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葵華
摘 要 作為高等教育強國,澳大利亞、美國、英國憑借對教育理念的不斷傳承與創(chuàng)新,屹立于世界教育強國之林。借鑒國外高校青年教師科研能力培養(yǎng)模式,結合我國青年教師發(fā)展面臨的主要問題,我國高校應設置大學教師發(fā)展中心、構建持續(xù)培養(yǎng)機制、拓展科研融資渠道、加強國際科研合作、改進科研激勵機制,以提升我國高校青年教師的科研能力。
關鍵詞 國外高校青年教師 科研能力培養(yǎng) 模式及啟示
中圖分類號:G649.1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8.02.005
Abstract As a powerful country in higher education, Australia,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United Kingdom have stood in the forest of the world education power by the continuous transmission and innovation of educational ideas. Learn from foreign scientific research ability of young college teachers' training mode, combining the main problems of China's development of young teacher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China should set up the development of university teachers center, constructing sustainable training mechanism, expand financing channels, strengthen international scientific research cooperation, improve scientific incentive mechanism, to improve the young teachers' scientific research ability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of our country.
Keywords young teachers in foreign universities; cultivation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bility; mode and enlightenment
德國哲學家雅斯貝爾斯說過:“大學教師首先應是研究者……大學教師要指導、激勵學生刻苦鉆研,最好的研究者才是最優(yōu)良的教師。”[1]因此,加強對高校青年教師科研能力的培養(yǎng)尤為重要。本文通過分析國外高校青年教師培養(yǎng)模式,探索我國高校青年教師科研能力提升的途徑。
1 國外高校青年教師科研能力培養(yǎng)模式研究
1.1 澳大利亞大學青年教師科研能力培養(yǎng)模式研究
澳大利亞教育質量在國際教育中占有一席之地,這與澳大利亞政府的一貫重視密不可分。2009年,澳大利亞政府順應國內形勢制定了新的《全國教師專業(yè)標準》,明確了教師應達到的專業(yè)技能水平,為青年教師發(fā)展明確了方向。[2]
澳大利亞大學重視教師的科研培訓和科研成果轉化。針對不同層次的教師,學校除采用學術會、研討會、培訓班等形式外,澳大利亞大學還普遍設置了專門機構,如大學教師發(fā)展中心,為青年教師發(fā)展提供全方位指導。對于年輕教師早期難以申請到外部基金,澳大利亞大學努力通過政府撥款、企業(yè)合作和專設校內研究基金等形式,資助青年教師繼續(xù)發(fā)表研究成果。
1.2 美國大學青年教師科研能力培養(yǎng)模式研究
作為世界教育強國,美國大學要求所有教師必須具備學術能力,其成功的實踐經驗為我國青年教師科研能力提升提供了寶貴經驗。
美國幾乎所有大學都有科研政策手冊,內容全面,條目清晰。斯坦福大學科研手冊最具代表性,手冊中明確規(guī)定了研究人員的資質,界定了教師的科研時間,積極鼓勵學生參與科研,幫助青年教師向高層次人才發(fā)展,確保青年教師學術研究有法可依、有章可循。[3]為提升教師科研能力,斯坦福大學還推出了學術休假制度,為教師提供一個純粹的學術研究時段,讓教師能潛心專研。[4]
美國研究型大學都實行了導師制,旨在幫助青年教師尋找專業(yè)領域內資深的教師作為職業(yè)導師,在青年教師和資深教師之間建立平等、合作的指導關系。[5]研究表明:“當年長的教師花時間評價青年教師的學術工作,交給他們獲得科研資助的方法、介紹他們進入專業(yè)學會及學術圈子、同他們進行科研合作和教學合作、安排他們組織學術沙龍或指導他們完成參加學術會議論文的時候,有效的導師制就產生了”。[6]數據表明,接受指導的青年教師參加教學、科研活動的頻率更高,投入學術研究的時間和精力更多,科研成果也更加明顯。
1.3 英國大學青年教師科研能力培養(yǎng)模式研究
作為科學研究的重要基地,英國大學諸多科研指標位居世界領先。[7]英國大學主要從科研評估機制、科研項目支持和學術活動開展等三個方面來促進青年教師科研能力的提升。[8]
為引領大學科研卓越,英國政府實施了以卓越質量為導向的“科研評估機制”,對大學教師進行科研評級,對達到三級以上的教師進行基金資助,激勵教師科研能力逐年提升。2013年,英國政府推出新的“卓越科研體制”(Research Excellence FrameworkF),[9]既注重產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又重視科研過程的培養(yǎng)。在科研評估機制和卓越科研機制環(huán)境下,青年教師研究能力和研究水平都得到了提高。
為鼓勵英國大學教師開展項目研究,英國政府專門啟動了“教與學研究項目”(Teaching and Learning Research ProgramP),截至2012年已在全國資助將近20個項目70個團隊700多名科研工作者,成為英國教育領域資助最大的項目。[10]該項目重點關注研究技能和學術能力的提升,提供研究方法培訓,鼓勵研究者攻讀博士學位,打造專業(yè)化的研究隊伍,對青年教師科研能力提升具有重大幫助。
2 國外高校青年教師科研能力培養(yǎng)的啟示
全球高等教育已進入大眾化階段,青年教師已成為學術研究中不容忽視的群體。幫助青年教師快速步入學術生涯,提升研究能力,已成為教育界和高校管理者的頭等大事之一。因此,如何借鑒國外高校青年教師科研能力的培養(yǎng)經驗,值得我們在實踐中進一步探索。
2.1 設立大學教師發(fā)展中心,以優(yōu)質服務關注青年教師發(fā)展
青年教師是高校教師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提升青年教師科研能力對高校學術聲望和可持續(xù)性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高校應設置大學教師發(fā)展中心,設專人專崗為教師提供優(yōu)質服務。中心管理人員要熱心為教師服務,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幫助教師解決困難,為他們安心科研創(chuàng)造條件;每學年對新入職員工提供崗前培訓,對科研方法、科研開發(fā)和科研成果轉化等方面提供優(yōu)質培訓;此外,大學教師發(fā)展中心還有針對性地提供各種學術講座和培訓課程,搭建學術交流平臺,同時發(fā)展中心應具備完善的硬件設施,教師可在中心內進行科研討論,使其成為青年教師學術交流的首選之地。
2.2 構建持續(xù)培養(yǎng)機制,促進青年教師科研能力提升
根據青年教師成長規(guī)律,構建高校青年教師科研持續(xù)培養(yǎng)機制是十分有效的辦法。首先,構建業(yè)務培訓機制,提高青年教師知識技能。高校要采取多種途徑提升教師的業(yè)務水平,如邀請國內外知名專家、教授,通過講座、報告、沙龍、座談等形式解讀當前我國科研形勢與政策,分析項目申報流程、方法和技巧,分享課題論證、組織實施和結題驗收過程中的經驗做法,傳遞教育部門、社會各界和高??蒲姓n題信息,為青年教師科研能力成長提供“干貨”。
其次,建立導師培養(yǎng)機制,助推青年教師快速成長。高校應對青年教師科研方向進行詳細摸底,根據研究領域不同配備學術權威、治學嚴謹、作風正派的資深教授作為其指導教師,通過指導老師為其明確研究領域、提升科研意識、解答學術困惑,分享科研技巧等全方面的長效指導,確保其盡早融入科研團隊,加快青年教師成長步伐。
2.3 拓展科研融資渠道,資助青年教師科研可持續(xù)性
資金是確保青年教師科研可持續(xù)性發(fā)展的生命線。從國外高校科研資助體系來看,研究經費來源極其廣泛。英國政府連續(xù)多年啟動全國最大的研究項目資助研究人員開展科研;澳大利亞大學校內專設研究基金,專門扶持年輕教師開展早期研究。為解決我國青年教師科研經費不足的問題,我國政府因積極借鑒國外高校經驗,打通科研經費政府配套、慈善捐助、企業(yè)投資、國際合作、高校自設自籌等多渠道融資模式,確??蒲薪涃M來源多元化,保障青年教師學術研究可持續(xù)性發(fā)展。
此外,高校應加大對年輕教師科研扶持,鼓勵教師多出科研成果。對于國家重點研究項目,高校應鼓勵學術杰出的年輕教師參與其中。通過調查研究、組織實施和論文撰寫等培養(yǎng)青年教師的研究能力。校級項目立項時應安排適當比例用于青年教師,院系可設置等額資助配套機制。校內專設青年教師科研基金,支持開展創(chuàng)新性課題研究,以此培養(yǎng)年輕的學術骨干。
2.4 加強國際科研合作,開拓青年教師學術視野
從已發(fā)表的論文共同撰寫人來看,英國科研人員具有較強的國際合作能力。國際合作的學術論文被引頻次高,影響因子是單一國作者論文的2~3倍,這說明國際合作能極大推進青年教師學術成果價值化。鑒于此,加大高校青年教師科研國際合作具有重要意義。
一方面,可以引進國際卓越人才解決我國科研發(fā)展面臨的問題,推進我國薄弱學科與國際高層次人才間的交流與合作;另一方面,輸送優(yōu)秀青年教師到國外帶薪進修,搭建國際合作學術圈。通過“請進來”、“走出去”培養(yǎng)策略推動青年教師快速成長,為國際科研合作奠定基礎。
2.5 改進科研激勵機制,調動青年教師科研積極性
科學合理的激勵機制有助于調動青年教師開展科研,提高研究效率。第一,建立科學合理的考核制度,采取科學的評價體系評價教師的科研能力。在強化激勵機制體系中,以榮譽性獎勵、資助性獎勵為主,對教師科研成果給與肯定,營造青年教師積極參與科研的良好氛圍。第二,青年教師正處于人生成家立業(yè)、結婚生子的特殊階段,加上青年教師經濟收入不高對科研工作造成極大影響,因此,滿足物質需求成為其首要任務。為了讓青年教師能有更多的時間精力投入到科研工作中去,高校管理者應采取辦法解除教師的后顧之憂,通過不斷提高教師工資和福利,不斷改善居住和工作環(huán)境,努力創(chuàng)造良好條件幫助他們潛心研究,從而促進科研能力的提升。
參考文獻
[1] [德]雅思貝爾斯.什么是教育[M].鄒進,譯.北京:三聯書店,1991:145.
[2] 張虹,曹蘇群.澳大利亞大學青年教師發(fā)展探析及啟示[J].淮海工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3(23):46-49.
[3] 李劍.美國大學科研制度對我國的啟示——斯坦福大學科研政策手冊解讀[J].科技創(chuàng)業(yè)月刊,2007.20(10):171-172.
[4] 陸道坤.斯坦福大學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研究與啟示[J].中國高教研究,2014(3):48-54.
[5] 劉鴻.美國研究型大學青年教師發(fā)展有效導師制的文化分析[J].比較教育研究,2015.37(6):64-70.
[6] Moody,J.A.Supporting Women and Minority Faculty[J].Academe,2004.90(1):47-52.
[7] 武學超.英國羅素大學集團卓越科研能力提升的策略與啟示[J].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12(11):91-95.
[8] 高潔.英國教師教育領域研究能力培養(yǎng)策略及啟示[J].教育探索,2016(12):140-143.
[9] J.Parker,E. V.Teijlingen. The Research Excellence Framework(REF):Assessing the Impact of Social Work Research on Society[J].
[10] A.Pollard. The UKs Teaching and Learning Research Programme:findings and Significance[J].British Educ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