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艷玲,李海賢,翁 萍,劉澤璇,許小慶,曾 榮
(佛山科學技術學院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廣東 佛山 528231)
放線菌與人類的生產(chǎn)和生活息息相關,是很多天然藥物和生物活性物質的重要來源[1]。海洋放線菌產(chǎn)生了許多具有特殊化學結構以及特殊生理活性和生理功能的物質[2]。盡管海洋放線菌的類群和數(shù)量都非??捎^,但很多研究者使用經(jīng)典的分離培養(yǎng)方法培養(yǎng)卻失敗了[3]。近年來,從海洋放線菌中陸續(xù)發(fā)現(xiàn)的SalinosporamideA等一系列新的活性化合物,均可證明海洋是一個具有極大地潛力的資源寶庫[4-7]。因此,本研究旨在以稀有海洋放線菌Salinispora arenicola CNS-205為實驗材料,克隆出海洋放線菌酰胺酶AM的完整基因,以為該基因簇的功能研究奠定基礎。
1.1.1 菌種來源
海洋放線菌Salinispora CNS-205分子生物學實驗室保存。
1.1.2 主要試劑
大腸桿菌DH10B;限制性內切酶NdeI和EcoRI;DNA分子標準量marker;DNA聚合酶。DNA提取試劑盒,T4DNA連接酶,凝膠回收試劑盒,質粒小提試劑盒等,均購買自天根生化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其余均為國產(chǎn)分析純試劑。
1.2.1 重組質粒的構建
PCR反應體系:H2O 28.5 μL,5×FAST HiFidelity PCR Buffer 10 μL,20×FAST PCR Enhancer 2.5 μL,DMSO 2 μL,Template 2 μL,PrimerL 2 μL,PrimerR 2 μL,F(xiàn)AST HiFidelity polymerase 1 μL。PCR 程序:升溫90 ℃,2 min;DNA變性95 ℃,30 s;退火53 ℃,30 s;延伸72 ℃,2 min;30個循環(huán)后,72 ℃維持10 min,電泳。PCR產(chǎn)物的片段為雙鏈平末端,需通過酶切的方式將黏性末端暴露出來。酶切反應體系如下(50 μL反應體系):
然后放入37 ℃水浴鍋中水浴2 h,經(jīng)膠回收后的PCR產(chǎn)物連入pUC-18載體。
酶連體系(20 μL反應體系):
1.2.2 酶切驗證
用EcoRI和NdeI酶切,酶切反應體系如下(10 μL反應體系):
以海洋放線菌總DNA為模板,用上述引物進行擴增,再EcoRI和NdeI酶切回收。原PCR產(chǎn)物的目的條帶應位于大約1 800 bp處,如圖1所示。
圖1 PCR電泳圖
圖2中第一個條帶約在2 700 bp左右,為載體的酶切條帶;第二個條帶位于1 800 bp左右,為目的基因的酶切條帶。得出該重組質粒后,測序委托南京金斯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完成。
圖2 酶切驗證圖
酰胺酶的酰基轉移活性能催化底物生成其相對應的異羥肟酸,異羥肟酸可作為食品添加劑、生長因子、抗白血病、抗肺結核病、腫瘤抑制因子等藥物,是極為重要的可用于化學治療的物質,具有重要的生物學活性。其金屬離子的螯合作用還可以為微生物所吸收利用,在金屬離子匱乏的環(huán)境中具有重要的意義[8]。
[1]W Fenical,PR Jensen. Developing a new resource for drug discovery: marine actinomycete bacteria[J].Nature Chemical Biology,2006,2(12):666-673.
[2]侯艷華.四株海洋放線菌遺傳轉化體系的研究[D].青島: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2006.
[3]田 新,朋張偲,李文均.海洋放線菌研究進展[J].微生物學報,2011,51(2):161-169.
[4]馬艷玲.海洋放線菌基因組文庫的構建和功能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11.
[5]B Bister,D Bischoff,M Str?bele,et al.Abyssomicin C-A polycyclic antibiotic from a marine Verrucosispora strain as an inhibitor of the paminobenzoic acid / tetrahydrofolate biosynthesis pathway[J].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2004,43(19):2574-2576.
[6]HC Kwon,CA Kauffman,PR Jensen,etal.Marinomycins A-D, antitumor-antibiotics of a new structure class from a marine actinomycete of the recently discovered genus “Marinispora”[J].ChemInform,2006,128(24):16410.
[7]宋亞鵬.丙烯酰胺神經(jīng)毒性機制研究進程[J].畜牧獸醫(yī)雜志,2010,29(2):43-45.
[8]韓嘉媛.丙烯酰胺的毒性研究[J].衛(wèi)生研究,2006,35(4):513-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