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格格
(河南師范大學,河南 新鄉(xiāng) 453007)
目前,從我國中招體育考試改革近況及學生體質健康狀況來看,我國的國民體質健康狀況是不容樂觀的?,F(xiàn)有的體育考試制度大都如出一轍,忽視了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抑制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與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的需求背道而馳?,F(xiàn)代教學論認為,學生的種種能力不是單純的“教”就能培養(yǎng)出來的。教師的職責不僅在于“教”,更在于指導學生“學”;不能滿足于“學會”,要引導學生“會學”。體育課堂教學過程應是激勵學生創(chuàng)造性解決問題的過程。
我國的中招體育考試制度歷經(jīng)近40年的風雨飄搖,從無到有,到不斷完善、創(chuàng)新。1997年上海市崇明中學試點開展初中畢業(yè)升學體育考試,分別對初一和高一年級新生錄取進行了不同項目的體育測試。當時初一新生測試60m跑、跳遠和手榴彈擲遠,高一新生測試100m跑、跳遠、鉛球和分腿騰躍山羊。之后在各個省市進行試行、推廣。1990年《學校體育工作條例》規(guī)定了“體育課是學生畢業(yè)、升學考試科目”。 2016年5月6日國務院辦公廳在《關于強化學校體育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fā)展的意見》(國發(fā)辦[2016]27號)中提出:“完善和規(guī)范體育運動項目考核和學業(yè)水平考試,發(fā)揮體育考試的導向作用。”伴隨種種問題的不斷出現(xiàn),我國的中招體育考試制度在不斷的更新和完善。
近年來,各個地區(qū)不斷進行中招體育考試的改革,改革內容主要是體育考試內容設置和中考體育評分標準。雖然改革取得了一定的進展,但仍存在較為明顯的不足。從表1中我們可以看出,中招體育考試在中考總分中所占比重為4%~10%。其中上海和廈門分別占4.76%、4.58%。相比,四川綿陽和河南鄭州,占到了10%和9.33%。體育在中招考試中所占的分值差別很大,而且一些重視素質教育的發(fā)達地區(qū)體育所占分值比重并不高。有些地區(qū)的標準過于低,學生經(jīng)過初三考試月的“突擊”可以輕松的拿到理想分,或是滿分。體育考試項目設置上學生也可以避難就易,選擇簡單項目。全國主要城市都已實施體育考試制度,考試項目大都是一些基本田徑項目(男生1 000m、女生800m)加足球(顛球)。中招體育考試體育成績計法各不相同,體育考試內容設置也參差不齊。其中多數(shù)省、市中招體育考試成績直接是現(xiàn)場測試成績,只有少數(shù)發(fā)達地區(qū)考試成績包含平時成績。中招體育課程改革要求教師豐富教學內容,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而現(xiàn)行的中招體育考試制度卻使得教師處于兩難的境地,一方面要進行體育考試,另一方面還要顧及體育改革。這使得體育教師心有余而力不足,顧及不了全面,認為上好體育課倒不如練習考試內容更實在。
根據(jù)劉海元的調查,全國實施體育中考的省份中多數(shù)分值設置偏低,說明體育考試并沒有引起學生和家長的足夠重視,當然主要是現(xiàn)行高考制度和勞動人事制度的問題。青少年為了將來在社會上爭得一席之地,有一份較好的工作和生活待遇,不得不去過獨木橋,這是存在決定意識,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學校教育管理者及體育教育工作者們在“應試教育”的背景下紛紛投入到學校體育教學所謂的“改革”的浪潮之中。在鄭州,“重視考前訓練,忽視日常教學”的現(xiàn)象正悄然興起。無獨有偶,在新鄉(xiāng)市河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一位初二學生說,他們從初二開始,到中招體育考試之前, 體育課內容都是以考試內容為主,考試前夕,他們還集中請教練進行臨時補課,以備中招考試能夠取得較好的體育成績。
體育考試內容過于固定,容易引發(fā)應試教育。每天重復著枯燥無味的考試內容,毫無新意,學生的學、練積極性會被嚴重打消,創(chuàng)造性也會被泯滅。從而使得學生只是喜歡體育,但卻不喜歡上體育課。體育課上,大多數(shù)教師基本上都是將學生選考的測試項目作為體育課堂教學的主要內容,原本正常的體育課教學受到明顯的沖擊。
一方面,學生自發(fā)參加體育運動并不一定是為了增進健康,可能是為了滿足興趣,或是愉悅身心。而現(xiàn)在的學校體育課程,是成年人把自己的健康動機強加于孩子身上,使得學生對體育課產(chǎn)生反感。另一方面,為了提高升學率,中考加試項目充斥著體育課堂,學生機械化的重復著中考項目訓練,無法按照自己的興趣和需要選擇體育項目。長此以往,學生的興趣和需要被淡化,并逐漸轉移到考試項目上,這種統(tǒng)一的教學內容、考核標準,不利于學生體質健康的發(fā)展,很容易使學生走進“應試”怪圈,進而抑制學生個性的發(fā)展。由于過于追求短期效應,滋長了“應試教育”。有學者認為,應試教育是單純以升學為目的,是“分數(shù)”教育,看重知識灌輸,忽視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和能力的培養(yǎng)。只重視眼前短期教育效果,忽視學生長遠的整體素質的提高。
表1 跨欄教學中統(tǒng)計學生產(chǎn)生心里恐懼的程度
體育中考,是“合格性”考試,更應該是“選拔性”考試。體育考試應公平、公正、全面地評價學生。
體育課應是激發(fā)運動興趣的教學。應正確認識體育中考的重要性,使其為體育課堂教學的健康發(fā)展及學生體育鍛煉行為意識的養(yǎng)成奠定扎實的基礎,既不因體育中考的實施輕視體育課堂教學,又不因體育課堂教學而忽視體育中考的順利實施。體育課應是有組織形式的活動,而不是刻板的學習所謂的單一技術動作,要讓孩子們在相互的活動交流中逐漸提高運動能力和完善技術,體味運動所帶來身心的樂趣。
產(chǎn)生不公平的原因主要是主觀和客觀2方面:主觀原因主要是現(xiàn)行的體育考試制度單一化,應加入理論知識的考核、平時成績、課余體育活動參與狀況等。使學生從行為意識層面認識、接受體育,有助于學生更加了解體育鍛煉的重要性,有助于其體育鍛煉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為終身體育的發(fā)展奠定基礎。另一方面就是每年中考季總有一部分學生因身體原因申請“免考”。各個地區(qū)對“免考”學生的記分各不一樣,有的學校記及格分,有的學校記當年平均分,也有的學校記總分的90%,這就導致了對其他同學的不公平,而且,體育中考“免考”記分政策越優(yōu)惠,“免考”的學生也就越多。升學記分考試都是選拔性考試,應人人參加,考生的成績也應成正態(tài)分布。這就要求體育中考項目設置時應考慮到身體特殊的同學,如太極拳等養(yǎng)生項目,這就避免了體育中考中“免考”的尷尬??陀^原因主要有場地、器材、基礎設施等方面的條件限制。隨著現(xiàn)代經(jīng)濟和科技的快速發(fā)展,以及國家對體育事業(yè)的大力投入,客觀因素會隨之消除。例如,引入先進體育考試設備,加強對考評人員、學生、工作人員監(jiān)測,中長跑項目的考試采用攝像、計名次、成績三合一,提高正確率等。
中國少年不應被應試教育壓垮,問題在于現(xiàn)在的教育指導理念、制度的設計上讓孩子們每天天不亮去學校,回家晚上6點多,吃了飯又寫作業(yè)到11點,星期六、日還要去補文化課或者興趣班,家長們想讓孩子去鍛煉,可是時間呢,有嗎?文明其精神,野蠻其體魄行嗎?學校應減輕學生課業(yè)負擔,“減負增效”,保障學生睡眠時間,切實加強和改進學校體育工作。嚴格執(zhí)行體育教育制度,保證中學生體育課程的質和量,學校應擺正態(tài)度,而不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應付檢查。同時應提升體育考試成績所占總分的百分比。
運動是學生們每天學校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學生應每天1節(jié)體育課,在嚴格按照國家課程標準要求的每周3節(jié)體育課的基礎上,增加2節(jié)特色課程,所有學生必須都要參與,讓學生“選課”自由參加。學校和一些學生組織團體應組織一些課外的體育活動,平均分布于各個學期,號召和組織所有的學生去參與其中或觀戰(zhàn)助威。無論成績如何獲得的,都應滿滿的鼓勵和支持,有總結但是沒有指責,以此促進學校體育的普及和提高工作。
[1] 楊霆,顏天民 .體育學習原理 [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
[2] 劉海元 .我國初中畢業(yè)升學體育考試制度實施現(xiàn)狀分析 [J].體育學刊,2008,15(9):8-14.
[3] 劉成,胡慧文 .當前我國中招體育考試若干問題研究[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15(1):118-121.
[4] 朱婷婷,周曙 .初中生中考體育加試探究 [J].體育文化導刊,2016(3):140-143,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