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良旭
龍應臺是當代著名作家,她的兒子叫安德烈。安德烈上中學時,一次,他正在書房里寫作業(yè),龍應臺輕輕推開虛掩的門走了進去。她看到兒子正冥思苦想寫著什么,就笑著問道:“在寫什么呢?”
安德烈抬起頭,愁眉苦臉地回答道:“老師布置了一篇作文,要我們寫一個人,我想寫你,可我卻不知道從哪個角度去寫。你是名人,大家都知道你,可是我卻感到你只是一個平凡的母親,真的不知從哪個角度寫出來才感人?!?/p>
龍應臺聽了,輕輕地搖了搖頭,說道:“不,我的人生素材沒有你在鄉(xiāng)下種田的舅舅感人。你寫他,一定更有素材可寫。”
安德烈聽了,疑惑地問:“寫舅舅?他可只是一個普通的種田的農民啊,又不是什么名人,有什么素材可寫?”
龍應臺嚴肅地問:“怎么?一個種田的農民就沒有什么素材可寫嗎?你還記得那年放暑假,我?guī)愕洁l(xiāng)下舅舅家生活的情景嗎?”
提起在鄉(xiāng)下生活的那些情景,安德烈立刻興奮起來,他說:“記得!舅舅帶我到田里收割稻子,到河里捉小魚小蝦。夜晚的時候,他還帶我到樹林里捉蟈蟈、逮蛐蛐呢……可有趣啦!”說起在鄉(xiāng)下生活的情景,安德烈一臉興奮和喜悅。
龍應臺愛憐地用手撫摸著兒子的頭說道:“你舅舅一輩子生活在鄉(xiāng)下,土地就是他的素材,他用他的素材描繪出一片燦爛和錦繡,他活出了一股力量和志氣。如果我和你舅舅換個人生角色,我肯定不如你舅舅?!?/p>
母親的一番話給了安德烈很大啟發(fā),他高興地說:“媽,我聽你的,我就寫舅舅?!?/p>
后來,安德烈的這篇《舅舅的人生素材》被收錄進了《臺北市中學生優(yōu)秀作文選》,并成為臺灣省高考范文。安德烈談這篇文章的寫作體會時,說:“是母親教會了我要看到人生的素材,哪怕他只是一個普通的勞動者,只要善于發(fā)現(xiàn),就能發(fā)現(xiàn)蘊藏在里面的溫暖和力量,這是社會向前發(fā)展和進步的中流砥柱?!?/p>
每個人都有他人生的素材,盡管有的素材顯得很卑微、很渺小,但說出來,同樣有血有肉、有聲有色,同樣令人百感交集、柔情似水,就看你是否能用心、用時間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