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慧敏
摘要: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前提的,通過聽、說、讀、唱、玩、演等方式,著重于發(fā)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積極性及學習智力,使之獲得語言知識技能。
關鍵詞:小學英語;課堂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8)10-0121-01
21世紀,知識經濟的發(fā)展使人類進入了一個學習社會。科學技術發(fā)展迅速,國際競爭也日趨激烈,世界范圍的綜合國力的競爭,主要是科學技術的競爭,而現(xiàn)代科學技術的主要標志是信息技術。小學開設英語是新世紀社會發(fā)展的需要,是知識經濟時代為了更好的發(fā)展與國際發(fā)展接軌的必然要求。
1.開展“活動化教學”,讓課堂“活”起來
“活動化教學”是以活動為中心、以活動促語言發(fā)展為目的的教學模式,讓孩子在“玩”中學,“學”中玩,它是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一個重要的指導思想。開展“活動化教學”時,教師要善于根據教學實際和學生學習情況充分挖掘課堂資源,設計多樣的教學活動。比如身勢活動。通過簡單的身體語言清楚明白地表達意思,形象生動,易于模仿,生動活潑,學生很感興趣。在教動物這類名詞時,可模仿動物叫聲或動物姿勢:cat(meow)、duck(quack)、monkey(將手彎曲抓腦、撓癢狀);通過動作教形容詞:hot(用手煽風,擦汗狀)、cold(身體蜷縮,發(fā)抖狀);利用手勢教數詞:one(伸出一食指)、eight(伸出大拇指);又如游戲活動。在英語課堂中恰當地運用游戲能調節(jié)課堂氣氛,如猜謎,找朋友,傳悄悄話等吸引學生主動參與到語言實踐活動中來,強化學生的聽說的能力,使教學變得生動、豐富,使課堂變得生動、有趣。
2.關注學生個體,促進全體發(fā)展
我們的教育是面向全體學生的,小學英語教學應該使每一個小學生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其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都有變化,其英語運用能力都有提高。根據英語課程標的精神,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特別要注意面向全體學生,關注學生的全面發(fā)展。英語教學和其他學科一樣,小學英語教學也有育人的任務,即要實施素質教育。實際上教師面向的學生都是具有不同智力結構、相互之間差異很大的個體。因此,教育面向全體學生,就要關注個性差異。由于來自家庭、生活等影響,造成部分學生學習成績偏差,性格孤僻等,在學習中存在明顯的畏難情緒,對英語學科初期還是很感興趣的,但隨著需要記憶的單詞、詞組、語法,漸漸的望而生畏了。而一些學生學習被動,出現(xiàn)作業(yè)抄襲現(xiàn)象,久而久之,無法獨立思考,也破壞了英語學習整體的由易至難的規(guī)律,慢慢就跟不上了。所以,轉化一個學困生與培養(yǎng)一名優(yōu)等生同樣重要。
3.利用多媒體實行情景教學
現(xiàn)代教學,不能停步在過去的“黑板+粉筆”的教學模式,而應適應小學生的心理特征,采用多媒體教學手段?!毒拍炅x務教育全日制初中英語教學大綱》指出:“利用實物、掛圖、錄音機、幻燈機、電視機、錄像 片、電影和計算機進行英語教學,形象直觀,生動活潑,有助于學生直接理解所學的英語?!彼宰鳛楝F(xiàn)代教育者,就要經常利用圖片、實物、收錄機、多媒體等輔助工具,利用情景和設置情景進行教學。例如,我在教“學習用品”一類單詞時,我拿出一支鋼筆說:This is a pen.又指著鉛筆說:That is a pencil.然后讓學生學習“pen”和“pencil”這兩個單詞,學生就很直觀地學會了它們。在講到“職業(yè)”類內容時,我先出示醫(yī)生、護士、教師、農夫身份的掛圖,接著邊指著彩圖 ,邊用英語向學生介紹doctor,nurse,teacher,farmer等單詞。他們耳朵聽著單詞讀音,眼里看著圖畫,很快就能掌握這些單詞。有時也可以帶一些水果、茶杯、雜志封面、玩具等東西,進行實物教學。有時可讓學生作出 一些表情、動作,或讓他們到黑板上畫出簡筆畫或編一些短劇進行即興表演,創(chuàng)設一些情景。除了用圖片、實物教學外,還要充分利用現(xiàn)有的電教設備服務于教學。教讀課文時,可用錄音機播放課文,讓學生仔細聽音,認真模仿,學習標準的語音語調,還可利用錄音機的錄音功能,自制符合課文內容的錄音,供學生學習。
4.具體代抽象,以實物教學為主
在教育學中,有一種原則是認知先行。所謂認知先行就是要求教師通過具體的、形象的、直觀的事物和行為教會學生用英語進行正確表達。常識告訴我們,人類對世界的認識總是從感知逐步開始的,即使是學習母語,人們也總是通過肉眼觀察,通過耳朵接受信息實現(xiàn)存在的表象與語言信息對應的結合。
實物教學法能有效地吸引學生注意力和觀察力,可以增強學生的記憶力和想象力,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教師對這一教學法的運用,可以通過實物、動作、表情及英語描述為主,輔助以簡單的漢語的解釋組織教學。例如:在教“pen”這個詞時,教師先拿出一支鋼筆,說:“l(fā)ook!this is a pen.”并重復二、三次,再拿起一支鋼筆說:“This is a pen too.”然后點點頭表示肯定。當然在讀時,“pen”這個詞要讀重音,這樣學生就能理解了,“pen”這個符號就是漢語中“鋼筆”的意思,同時,學生們看了鉛筆、小刀、尺子等實物時,就會自覺地想學會它們的英語發(fā)音了。以具體事物代替抽象事物進行小學英語教學,不僅符合人類獲得語言知識的基本規(guī)律,而且很自然地把視、聽、說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科技高速發(fā)展和經濟全球化的今天,英語作為全球使用最廣泛的語言之一,已經成為國際交往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工具。為了使祖國未來的花朵可以更好地走向世界,也使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國,對英語的學習尤其重要,對小學英語教育應更加重視。本文討論了英語教育中關于策略的運用,提出了階梯定位、創(chuàng)設情境、培養(yǎng)跨文化意識三個有效策略,讓英語教育者、英語學習者獲得切實可行的理論指導為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