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
83元走西藏的她把最后兩元錢給了在拉薩磕長頭的人,身無分文回到都市;她的游記紅透天涯論壇,點擊量破2000萬次;2010年,她出版的書《走吧,張小硯》銷量穩(wěn)居當(dāng)年當(dāng)當(dāng)網(wǎng)第一名,該書更是成為無數(shù)人說走就走的理由。書賣到脫銷,她卻沒有立刻再版,而是轉(zhuǎn)頭來到陶淵明居住過的深山桃花源,當(dāng)起了釀酒師。這個80后女子從不按常理出牌,卻活出了自己想要的樣子。
無畏獨行,83元走西藏
80后女孩張小硯出生在江西省彭澤縣,父親是一位民間藝術(shù)家,母親是家庭主婦。自小,張小硯就是一個很有主見的孩子。有一年的中秋節(jié),父親要張小硯當(dāng)著親戚的面背誦“少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的詩文,她偏要擲地有聲地背誦自己想背的詩文。
讀完初中,張小硯向家人提出不想上學(xué)了,想學(xué)黃梅戲。開明的父親居然同意了,還讓女兒學(xué)戲之余,和哥哥一起拜師練了半年洪拳。學(xué)藝之余,張小硯喜歡讀圖書館里的各種書籍。
16歲時,因為覺得彭澤縣城太小,不好玩,張小硯不顧家人反對開始了漂泊生活,從杭州到大連再到成都,從端盤子到當(dāng)攝影師和雜志編輯,她以半年換一個城市和工種的頻率,走遍了大半個中國,其間,她還自學(xué)了畫畫和英文。
2008年,張小硯在成都一家廣告公司做策劃。汶川大地震發(fā)生后,她發(fā)動身邊的所有力量,組成了第一批進山區(qū)賑災(zāi)的草根志愿者團隊,在當(dāng)?shù)亟?所帳篷學(xué)校和一所幼兒園。
張小硯說:“之前一直以為工作、金錢、愛情都是自己最堅硬的盔甲,但在近在眼前的死亡面前,我突然覺得過去熟悉的安全感轟然倒塌,就像我腳下踩著的廢墟一樣?!睘橘c災(zāi)傾盡所能的張小硯悟到了生命的脆弱。自此,她的人生觀悄悄轉(zhuǎn)了個彎——想做什么,馬上去做,不再猶豫!
2009年,張小硯再次前往汶川看望那些學(xué)生。之后,身上僅剩83元錢的她索性一路向西,到向往已久的西藏看一看。徒步前行不遠(yuǎn),她遇到了一名叫阿亮的騎著一輛破摩托車的驢友,在沒有攻略和戶外裝備的情形下,倆人搭伴進藏了。一番歷險后,他們終于到達(dá)了拉薩。
游玩一番后,“彈盡糧絕”的阿亮賣掉摩托車,獨自回了上海。張小硯則留在西藏繼續(xù)游蕩,很快,灰頭土臉的她全身上下只剩下了兩元錢。那天,她站在大昭寺廣場的艷陽下,心想:只要往家里打個電話,就能要到錢買一張回程的機票。但她又覺得那樣做太對不起自己“追求自由的亡命之徒”的稱號了。
張小硯想按自己的方式徒步走回成都。于是,她把最后的兩元錢給了路邊一位磕長頭的人——對方和她一樣,到拉薩朝圣后身無分文,回不去了。張小硯想知道一無所有的自己能夠憑本事走多遠(yuǎn)。
乞討也需要本領(lǐng),張小硯的做法是,跑到大昭寺前借個喇叭向來來往往的陌生人講述自己“83元走西藏”的獨特經(jīng)歷。一天下來,游人好心丟下的打賞錢總共有114元8角。張小硯小心翼翼地把錢貼身藏好,隨即拍了拍身上的灰塵,決定開始回成都。這點錢連吃飯都不夠,張小硯只能選擇一路上搭乘順風(fēng)車。她徒步在318川藏線上幫陷入泥坑里的大貨車一起搬貨物、推車,換來了一次免費的搭車。特立獨行的張小硯有自己的原則:喜歡一節(jié)一節(jié)地搭車,而不是搭直接回成都的車。
歸途中,張小硯幫喇嘛背柴火換過大餅,住不起客棧就與磕長頭的人混住帳篷;到波密的時候,她肚子餓得不行,還在露天臺球場里和一名藏族小伙子賭起球來,三下五除二贏了一碗面。另兩個藏人不服輸,約張小硯繼續(xù)賭,張小硯又贏回一包糖果和飲料,還有一支護手霜。
70多天后,張小硯安全回到了成都,她把貼身藏著的錢掏出來一數(shù),竟然還剩下31元!
不當(dāng)網(wǎng)紅,隱居深山做釀酒師
回歸都市后,張小硯把自己的窮游經(jīng)歷寫出來配圖發(fā)到了天涯論壇。沒想到,該帖子竟然引發(fā)眾多網(wǎng)友的追捧,點擊量破2000萬次。
因為太火爆,2010年,張小硯將帖子集結(jié)成書。這本《走吧,張小硯》有多火呢?有人說此書有毒,看完會辭職,會說走就走!還有人在網(wǎng)上給張小硯留言:“硯臺(粉絲對張小硯的昵稱),看過你的書才搭車去的拉薩,我忘了在什么地方,旅店的老板娘曾對我說,這張床可是張小硯睡過的……你在川藏的故事,已經(jīng)都火成這樣了?!?/p>
當(dāng)時,網(wǎng)上關(guān)于張小硯的傳說很多,外界還給她貼上了“窮游達(dá)人”“暢銷書作家”“三毛轉(zhuǎn)世”“網(wǎng)紅寫手”等搶眼標(biāo)簽。對此,張小硯在一次采訪中做了回應(yīng):“那都是些什么鬼?我只有一個名字——張小硯。我不想成為任何人,我只想成為更好的那個自己,一個不管身處何種境地都活得生機勃勃、浪漫不羈的人?!?/p>
隨后,楊瀾邀請張小硯做客《天下女人》訪談欄目,39分40秒的訪談里,3位主持人被眼前這個清秀女孩所做的事情驚得張大嘴巴。楊瀾忍不住開口問她:“你這么折騰到底想完成什么愿望?”面對鏡頭,第一次上電視的張小硯很坦誠:“做越來越像我自己的那個人?!?/p>
節(jié)目播出后,還沒等觀眾反應(yīng)過來,爆紅的張小硯忽然從大眾視野中消失了。天涯論壇1000多頁的跟帖,她不再更新;2010年當(dāng)當(dāng)網(wǎng)銷量冠軍的《走吧,張小硯》一書賣到斷貨,也不見她再版。
原來,張小硯已于2010年深秋來到廬山腳下的桃花源住了下來。張小硯將賺到的版稅一半寄給了汶川的學(xué)生,一半在桃花源租了6畝田種糯稻,準(zhǔn)備釀酒。粉絲們得知很驚訝,但隨即都釋然了,他們?yōu)閺埿〕幗K于找到屬于自己的可以肆意瀟灑的江湖而高興。
張小硯的居住地山深林茂,花草蔥郁,還有一口古泉。當(dāng)?shù)厝酸勚频木剖菑埿〕幍男念^好,于是,她立志要做一名釀酒師。
從此,張小硯的一年四季開始有了盼頭:春天插秧,秋天收成,冬天釀酒。張小硯說,釀酒步驟其實不難,難的是釀制過程中火候的掌握。她尋遍了那里的釀酒師傅,每次剛想張嘴問人家釀酒過程中溫度要多高、火候怎么把握時,師傅像是提前知道了似的,直接倒一杯自釀的酒,說你喝了就知道了。向釀酒師傅取經(jīng)的那一個月里,張小硯幾乎每天都是醉醺醺的。
租下的舊屋破敗不堪,張小硯就自己修葺。搭酒灶,引泉水,都是她親力親為。院子里的牽?;ā⒃录净ㄒ彩撬苑N下的。干完一天的農(nóng)活,張小硯就靜坐在屋前看著夕陽慢慢落下。
蒸糯米、上水、燒火……十幾道工序之后,張小硯終于等到了出酒的第一夜。她和釀酒師傅們圍坐在酒灶前,只聽一旁的竹筒嘩的一聲出了酒,這便是成了。
張小硯的酒坊一年只釀兩次酒:桃花酒和桂花酒。說是桃花酒、桂花酒,倒不是真的用花瓣入酒,只不過是在陽春三月桃花盛開、中秋時節(jié)桂花飄香時,將這最好的時節(jié)“封”在酒壇里,待來年開封時,那酒便有了天下最誘人的味道。嘗過張小硯釀制的酒的人都會瞇著眼睛說,小硯的酒像她本人一樣醉人。
其實,張小硯最愛喝的則是滾燙的白酒,她說:“世上最好喝的乃是剛出鍋的熱酒,稻子也是有情欲的,只有喝熱酒時才能喝出其前世今生?!彼堰@酒取名為“一夢”。一個人,一個夢,一壇酒。她說,她要為許多人的夢釀一壇最好的酒。愿用此酒,鼓勵他人成就生活中的夢。
桃源深處,活出自己想要的樣子
2012年9月,張小硯對外界放出話來:誰只要給她講一個好故事,她就送誰一壇酒。沒有故事的人也可以來酒坊干活換酒喝,也可以用一包茶葉交換,或者在出酒時自帶下酒菜,來桃花源免費喝到痛快。
話放了出去,每年都有上千人上山討一碗酒喝,張小硯也因此遇到了趕2000多公里路、帶了一包干脆面下酒的男孩子。她找到了自己的姻緣,并結(jié)出了愛情的果實。
釀好的酒需儲存一年才能開封,酒癮上來、又不好意思天天上門打擾的網(wǎng)友拜托張小硯:“多釀一壇吧,勻我們幾瓶?!背说谝淮吾劦摹耙粔簟?, 張小硯再沒為后來的酒取過名字,只在酒瓶上貼上一張白紙,寫上5個字:張小硯的酒。
在寄賣酒時,隨著酒瓶寄出的,還有一張張小硯手寫的“酒號”,即這瓶酒是何時何地所釀等信息。張小硯說:“只要報酒號我就會知道你是誰,是何時買的酒?!?/p>
當(dāng)釀酒師久了,張小硯就發(fā)現(xiàn)很多買酒的人并不是買給自己喝,他們或送朋友、送情人、送愛人,或者送給曾經(jīng)相愛過的那個人。有天深夜,張小硯接到了一個北京打來的電話,對方是一個女孩,聲音有些冷淡,她問張小硯是誰,為什么寄酒給她?張小硯告訴她自己是釀酒師,酒坊叫石見泉酒坊,是別人買了酒寄給她的。停了一會兒,女孩問張小硯:“他還好嗎?”張小硯笑了,說自己只是賣酒的。后來,張小硯查了一下買酒人的信息,那人也在北京。通過女孩的語氣,張小硯判斷買酒人應(yīng)該是和女孩彼此說過“再見”并再也不會見的人。
2016年,央視導(dǎo)演組循著酒香上山,因為忘了帶下酒菜,張小硯既不提供酒,更不讓他們拍攝關(guān)于自己的紀(jì)錄片。無奈,工作人員下山買了幾只大螃蟹,這才得以順利拍攝張小硯的生活。在她的地盤上,就得按她制定的規(guī)則辦事,連央視也不例外,這種行事風(fēng)格很“張小硯”!
2017年年底的一天,張小硯打開私信,發(fā)現(xiàn)對方正是自己音響里傳出來的那個聲音的主人——音樂人左小祖咒。他給張小硯發(fā)了一條消息,希望能將她的《走吧,張小硯》拍成電影。這下張小硯的粉絲們不干了,他們除了害怕張小硯重出“江湖”后人紅酒紅,自己分不到一杯佳釀,也擔(dān)心張小硯平靜的生活會被打破。對此,張小硯回答很干脆:“不會。內(nèi)心平靜,世界都靜?!?/p>
釀酒的日子里,張小硯過得清靜又自在。她每天上午打理菜園,下午上山采野柿子和毛栗子,夜深后倒上一杯酒,伴著月光和蟲鳴碼字。比起大城市的燈紅酒綠,張小硯覺得這才是她想要的生活。后來,張小硯的媽媽也從江西彭澤縣老家跑來與女兒同住。
張小硯寫得一手好文章,偶爾得了一筆稿費、版稅,她就和媽媽換上最好的衣服,下山去鎮(zhèn)上最豪華的酒店里吃上一頓?!澳抢锏牟顺夒y吃,每次吃完我都想干掉那只蹩腳的廚子?!辈贿^下一次,張小硯還會帶媽媽去,她說生活中的儀式感也是不能少的。
“三月做田,四月選種,五月育秧,六月耘禾,七月抽穗,八月灌漿,九月收成,十月汲泉,十一月釀酒,十二月酒熟。”一壇酒喝完,不過一頓飯的工夫,而從稻子生長到成酒,卻要經(jīng)歷一年的悠然時光。
酒香從山里飄出去后,有人苦口婆心勸張小硯,將酒瓶換換,說以前小孩給家里打醬油打散酒用的就是這種瓶。張小硯也不生氣,只說即使瓶上鑲嵌鉆石,酒還是這個酒,手藝還是這手藝,還是樸素些好,酒是拿來喝的,不要給它太多壓力。
做了7年山中釀酒師,張小硯經(jīng)常被人問“為什么選擇這樣的生活”,她說:“我不是酒狂,只是做事比較偏執(zhí)。大概世間純粹的快樂總是很少,我想為自己創(chuàng)造一些?!边@樣誠誠懇懇地釀酒,和陌生人一起暢飲,也是她所做的一點點溫柔的試探。
張小硯從不存錢,也不舍得將太多時間花在賺錢上。她說自己生活簡樸,花費不多,需要一筆錢了就做事情去賺。目前她要的就是在山野間種菜種桃種春風(fēng),把每一天都釀成詩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