到電腦前查看工作郵件了。琪琪也一反平日抱著電視不撒手的狀態(tài),看到爸爸走開了,她也蹭到爸爸椅子邊兒,拽著爸爸的袖子噘著嘴說:“爸爸你為什么又去看電腦啊?你都已經(jīng)很久沒有陪我一起玩了,你再不陪我,我馬上就長大了啊。”言語里的委屈都溢到臉上。女兒的話深深觸動了劉瓊,是啊,再過幾年她就長大了,到時候自己就算空出來時間陪她,她可能已不需要了。
不想錯過女兒的童年,劉瓊決定辭去現(xiàn)在年薪百萬的職位,多陪陪女兒。但劉瓊沒有想好辭職后該做些什么,所以打算先等等再說。第二天午休時,大家聚在一起閑聊,孩子的教育和陪伴是所有父母最關心的問題。劉瓊正準備說一下自己的苦惱,同事蔡睿就先開始訴苦了:“我家兒子基本上都是他爺爺奶奶在帶,我每天這么忙你們都知道,我老公比我還要忙。時間久了我感覺兒子都不親近我們倆了,想想就心酸。有時候我真想辭職不干了,回家陪陪兒子?!毙×_說:“要說周末多陪陪孩子,可是我發(fā)現(xiàn)自己根本不知道帶孩子去干嗎,玩來玩去就那老幾樣兒,想多交流都不知道從哪兒下手?!?/p>
同事們的話讓劉瓊意識到,他和女兒琪琪缺乏交流溝通的問題是眾多家庭中普遍存在的現(xiàn)象,他決定做點什么改變現(xiàn)狀。
劉瓊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了幾個朋友,其中包括十年的同事蔡睿和兩個合作伙伴向陽、何鑫。蔡睿也是公司多年的老員工,有著豐富的市場拓展和團隊管理經(jīng)驗。向陽跟何鑫也都是劉瓊多年的合作伙伴,其中向陽畢業(yè)于中國傳媒大學,在空中網(wǎng)、搜狐多年積累了豐富的運營經(jīng)驗。而何鑫曾就職于杭州阿里巴巴、中軟等,任杭州百富華南區(qū)產(chǎn)品技術總監(jiān)。他們和劉瓊年齡差不多,家里都有年幼的孩子,也都有過帶娃無措的困擾。聽說劉瓊的想法后,幾人深表贊同,分別辭職回到長沙,吸引他們的不是高工資、不是高職位,而是劉瓊口中那個“陪伴孩子成長”的夢想。
四人的團隊就這樣組成,劉瓊給團隊取了一個有趣的名字——遛娃團。說是創(chuàng)業(yè),但四人都是摸著石頭過河,大家的初心是為了陪伴孩子、解決年輕父母帶娃難題。他們建了一個微信公眾號,發(fā)布的很多活動也是在公眾號上傳播。團隊剛開始組織了多場親子活動,基本上保證了每周兩場的頻率,這些活動都是免費公益性質(zhì)的。沒有正式離職前,劉瓊帶著女兒琪琪作為用戶加入了活動中。
劉瓊帶琪琪參加的第一場活動是到一個藝術展。當時市里一個活動中心開放了關于梵高生平故事和畫作的展覽。這次活動參與的家庭大概有三十多個,其中有幾個家庭是劉瓊等人邀請來的朋友。
>>遛娃團福州總經(jīng)理發(fā)布遛娃護照
講解的老師很專業(yè),《星空》《向日葵》《梵高自畫像》……每幅畫背后的故事都被講解老師生動地描述著,大家聽得津津有味,感慨著梵高懷才不遇的遺憾。平時忙碌于工作的家長們難得了解了不少關于大師的故事?;顒永镄∨笥褌兡挲g大多在3歲到7歲之間,能跟爸爸媽媽在一起,很多孩子已經(jīng)很開心了,老師講解的專業(yè)知識,有些是他們并不能完全聽懂的,但色彩絢麗的畫還是吸引了孩子們?nèi)齼蓛傻販愒谧约合矚g的彩色畫作前,他們也像模像樣地評論起來。琪琪一直拉著爸爸的手,跟在講解員的后面,她最喜歡的是那幅《向日葵》。站在畫框下,琪琪跟劉瓊說:“爸爸我認識這朵花,我的故事書里面有,它是開得大大的金黃色的花,而且還能長出好吃的瓜子……”劉瓊笑了:“你這個小饞貓,對吃的東西印象倒是挺深刻的。”
活動除了有講解,還少不了互動??赐炅水嬚?,聽完了講解,大家聚在一個寬闊的閑置場館里,房間里有很多拼起來的小矮桌,桌上放置了一些空白的畫紙和彩筆。等大家都找到位置坐下后,講解老師開始教大家畫畫,用水彩筆畫自己喜歡的梵高的作品。畫完后大家還會評比出畫得最好的那個,第一名會得到一個小紀念品作為獎勵。
兩個小時的親子活動很快結(jié)束,大家對活動反映都很好,但也有家長提出建議,有的說希望可以進行一些戶外的活動,親近大自然;有的希望活動的時間再長一點,和孩子的互動再多一點;還有的希望可以讓自己家里照顧小孩兒的大人多來一兩個。劉瓊認真聽取了家長們的建議,和蔡睿他們商量后制定了一些參與活動的限制條件,比如所有的活動都只能由孩子的爸爸媽媽帶著孩子參加,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和其他的親屬不能參加。很多活動是直接要求爸爸必須參加的,因為劉瓊覺得現(xiàn)在很多家庭的育兒陪伴中,很多爸爸由于工作的原因,對孩子的關注要比媽媽少,所以劉瓊通過組織活動逐漸改變這一狀況。至于更多的戶外活動,那肯定是少不了的。
>>劉瓊(左)參加“遛娃團”啟動儀式
前幾次活動的成功在當?shù)氐纳鐓^(qū)媽媽群里有了很好的反饋,口口相傳,越來越多的人關注了劉瓊的遛娃團,越來越多的家庭參與其中。
2016年7月31日,劉瓊站完了體育互聯(lián)網(wǎng)公司的最后一班崗,第二天沒有休息,立即和打前鋒的三個伙伴集結(jié),正式成立了專注親子領域的公司。這時公眾號已經(jīng)有了將近三千的固定用戶,活動也已經(jīng)組織過不下百場,每場活動的主題也都不同,有關于健康的,也有關于公益環(huán)保的,還有關于體育活動、職業(yè)體驗的。劉瓊帶著女兒參加了很多次活動,他發(fā)現(xiàn)原本安靜內(nèi)向的女兒在一次次活動中變得開朗、自信、活潑,對爸爸的依賴更深了,卻也更獨立了。
一次周末,遛娃團組織了一次農(nóng)莊果園的戶外運動拓展活動?;顒右蟊仨毜糜邪职謪⒓?。由于活動的場地是在城市的郊區(qū),所以需要坐大巴車過去。活動分上午場和下午場,每場有20個家庭。琪琪越來越喜歡戶外活動,所以一得知有這個活動就立即讓爸爸報了上午場。到了出發(fā)的那一天,琪琪早早起床,自己穿好衣服,背好小書包,戴好遮陽帽,跟在爸爸身后不斷催他快一點。
經(jīng)過將近一個小時的車程,總算抵達了農(nóng)莊。一下車,大人們就開始感慨,果園很大,視野所及之處都是果樹和蔬菜。新鮮的番茄和黃瓜,紅紅的蘋果和綠綠的西瓜,葡萄藤上還掛滿了快要成熟的葡萄,農(nóng)戶家旁邊的一塊小地畦里還種著小蔥和辣椒,全都是沒有噴灑過農(nóng)藥的果蔬。
小孩子們最高興也最熱情,不停問自己的爸爸媽媽這是什么那是什么。琪琪最愛吃西瓜了,她跑到西瓜地里,蹲在一個大西瓜旁,敲了敲西瓜后低下頭,那是在學爸爸挑選西瓜的樣子。那可愛的樣子逗樂了周圍一圈兒大人。劉瓊問她聽出什么沒有,琪琪拍拍西瓜認真地說:“它說它已經(jīng)非常熟了,又甜又紅,可以吃了。”劉瓊大笑起來,正準備朝她走過去,忽然聽到琪琪尖叫了一聲,嚇得撲到近旁媽媽懷里。
劉瓊還不知道發(fā)生了什么時,鄰居家小朋友就湊近安慰琪琪:“別怕別怕,這是毛毛蟲,我爸爸說這是因為這里的水果沒有農(nóng)藥,所以連小蟲子都愛吃。它們雖然不咬人但是可能會扎的你癢癢的,就像被蚊子咬了包。所以你看到了只需要離遠點就行了?!闭f完還求證似的看看站在地頭上的爸爸。琪琪聽到后,不再那么害怕了,但還是遠遠站著,看著好朋友把那個小蟲子用樹枝挑到水溝里后,才露出笑臉。
>>現(xiàn)場首批會員授予儀式
大家在果園聽果農(nóng)介紹了不同的果蔬種植和成長過程,還體驗了親自摘果蔬的樂趣。最后一項活動是大家可以用所有的果蔬當畫具,用白瓷盤當畫板,按照自己的想法在瓷盤上作畫,畫得最好的前三名會有獎勵。這樣的創(chuàng)意畫作大家還是第一次知道,新鮮感讓大家躍躍欲試。有的家長立即帶著孩子出門摘葉子,還有的用小工具刀開始把水果切片。
琪琪也不甘落后,立即跟爸爸商量應該畫什么。琪琪的媽媽倒是不慌不忙,她讓劉瓊洗了一根黃瓜,用小刀把黃瓜縱切成薄薄的小片,再把番茄頂部橫切一個小薄片。黃瓜片接連疊起當作青山,放在盤子的底部,小番茄的切片放在盤子頂部當作小太陽。琪琪又撿來兩片綠葉,撕成小人兒的形狀放在黃瓜片上,當作登山隊員。這么一幅簡單卻創(chuàng)意十足的果蔬畫凝結(jié)了劉瓊一家三口人的藝術智慧。劉瓊很滿意,對一旁的琪琪說:“咱們的畫就算不是第一名,肯定也不是最后一名。拿回家都可以掛在墻上當裝飾了?!币慌缘钠拮有χ嵝阉灰湴?。在最后評比時,琪琪的山水畫被大家公認為最漂亮的那個。得到一個可愛的小黃人玩具當獎勵。琪琪高興了一整天,晚上回到家一定要抱著自己的毛絨獎品睡覺。
2017年5月,隨著遛娃公益活動的開展,遛娃團的關注度也越來越高,用戶粉絲數(shù)也一度呈幾何倍數(shù)增長。越來越多的娃爸娃媽給出了他們的贊賞和建議。很多家長說自從加入遛娃團,不僅孩子朋友越來越多,性格越來越開朗,連自己都變得積極,朋友也多了起來。
遛娃團組織的活動都是公益性質(zhì)的,只要報名就可以參加。有些活動需要外出或者屬于消耗物品的,報名的家庭承擔自己這部分的經(jīng)濟責任即可。很多有趣的活動想要報名參加的人實在太多,但場地會有人數(shù)限制,劉瓊也想了很多解決辦法。除了增加活動場次,還把社區(qū)利用起來。推倒社區(qū)里看不見的社交墻,在社區(qū)里選出一個分團的團長,由分團長招呼整個社區(qū)愿意參加活動的家庭。這個方法頗有成效,一年的時間過去,長沙已經(jīng)有500多個社區(qū)分團,每個分團經(jīng)常自己組織大家出去遛娃。解決了集體出行時間問題,劉瓊又推出了“溜娃神器”——遛娃護照。
用戶只能是3到7歲的孩子,每個護照上都只能設置一個監(jiān)護人,可以是爸爸媽媽也可以是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劉瓊整合了資源,和300多家商戶簽訂了合作協(xié)議,這些商家包括主題樂園、運動健康、自然教育、科學探索等多個領域。持有護照的孩子,第一次去護照合作商戶時都可以享受免費遛娃玩活動。以前不知道去哪里玩,現(xiàn)在一下子有300多個游玩地點供選擇,這給很多娃爸娃媽們解了燃眉之急,紛紛給自己家娃辦了一本遛娃護照。
截至2018年2月底,劉瓊的遛娃團已經(jīng)有了20多萬用戶,每個用戶代表著一個家庭。最初的四人團隊也成長為四十個人的大家庭。孩子在成長,參與的用戶在變化,但劉瓊創(chuàng)建遛娃團的初心卻一直沒變。
6月1日是兒童節(jié),一大早劉瓊就起床了,比他起來更早的,是女兒琪琪,因為她說自己基本上每天都過得像放假一樣開心,爸爸媽媽一直都在勞動,所以她要給爸爸媽媽放一次假,讓劉瓊好好過個輕松的節(jié)日。琪琪說到做到,她沒有像往常那樣纏著爸爸陪她出門遛彎兒,而是自己安安靜靜地在一旁畫畫,還給爸爸媽媽洗好了水果。雖然不是什么值得紀念的大事,但他知道,從自己做遛娃團之后,陪伴琪琪的時間越來越多,他和女兒的關系也越來越親密,這不僅是他想要的,更是琪琪需要的,沒有什么比陪伴更能彌補缺失的親子時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