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拉
在難民營訓練并不安全,因為那里充滿了性暴力和種族仇恨。
在一張照片里,羅絲·納西克·洛孔延帶領著隊伍走進巴西里約熱內盧的奧林匹克綜合體育館;另一張照片里,她和聯(lián)合國秘書長一起拿著有兩人親筆簽名的橫幅,笑容滿面;還有一張照片是她與前女子馬拉松紀錄保持者、肯尼亞女運動員泰格拉·洛魯佩的親密合影。
此刻,25歲的羅絲·納西克·洛孔延正坐在難民營一間簡易棚的地板上,翻閱里約奧運會時“難民代表團”的照片,這里距離南蘇丹約161千米。在簡易棚外面,6個臟兮兮的小孩子圍坐在爐火旁,其中幾個孩子身上甚至沒穿衣服。
仍然生活在難民營
自“難民代表團”亮相里約奧運會之后已經過去1年半,他們曾被認為為全世界6530萬流離失所的難民們帶來鼓舞和希望。近日全世界都在關注平昌冬季奧運會,而“難民代表團”中一些運動員的前景卻不容樂觀,對于洛孔延而言,她的情況近乎絕望。
南蘇丹2011年從蘇丹分離,成為獨立的國家,在那之前和之后,南蘇丹幾乎一直處于戰(zhàn)亂狀態(tài)。在洛孔延8歲那年,他們居住的村落被敵軍襲擊并放火燒毀,于是她與家人一起逃到了卡庫馬難民營尋求庇護。卡庫馬難民營位于肯比亞北部,靠近蘇丹邊境,這里居住著18.5萬名難民,有成千上萬個由泥土和鐵板建造而成的難民屋,終年塵土飛揚。
后來洛孔延的父母返回南蘇丹尋找祖父母,洛孔延留在難民營照顧她的兩個弟妹。2016年,洛孔延去巴西里約熱內盧參加了奧運會800米田徑賽,之后還在世界各地與全球最優(yōu)秀的運動員同臺競技——但她終究還是得回到卡庫馬難民營。
困境和資助
“我的生活并沒有太多改變,”洛孔延邊說邊拍拍膝蓋上那本舊相冊。年中的大部分時間她都在尼亞首都羅畢一家普通的培訓營地接受訓練,但卡庫馬難民營仍然是她的家?!白詮膮⒓油昀锛s奧運會以來,我就沒有接受過任何有助于提高技能的跑步訓練了?!甭蹇籽诱f道。
洛孔延仍然活躍在國際競技場上,比如她去年參加了倫敦世錦賽女子800米。和其他“難民運動員”一樣,她參加這類比賽沒有報酬;去國外參加完比賽,回國后還要面對生活困境。
在賽道上,洛孔延風馳電掣,而在卡庫馬難民營,她每日過著在火爐旁做飯、用黃色油罐里的水洗碗的生活。對于洛孔延而言,2016年里約奧運會的運動員ID卡還不如聯(lián)合國難民署簽發(fā)的食物配給卡有用——上面羅列了他們全家15名需要領取救濟食物的家人的名字。
“難民代表團”中另一位來自敘利亞的游泳選手耶絲拉·馬蒂尼成了UA運動品牌的代言人,但這項贊助商協(xié)議并不包括5名現(xiàn)在還在肯尼亞生活的難民運動員。
“我們待在肯尼亞已經快兩年了,在這里年輕人沒有任何機會?!崩锛s奧運會男子組800米田徑賽選手耶什·普爾·比爾說道,“這個國家有可能支持我的運動員事業(yè)嗎?”
國際奧委會和聯(lián)合國難民署之前共同資助“難民代表團”前往參加里約奧運會,現(xiàn)在也公開承諾會一直資助他們,包括提供住、學費和學雜費。
“我們一直致力于支持‘難民運動員、尤其是5位來自南蘇丹的運動員。”聯(lián)合國難民署駐肯尼亞代表拉烏夫·馬祖說道。
不過洛孔延去年被告知,肯尼亞大學的體育項目預算不夠,無法支撐她的訓練項目,她的隊友詹姆斯·恩楊·奇杰耶克(參加了里約奧運會400米田項目)也得到了同樣的消息。
耶什·普爾·比爾目前正在學習國際關系,不過學費是由德國政府資助;另一名隊友保羅·洛克羅還在上高中,還有安吉麗娜·洛哈里斯去年秋天拿到了聯(lián)合國難民署的資助基金,開始為期兩年的訓練項目。
馬祖表示,運動員和資助人之間可能會產生誤解,導致資金延遲,“但我們要不斷推進事情往前發(fā)展,”馬祖說道,“難民署和國際奧委會愿意支持在肯尼亞的5名里約奧運會運動員,只要他們想學習。”
人身安全受威脅
自2015年下半年以來,肯尼亞的“難民運動員”一直在內羅畢郊外的山后訓練營上進行訓練。洛孔延1月份返回這里參加訓練,為即將在澳大利亞舉行的英聯(lián)邦運動會做準備。圣誕節(jié)和新年假期時訓練營關閉了一個月,那段時間她就在卡庫馬的難民營家中,每天擠出一點時間跑一跑。
在難民營訓練并不安全,因為那里充滿了性暴力和種族仇恨。為了減少風險,洛孔延與其他“難民運動員”一起集訓,但依舊受到不少威脅、惡意嘲笑和警告。
“在一個人人絕望的地方,擁有名聲是一件危險的事情?!甭蹇籽诱f道,“人們會認為你很有錢,經常周游世界,然后他們也認為向你索要一些錢財是理所應當?shù)?。”而如果你拒絕了這些人的要求,他們可能會采取暴力直接搶奪。就在3周前,附近幾名男子半夜跑來撬她的門,還好鄰居的尖叫聲把他們嚇跑了。
“在難民營訓練是件危險的事情,”洛孔延說道,“尤其當你是女性時,還可能發(fā)生一些更危險的事情。而現(xiàn)在,這些人還都認識我?!?/p>
摘編自《看世界》2018年第5期
>>鏈接
他們不應該被遺忘
古希臘人創(chuàng)造奧運的目的是為了以和平的方式演繹戰(zhàn)爭,而難民代表團的出現(xiàn)恰好迎合了這種精神,世界為他們關上了一扇門,而奧運則為他們打開了一扇窗。在2015年第70屆聯(lián)合國大會上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宣布,國際奧委會歡迎那些無法代表自己國家或地區(qū)參加奧運會的難民中的高水平運動員以個人身份前來參加奧運會。
在2017年3月,國際奧委會發(fā)表公報宣布組建難民代表隊參加里約奧運會。于是由奧委會出資,相關官員深入難民營,從六千萬難民中挑選出了43位候選人.又從這43人之中敲定了最終來到里約的10名運動員代表,他們分別來自南蘇丹、敘利亞、民主剛果和埃塞俄比亞,將參與游泳、柔道、田徑等10個項目。這10人的到來不僅是其個人成就的展示,更是要讓人們認識到難民也是我們中的一員,盡管他們失去了家園,但他們一樣可以擁有和其他國家與地區(qū)人們一樣的權利。
那10名歷經磨難的運動員代表從本國的難民營走進里約的奧運村,從硝煙彌漫的戰(zhàn)場走向了斗志昂揚的賽場,他們雖然不是最出色的運動員,但是他們卻是最堅強的人類,他們的出現(xiàn)讓全世界人再一次正視了難民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