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nèi)蒙 古包頭 市第一 中學 高二(17) 班 艾 嘉辰
以為“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是他冬日里最孤寒的時候?!凹帕葻o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坐小石潭上,竹樹環(huán)合,是他內(nèi)心最清冷的時候?!耙x滿酌,頹然就醉,不知日之入”,他頹然甘心醉倒在夕陽中是他最郁悶的時候。驀然回首,見他登臨城樓久久凝視佇立,卻有無法自抑的相思之苦。身世坎坷,世事莫測,仕途險惡,他又將經(jīng)歷怎樣的曲折?
如若客寓柳州,即使無心也會去拜訪他,在柳祠中沿走他的足跡,在羅池邊品味他的生活,在來來回回中尋覓,想要抓住他的衣角,哪怕留住關乎他的一絲也好。向祠中走去,擋眼有石塑一尊,映入眼簾的是他的悲憤,是翹首長安的企盼。石塑底座鐫有的碑文《荔子碑》《劍銘碑》,皆是其文筆游走之處。祠的架構,粉墻灰瓦,回廊架構,清新淡雅。祠的東廂,盡是后人憑吊紀念的文字,而康熙前的碑文,都已模糊不可辨識,于是驚覺,他早不在我們身邊了,離去已遠,即便你想尋,也是追蹤捕影罷了。只能靜聽自己的腳步聲,在走廊間回響,從模糊走向清晰,又從清晰走向模糊。
柳宗元是趕了長路來到這里的,十年以來,他一直都在趕路,趕向報國壯志的路,終究撞了個無門而歸。十年之前,他被貶永州,在永州待了十年,日子過得孤寂而荒涼。災難使他披草而坐傾壺而醉,使他狼狽,一度蓬頭垢面,喪魂落魄。災難也讓他游山歷水,抒寫胸中悲憤,使中華文化中多了一顆璀璨的明珠。
在山水之間他可以把酒黃昏舉杯邀月。享受無拘無束的田園之安。漸漸淡忘仕途與赫赫榮華。照理,他可以心滿意足不再顧慮仕途枯榮。當一紙詔書返長安時,油燈下的柳宗元,青衫灰暗,神色孤傷。他終究按捺不住,欣喜萬狀,急急趕去。去時吟“南來不做楚臣悲,重入修門自有期。為報春風汩羅道,莫將波浪枉明時。”卻不料想迎頭而來的厲聲宣告帶來的是失望,他又被貶往柳州。在破舊箱篋里那一札皺巴巴的詩文中,他吐露了自己的心聲。在仕途上,卻又迷迷頓頓。在靈魂的薄殼外總隱伏著無數(shù)誘惑。
在這里,在長安,在朝廷,在宗元最向往的地方。個人是沒有意義的,這里不應有生命實體,不應有個體靈魂。朝廷在和你做游戲,不能讓你在一處滯留太久,讓你顛簸,讓你記?。耗悴皇悄?。
柳宗元凄楚南回,嘴角綻出一絲笑容,那是在嘲謔自己,自己的悲劇上升為了滑稽?!笆赉俱驳角鼐?,誰料翻為嶺外行?!?/p>
他無法預料,他來到柳州最愛柳州羅池,而這將成為他的棲身之所,他生命的結點,千百年后后人探尋他的終點。
在柳州,宗元吟詠“從此憂來非一事,豈容華發(fā)待流年。”決心為柳州百姓操心辦實事,他懷著深厚的同情和親切感在詩篇里做了生動描繪:“愁向公庭問重譯,欲投章甫作文身。”在《種柳戲題》中他風趣寫道:“柳州柳刺史,種柳柳江邊。”他帶領柳州百姓開菜畦,墾田畝,鑿井識字?!笆址N黃柑二百株,春在新葉遍成隅?!毙腋5膭趧?,片片綠葉閃著春光,貶謫中的宗元該不會再多想仕途中的陰霾了吧?!胺酵蛻z皇樹,不學荊州利木奴?!笨芍^“獨立不遷,豈不可喜兮!深固難遷,廓其無求兮。蘇世獨立,橫而不流兮。閉心自慎,終不失過兮!”柳宗元在“皇樹”的枝葉間,當能與千年前的先賢聲息相聞,“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即使世事乖戾仍能感知獨立生命的存在,以悲憫的胸懷看白云蒼狗,就能獲得真趣。“人生到處何所似,恰似飛鴻踏雪泥?!?/p>
他感慨:“自昔才名天所扼,文章公獨耀南荒”“舊澤尚能傳柳郡,新亭誰為續(xù)柑香?”柳宗元關心民生而改革腐敗政治的抱負未能實現(xiàn),他凄楚南回,在衡陽的河邊上,他與友人牽衣拱手,流了很多眼淚,當淚珠不斷滑過臉頰掉落,他也漸漸明白了生命在熙熙攘攘的塵世,在利益紛爭的官場,如飄蓬,如浮萍。自己能把握的是“蘇世獨立”,是“廓其無求”,清流盡頭,何時云起,江山如是,亭荔依然。重重石碑發(fā)出了重重感嘆,重重疑問。在排排石碑間踽踽獨行,柳宗元不斷引發(fā)后人苦苦思索。相關鏈接
柳宗元與柳州的不解情緣
柳宗元二十歲中進士,二十五歲就到中央做官,但由于參與了政治革新運動受牽連,在仕途上一蹶不振,一貶再貶,越貶離京城越遠,最后貶到幾近蠻荒的柳州做刺史。
柳宗元在柳州雖然屬于被貶之列,但畢竟做了一個地方的主官。他利用有限的權力,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負和才能,做了許多好事,故柳州人擁戴他,在他死后為他用貴重木材做了棺槨裝殮,并護送其遺體到山西永濟老家。
柳宗元的付出得到了回報,他的名字與柳州共存,以至世人又稱之為“柳柳州”。當然,柳州人的義舉,也得到了回報。據(jù)說從柳州到永濟需走了幾個月,可等到了河東打開棺材重新殮裝的時候,卻發(fā)現(xiàn)柳公的遺體依然完好無損,面目仍栩栩如生。大家都十分驚訝,柳州棺材因此沾了柳宗元的名人效應而聲名大噪。那些達官貴人無不以擁有一口上好的柳州棺材為榮,因此柳州也發(fā)了棺“財”。至今世上還流傳著“吃在廣州,穿在蘇州,玩在杭州,死在柳州”的民諺。
經(jīng)典臺詞 25年,相比一個城市的興衰流轉,顯得短暫。但對一個人來說,卻足以釀出濃厚的鄉(xiāng)情?!渡嗉馍系闹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