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剛
窗花
木格窗。把時光假設(shè)得舊一些
年關(guān)。糊上新窗戶紙
一個女人要開花
亮出全部紅,以燭光為背景
壽桃、元寶、鯉魚、蓮花,以及更多吉祥物
組合幸福。她臉上洋溢春天
之前,一剪一剪剪出光亮
得有一雙巧手,并深深彎腰
她費力催熟每一個日子
鄉(xiāng)下女人擅長分身術(shù)
比如我母親,是一個也是無數(shù)個
我常常望見,在田野中起伏的母親
在菜園低頭的母親
被炊煙反復熏烤的母親
在油燈下拉長影子的母親
還有剪窗花的母親
她熟稔剪出愛的形狀
矮房子沉浸在風雨里,窗花褪盡顏色
需很久
家譜
一滴血從何而來
閱讀家譜,翻檢沾著泥土的身世
遷徙史。顛簸與輾轉(zhuǎn)
煙火搖曳,先人攥緊一個姓氏
他們找到了土。祖籍是一個會疼痛的詞
需要多少血汗,才能疏松堅硬
他們一截一截扎根
養(yǎng)牛,讓土地泛起波浪
養(yǎng)雞,讓日子長滿羽毛
養(yǎng)豬,讓生活富有油膩
養(yǎng)狗,讓家園得到安寧
在香爐里種植仰望
在中堂上寫下家訓
在祠堂里保持虔誠
這忠厚傳家,這晴耕雨讀,這細水長流
沉淀成家譜。有一種牽引的力
在家譜上,我必須
把自己的名字寫得端端正正
虎頭鞋
把虎踩在腳下,多么威武
一個人要從幼年開始,搶占褒義詞
比如虎頭虎腦,比如虎虎生威
鄉(xiāng)下女人說,穿虎頭鞋能百邪不侵
她們拼碎花布,捻紅線頭
讓一個“王”字分外醒目
她們熱衷養(yǎng)虎
飼之以乳汁,裹之以愛
她們的身體就是工廠
把糧食、井水、炊煙合成乳汁
把方言、鄉(xiāng)情、風俗組成愛
她們擅長馴虎
動用全部的溫柔、善良、寬容與嚴厲
付出足夠的耐心、隱忍、辛勞與犧牲
牢牢掌控虎的野性
我猜想,母親也讓我穿過虎頭鞋
把一只虎驅(qū)到我體內(nèi)
至今不時出沒
它有一伸一縮的斑紋
搖籃
搖一搖,適度晃動與傾斜
能獲得舒適。躁動與生俱來
需用母愛安撫
把月光融進來,把星星融進來
把流水融進來,把鳥語花香融進來
搖籃曲蓄滿春風
我與母親之間隔著搖籃
木支架給人生以最初的支撐
我有木的品格,忠誠、質(zhì)樸、沉實
有時木訥,緩慢而遲鈍
搖籃框是用竹子編的
這是我一生愛竹的理由
我信奉關(guān)于氣節(jié)、風骨的格言
也陷入一句“竹籃打水”歇后語的宿命
空手而歸時,需要安靜
最好能安然入睡
我想變小,重新躺在搖籃里
被母親輕輕地,輕輕地
搖一搖
油燈
暗處有狼外婆、鬼故事
美女蛇喜歡念叨小孩的名字
有光真好!光是召喚
我有趨光本性
光是安慰,靠近光
我獲得安靜
那時,油燈是家中唯一光源
暮色圍攏,母親點燈
一扇黃暈的窗口透出溫暖與祥和
在功課里行走,每一個字都蘸著燈光
我纖細的足跡堂堂正正
母親縫補衣衫,納鞋底
在土墻上投下斜斜的影子
油燈一樣緩緩釋放愛
懷揣一盞燈上路,我有微弱的光
疲憊時,總想被一只手
輕輕撥亮
八仙桌
桌上有秩序
尊卑、長幼、親疏、遠近,各就其位
上席不可窺視,小時候
我遵守“桌縫對肚皮,不算是上席”的諺語
在下方坐下,不弄出多大聲響
桌上有禮儀
我學會謙讓,并保持恭敬神色
桌上有親情
澆幾杯酒,一些稱謂紛紛揚揚
鄉(xiāng)音醉了,熏熏然
把家長里短、雞毛蒜皮重復一遍
有時說到桑麻,便有芳香飄來
涌動一陣蛙鳴
鄉(xiāng)下人好客,以仙人待之
母親說不出“蓬蓽生輝”之類雅詞
就傾其所有,表達盛情
八仙桌是人情世故里的一個結(jié)
自幼我就知道,要像一張桌子那樣
方方正正
布鞋
布鞋是我最初的路
從母親懷中出發(fā),我搖搖晃晃
母親讓我穿虎頭鞋、棉鞋、花布鞋
我有不安分的本性
常常把小丘、荊叢、水洼當作路
母親抱怨說,這孩子腳上有牙
她在燈下納鞋底
納著納著,就老了
離鄉(xiāng)時,我穿皮鞋
母親叮嚀,要踏踏實實地走路
我心中一直珍藏著一雙布鞋
那次還鄉(xiāng),我看見她在做布鞋
用針箍把針按進鞋底
粗糙的手一下一下輸送愛
她不時把針在白發(fā)里擦一擦
鞋子就蓄滿風霜
我穿布鞋,感到
一生都在母親懷中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