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曄
【摘要】幼兒教育關系著我國數(shù)千萬幼兒的發(fā)展,寄托著數(shù)千萬家庭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期盼。很多研究表明:幼兒在身體、社會性、語言、認知等方面的良好發(fā)展,不僅能造福于幼兒個人及家庭,也造福于整個社會、民族和國家。
【關鍵詞】公平 質量 差異性 情感 智能
【中圖分類號】G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19-0034-02
《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中指出“幼兒的學習是幼兒通過實際操作,親身體驗,去模仿、感知、探索,不斷積累經驗,逐步的形成自己的理解和認識的過程”,每個孩子都是相對獨立的個體,都享有公平接受有質量教育的權利。作為一名幼師,如何努力做到讓每個孩子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讓3—6歲幼兒獲得最大程度的全面發(fā)展?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思考與探究。
一、“公平而有質量”的幼兒教育特點
(一)適宜性
3-6歲的幼兒期兒童更為有效的學習方式應該是具體形象的、以游戲為基礎的自發(fā)性學習,而不是“小學化”的教學模式。幼師應該考慮幼兒的需要,并根據(jù)幼兒需要來裁剪課程,促進幼兒全方面的和諧發(fā)展。
(二)均公性
幼兒享有同等公平受教育機會,教師需要為幼兒提供充分而多元的自我表達和表現(xiàn)機會,在師幼互動中給予幼兒及時適當?shù)膽鸷投鄻踊⒏会槍π缘谋頁P。
(三)差異性
每個幼兒都是獨立的個體,具有個體差異性,我們應多元智能的評價幼兒成長,不應區(qū)別對待幼兒,而是努力讓每個幼兒跳一跳夠到自己的“蘋果”。
二、“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環(huán)境創(chuàng)設
環(huán)境是文化的一部分,是幼兒園文化的載體,對兒童情感、語言、認知發(fā)展具有深遠的影響。美與和諧的環(huán)境能夠潛移默化給予孩子積極的影響、提升審美意識,帶來愉悅體驗。所以要讓每個幼兒都享有均等優(yōu)質的教育機會。
(一)活動室座位同伴安排
教師應該適時適當?shù)恼{整幼兒座位,促進幼兒社會性發(fā)展,提供有利于幼兒語言發(fā)展與表達的機會,確保每個幼兒最大限度的發(fā)展。
(二)教師情感態(tài)度很重要
教師對于幼兒應該一視同仁,不能以大人的視角根據(jù)孩子外部特征美丑而區(qū)別對待幼兒。對于長得好、聽話的孩子就淡化其犯下的錯誤,對于衣著寒酸、活潑調皮的孩子就強化其“罪證”。不是說哪個家長給了“好處”就可以對其孩子“特殊照顧”,更不是說教師就可以利用家長職位之便謀私,而是要充分利用家長資源為全體幼兒服務以提高教育質量、實現(xiàn)教育公平。
(三)面對幼兒糾紛需冷靜
教師對幼兒間的糾紛評判公正與否不僅影響幼兒形成良好的、合乎社會認可的行為規(guī)范,且極易影響幼兒對道德行為、道德規(guī)范的認知。這就要求教師要尊重幼兒,充分了解幼兒,平等的對待幼兒且尊重幼兒的差異性,促進每個幼兒富有個性的、充分的發(fā)展。
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課程安排
(一)同樣的物質學習材料
不論是社會、健康、語言、科學還是藝術領域的任何內容,每個幼兒都享有同等同樣的學習操作材料。不能由于某些幼兒的能力低下而不給他接受同等教育的機會,讓其“抱臂休息”,而是應適當調整難度促進其發(fā)展。
(二)被提問和互動的權利
教育教學過程中不能因為孩子“不愛舉手”、“太調皮”、“答非所問”等原因而剝奪其被提問和互動的權利,更不能因為某些幼兒“聰明”、“反應快”、“機智”就偏愛,造成幼兒消極的情緒體驗,一步步剝奪了孩子的自信心。
(三)適宜發(fā)展的有效學習
在知識社會到來之際,培養(yǎng)具有深厚基礎、善于學習并適應各種變化擁有良好習慣的人是我們應該思考和不可回避的問題。幼兒課程適宜性即要明白教師在課程中應“教”些什么,怎么“教”,更應幫助幼兒“學”的問題,它對于幼兒學習結果起著重要的作用,我們即不能抹殺幼兒良好童心提前進入“小學化”課程教學,也不能毫無目的教幼兒“玩”,而是要適應幼兒年齡特點“在玩中學”、“在學中玩”,促進幼兒發(fā)展與健康成長。
(四)各類游戲的自主選擇
每個幼兒按自己的意愿自由選擇游戲,在放松的狀態(tài)下,以自己方式進行游戲。充分自由結伴、自選內容、自主選擇的去參與游戲,自由結伴。不能因為孩子的個性特征、行為習慣不好而剝奪幼兒自主選擇權。而是應該采取科學有效的方法去引導和幫助孩子們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
四、運用多元智能的評價方式評價幼兒
幼兒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們都具有個別差異性,我們既要“一碗水端平”做到讓每個幼兒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又要“體現(xiàn)差異性”做到讓每個不同的孩子都有自己“能夠到的蘋果”,獲得自信保證幼兒全面健康快樂的發(fā)展。因此在對幼兒的評價過程中我們也要選用公平有質量的多元智能方式。幼兒發(fā)展評價的內容是多元化的,這要求教師既要關注幼兒在個學習領域知識技能的獲得,也要關注幼兒的學習興趣、情感體驗、溝通能力的發(fā)展。即了解某個幼兒一段時間內身體、社會、語言等發(fā)展的情況,也要了解全體幼兒在某一領域或某個具體活動中的發(fā)展情況。不能單一片面的評價幼兒。
努力讓每個孩子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教師具體可行的辦法不僅影響到幼兒的身心健康,也關乎到每顆“種子”的發(fā)展成長,更關乎到我們國家和民族的未來與希望。創(chuàng)設一個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環(huán)境對幼兒來講具有深遠的意義與價值,必將為其今后發(fā)展奠定一個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