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到央視上任后不久,臺里舉行了一次征求臺長人選的意見調(diào)查,我竟然落選了,這有點出乎我的意料。
事實上,在調(diào)任央視副臺長之前,組織就找我做過一次談話,主要內(nèi)容是了解我對出任副臺長的一些具體想法。在這次談話之后,基本確定了這樣一個思路: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過渡和準備后,我將出任央視的臺長。
對于落選的事情,我并沒有耿耿于懷,而是對落選原因做了客觀的分析,我認為主要是這么兩點:一是央視人事關(guān)系比較復雜,這對于剛調(diào)任央視不久而且還是“半路出家”的我來說,顯然極其不利。第二點,也是更重要的一點,當時我還沒有做出能讓大家認可的成績。雖然央視臺長是由上級部門指派的,但是這并不意味著可以忽略“個人能力”這一選項。有能力、有成績才能服眾。所以,對于這次的失利,我很快就釋然了。
打破了“先對內(nèi)后對外”的新聞編排常規(guī),在《新聞聯(lián)播》中將美國挑戰(zhàn)者號航天飛機升空時爆炸的新聞放頭條;首次播放全國人大五次會議中外記者招待會實況;向全球轉(zhuǎn)播黨的十三大開幕式實況;克服困難,成功現(xiàn)場直播中國、日本、尼泊爾三國運動員登攀珠峰的壯舉;打破廣播時效性神話,以最快時效報道漢城奧運會;高質(zhì)量完成第十一屆北京亞運會的報道任務(wù)……終于,經(jīng)過幾年努力,央視改革有了明顯成效,而我也終于迎來了一個重要的時刻。
“不管正在做什么,馬上來我辦公室?!?991年12月18日下午,我接到這個來自艾知生部長和王楓副部長的緊急電話。接到電話的那一刻,我敏感地意識到一定有重大的事情發(fā)生。因為這個時間正好是我審查當天《新聞聯(lián)播》的時間,如果不是有要事發(fā)生,兩位部長不會在這個時候打來這樣的緊急電話。
我迅速趕到了艾知生部長的辦公室。除了艾知生部長和王楓副部長,當時的央視臺長黃慧群同志也在場。
沒有寒暄,沒有客套,一切能省的禮節(jié)也都省了。艾知生部長拿起辦公桌上的一個文件,宣布了組織的決定:經(jīng)中共中央批準,任命楊偉光同志為中央電視臺臺長。從1985年7月16日接到調(diào)任的通知,到1991年12月18日再次收到任命,在央視副臺長的位置上,我待了差不多七年的時間。說實話,這個過程比我想象的長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