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穎
“人生最大的痛苦莫過于失去親人,最悲愴的場面莫過于送別親人,最難割舍的真情莫過于親情?!睂γ總€人來說,至親的離去,讓我們不得不經(jīng)歷一場“情感休克”。
人世間有許多慘劇,失去親人是最大的痛苦。親情是一根看不見的線,它連著不能割舍的血緣。尤其在中國這樣一個人情、倫理特別濃厚的文化氛圍中,喪親所致的悲痛顯得格外深重。
痛失親人后,生理上可能有疲乏不振、失眠、坐立不安、食欲障礙等癥狀,心理上會經(jīng)歷四個階段——休克期:情緒上出現(xiàn)焦慮和悲傷,否認喪失親人事實;自責期:未對逝者生前盡到責任,有些人會產(chǎn)生愧疚,甚至認為自己對親人離去應負有主要責任,經(jīng)常精神恍惚、茶飯不思;抑郁期:過度沉浸在對已逝親人的思念中,對生活失去興趣,夜間常有噩夢、失眠等;恢復期:身心漸漸恢復常態(tài),開始適應新生活。
從喪親的陰影走出來,一般要經(jīng)過一個月的時間。如果喪親之痛異常嚴重和持續(xù)不斷以致不能恢復正常生活,甚至出現(xiàn)自殺傾向時,建議盡快進行心理治療,警惕罹患復雜性哀傷或重度抑郁癥。
盡快從喪親之痛中擺脫出來,首先應直面并接受悲傷和痛苦。不必刻意隱瞞自己的脆弱,不必勉強自己迅速恢復正常,而是承認眼淚能愈合傷口,不妨通過各種方式合理宣泄。比如,在親人摯友面前號啕大哭一場,將眷懷之情向朋友傾訴,或用書信、日記等形式把對親人的懷念寫出來。
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宣泄后,要設法轉移自己的注意力。比如,投入到緊張充實的工作中,發(fā)展新的興趣愛好,搬到親朋好友處住一段時間……規(guī)劃這些事情的時候,要按輕重緩急安排好時間,再一一完成。
用逝者的精神鼓勵自己。把自己對逝者未完成的心愿表達出來,想象親人在世時激勵自己要勇敢的畫面,想象他對我們的期待與支持,想象在一起時愉快的場景等……重新找回信心和力量,并懂得珍惜親人和自己。
如果身邊親友難以走出喪親之痛,專家也給出了以下箴言。
陪伴。盡量陪在喪親者身旁,并幫助處理好喪事,提供具體的幫助,讓其得到一些心理安慰。
傾聽。傾聽對方的感受,鼓勵其表達情感。哪怕對方痛哭流涕或歇斯底里,都讓其盡情發(fā)泄。傾聽時不必說過多言語,可適當肢體接觸,讓對方感受到關愛。
鼓勵。引導對方走出來,鼓勵其嘗試新生活。不要說空話、套話,避免不現(xiàn)實地要求對方“往好處想”或淡化事情。
需要注意的是,提供幫助的人既要分擔他們的痛苦與悲哀,又要與其保持適當?shù)男睦砭嚯x,避免他們絕望或過分依賴。對親人最好的寄托和思念,應該是悟透生死離別,勇敢地挑起社會和家庭的重擔,堅強、樂觀地生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