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深秋的下午,一位年輕的母親在一棵柿子樹下縫一頂童帽。她不時抬起頭,輕輕地?fù)u一搖安睡在搖籃里的嬰兒。一陣來自附近山中的清風(fēng)吹得樹上橙色的葉子沙沙作響,蜜蜂在即將凋謝的花朵中間嗡嗡叫著,小鳥在灌木叢中歡快地歌唱。
突然,年輕的母親聽見身后“沙沙”一陣響。沒等她抓起搖籃跑進(jìn)屋去,就見一頭大棕熊出現(xiàn)了,擋住了她的去路。棕熊伸出右爪,溫順地嗥叫著,好像是懇求幫助。
可憐的女人嚇壞了,幾乎喘不過氣來。但棕熊沒有要襲擊她的跡象。于是她終于鼓起勇氣,看了看熊伸出的爪子。一根粗大的可怕的蒺藜(jí lí)刺在肉里。
“可憐的熊,”她叫道,“讓我把這根討厭的蒺藜拔出來吧!”她伸手把童帽上的針拿過來,小心翼翼地將蒺藜挑出。
“好啦,覺得好些了嗎?”她問。
這個毛乎乎的野獸既沒說是也沒說不是,而是飛快地伸出爪子,將搖籃推翻,嬰兒掉在地上。接著它抓起搖籃,笨拙地走進(jìn)森林里去了。
“你就這樣表示感謝呀,熊?”年輕的母親吃驚地叫著,并努力安慰哭叫的孩子。“你可能把我的孩子摔壞了!下次找別人幫助你吧?!彼h(yuǎn)去的熊揮舞著拳頭,然后跑進(jìn)屋子,“砰”地一聲關(guān)上了門。
晚上,她丈夫回來的時候問道:“你從哪兒弄來的那些梨子?你為什么把它們放在搖籃里?”
“什么梨子?”
“放在門前臺階上的梨子呀!”丈夫解釋說。
“你一定是在開玩笑吧!”她很驚訝。
于是她打開門,只見孩子的搖籃果然放在那兒,里面裝滿了黃熟香甜的梨子。感恩知報的棕熊送來的梨子太多了,整個漫長而寒冷的冬天他們都有梨子吃了。
1.把下面的句子寫具體。
(1)( )的母親( )地縫一頂童帽。
(2)( )的蜜蜂( )地叫著。
(3)( )的棕熊送來( )的梨子。
2.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故事,作者是按照事情發(fā)展的順序來敘述的:棕熊求救獲幫助→( )→( )。
3.填空。
大棕熊擋住年輕母親的去路是為了 ,棕熊飛快地伸出爪子,將搖籃推翻,抓起搖籃是為了 。
4.讀了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想?
1.年輕 細(xì)心 勤勞 嗡嗡 知恩圖報 黃熟香甜2.棕熊魯莽拿走搖籃 棕熊送梨謝恩 3.讓她拔除爪子上的蒺藜刺 拿搖籃去裝梨謝恩 4.提示:像棕熊那樣,對幫助自己的人表達(dá)謝意;去主動幫助那些有困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