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基于β—環(huán)糊精碳納米片修飾電極的伏安傳感器快速檢測磺胺嘧啶

2018-05-30 11:33:16韋壽蓮利健文姚夙歐陽壯魏承煬
分析化學 2018年5期
關(guān)鍵詞:環(huán)糊精

韋壽蓮 利健文 姚夙 歐陽壯 魏承煬

摘 要 采用超聲電解的方法制備碳納米片(CNS),通過超聲分散法將β-環(huán)糊精(β-CD)負載在CNS上,再通過滴涂法將β-CD-CNS納米復合材料固載在玻碳電極表面,構(gòu)建磺胺嘧啶(SD)伏安傳感器。以差分脈沖溶出伏安法(DPSV)研究SD傳感器的電催化性能,考察和優(yōu)化了pH值、修飾量、掃描速度、攪拌速度和時間、沉積電位和時間等參數(shù)的影響。結(jié)果表明,β-CD-CNS納米復合材料在中性溶液對SD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能顯著提高SD的電流響應。在優(yōu)化的條件下,SD在+0.87 V產(chǎn)生一個靈敏的氧化峰,氧化峰電流ip(μA)與SD的濃度在0.05~13.5 μmol/L范圍內(nèi)呈良好的線性關(guān)系,相關(guān)系數(shù)為0.999,檢出限為12.2 nmol/L(S/N=3)。本方法成功應用于水和牛奶中SD殘留檢測,加標回收率為80.0%~102%,RSD≤5.2%。

關(guān)鍵詞 磺胺嘧啶; 電化學檢測; 碳納米片; β-環(huán)糊精; 差分脈沖溶出伏安法

1 引 言

磺胺嘧啶(Sulfadiazines,SD)是一種廣譜抗菌藥物,廣泛應用于預防和治療人類、水產(chǎn)和動物養(yǎng)殖等細菌感染[1,2]。如果濫用或不正確使用會導致SD在人體、水產(chǎn)品、動物食品、環(huán)境中殘留并累積,危及人體健康。我國《無公害水產(chǎn)品中漁藥殘留限量》(NY5070-2002) 和《農(nóng)業(yè)部第235號公告-動物性食品中獸藥殘留最大限量》規(guī)定水產(chǎn)品、動物性食品中SD最高殘留限量(MRLs)為100 μg/kg[3,4]。因此,開發(fā)快速、靈敏和低成本的檢測環(huán)境水域和動物產(chǎn)品中SD殘留對保護公眾健康至關(guān)重要。

目前已報道的用于SD殘留檢測的方法有很多,如高效液相色譜法(HPLC)[5,6]、毛細管電泳法[7,8]、流動注射化學發(fā)光法[9]、紫外光度法和熒光法[10,11]、免疫分析法[12]、電化學傳感器[13~17]等,其中HPLC和電化學傳感器應用最廣泛。HPLC法選擇性高,靈敏、準確可靠,但樣品前處理繁雜、分析速度慢、儀器昂貴、成本高。與其相比,電化學傳感器具有成本低、響應快、靈敏、準確、操作簡易等優(yōu)勢,更有利于復雜樣品SD殘留的快速檢測。為了提高電化學傳感器檢測SD的靈敏度和選擇性,很多納米材料特別是碳納米及其復合材料被用于修飾電極[18],但報道的納米材料成本高、制備過程復雜,制約了在SD檢測中的應用。

碳納米片(CNS)擁有高的比表面積、納米級的厚度及優(yōu)越的電催化性能, 是一種理想的電化學修飾材料[19,20]。使用CNS作為電極修飾材料, 能夠為待測物提供更多的附著位點, 有利于提高檢測靈敏度。β-環(huán)糊精(β-CD)的結(jié)構(gòu)形似一個兩端開放的“桶”, 內(nèi)部疏水, 外部的多羥基具有親水性, 可通過多種作用力與有機物形成包合物[21], 因而可增強碳納米材料在水相中的分散性, 提高有機物檢測的選擇性。本研究采用超聲電解方法制備CNS, 通過超聲分散方法將β-CD固載在CNS上, 制成β-CD-CNS/玻碳電極, 并采用差分脈沖溶出伏安法(Differential pulse stripping voltammetry, DPSV)研究了SD在電極上的電化學性質(zhì)以及影響檢測的參數(shù), 建立了一種快速、靈敏可靠的方法檢測水和牛奶中SD。

2 實驗部分

2.1 儀器與試劑

CHI660E電化學分析儀 (中國上海辰華儀器公司)、鉑絲電極、玻碳電極(Φ 3 mm)、飽和甘汞電極(飽和KCl)、JSM6510掃描電鏡(中國深圳市瑞盛科技有限公司);石墨棒(99.9%, 東莞市捷誠石墨制品有限公司);磺胺嘧啶和β-環(huán)糊精(≥98%, 上海阿拉丁生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純牛奶樣品均購于超市。實驗所用其它試劑均為分析純;實驗用水為二次蒸餾水。

2.2 溶液的配制

0.2 mol/L Na2HPO4-檸檬酸(Cit)緩沖溶液:稱取38.428 g檸檬酸配成1 L 0.2 mol/L檸檬酸溶液, 與0.2 mol/L Na2HPO4溶液按比例配成不同pH值的緩沖液。

1 mmol/L SD標準儲備液:準確稱取0.0250 g SD, 以無水甲醇溶解并定容至100 mL。

2.3 樣品的前處理

水樣取自實驗室管道自來水, 自水龍頭放水5 min后, 采集水樣直接測定。

稱10.00 g牛奶于干凈研缽, 加6.0343 g硅藻土, 研磨30 s混合均勻。將乳液轉(zhuǎn)移到聚四氟乙烯試管, 加入25 mL乙腈-水溶液(1000∶30, V/V), 渦旋振蕩1 min, 放于微波爐中高火模式下微波輻射1 min, 3000 r/min離心5 min[21], 收集上清液。沉淀物中加入25 mL乙腈, 搖勻, 微波輻射1 min, 3000 r/min離心5 min, 合并上清液, 于45℃水浴中, 氮氣流吹干。準確加10.00 mL乙腈-水溶液超聲溶解 [21], 過0.22 μm濾膜, 棄去前2 mL濾液。取5.00 mL續(xù)濾液用, 0.2 mol/L Na2HPO4-檸檬酸溶液(pH 6.0)稀釋1倍后進行電化學檢測。

2.4 β-CD-CNS/GC電極的制備

以20 mm直徑碳棒為正極, 20 mm直徑鈦棒為負極, 在500 mL 2.5 μmol/L磷酸鹽緩沖液 (pH=7.0)中進行恒電流電解, 電極間距為5 mm, 電流0.2 A, 超聲功率80 W電解3 h, 得到均勻分散的CNS溶液。取1.0 mL CNS溶液, 加入0.0011 g β-CD超聲分散30 min, 得到β-CD-CNS分散液[20]。

玻碳電極(GC)用前在麂皮上以0.05 μm Al2O3進行打磨, 再用純凈水超聲5 min, 自然晾干。用微型注射器將10 μL β-CD-CNS分散液滴涂在GC電極表面, 將電極置于紅外燈15 cm的高度下烘10 min, 得到β-CD-CNS/GC電極。

2.5 檢測方法

以β-CD-CNS/GC電極為工作電極,鉑絲電極作對電極,飽和甘汞電極作參比電極,在2.5×105 mol/L SD + 0.2 mol/L Na2HPO4-檸檬酸溶液(pH 6.0)進行DPSV掃描。掃描參數(shù):電位增量10 mV, 攪拌速度1600 r/min,攪拌時間60 s,沉積電位0.6 V,沉積時間60 s,振幅0.05 V,氮氣氣氛下測定。

3 結(jié)果與討論

3.1 修飾電極的形貌

圖1是CNS和β-CD-CNS分別滴涂在玻碳電極后的SEM圖。從圖1A觀察到CNS的形貌呈錯落的片狀, 重疊的納米片間形成縫隙。在CNS中加入β-CD后, 可觀察到許多粒狀晶體附著在CNS表面(圖1 B), 說明β-CD吸附在CNS表面的相容性較好。

3.2 電化學行為

β-CD-CNS/GC電極或GC電極在0.2 mol/L Na2HPO4-Cit緩沖液(pH 6.0)進行DPSV檢測的曲線如圖2a所示,未觀察到氧化還原峰。

而GC電極(圖2b)和β-CD-CNS/GC電極(圖2c)分別在2.5×105 mol/L SD Na2HPO4-Cit緩沖液(pH 6.0)中進行DPSV檢測,在0.87 V均出現(xiàn)一個明顯的SD氧化特征峰,且在β-CD-CNS/GC電極上產(chǎn)生的氧化峰電流遠大于GC電極上產(chǎn)生的峰電流,說明β-CD-CNS對SD有很好的催化氧化作用。這可能得益于碳納米片大的比表面積,為β-CD-CNS/GC電極表面富集SD提供豐富的吸附位點,進而提高了反應過程中電子的傳遞效率,加快反應速率,使得SD在電極表面更容易被氧化,從而達到放大峰電流的效果。

3.3 修飾電極制備條件優(yōu)化

3.3.1 β-CD濃度的影響 制作負載不同濃度β-CD的碳納米片/GC電極, 按2.5節(jié)的方法對SD進行DPSV檢測, 考察β-CD濃度對電極性能的影響。由圖3可知, 隨著β-CD濃度的增大, SD氧化峰電流先升高后降低, 在β-CD濃度為1.0 mmol/L達最大。添加β-CD后, 可能由于其“空腔”結(jié)構(gòu), 對含有苯環(huán)結(jié)構(gòu)的SD有包合吸附作用, 提高了SD在電極表面的富集量, 從而提高了峰電流。但β-CD濃度過高, 可能會在碳納米片上占據(jù)過多的位點, 降低了CNS的性能, 從而增大電極阻力, 妨礙電子的有效傳輸, 導致氧化峰電流降低。且修飾材料因β-CD濃度太大而脫落, 故β-CD最優(yōu)濃度為1.0 mmol/L。

3.3.2 β-CD-CN滴涂量的影響 分別將2、4、6、8、10和12 μL β-CD-CNS溶液滴加到玻碳電極表面制成修飾電極, 按2.5節(jié)方法對SD進行DPSV檢測, 考察β-CD-CNS修飾量對電極性能的影響。結(jié)果發(fā)現(xiàn), 隨滴涂量增加, SD氧化峰電流迅速增大, 說明β-CD-CNS/GC電極對磺胺嘧啶具有很好的電催化活性。

當?shù)瓮苛繛?2 μL時,SD氧化峰電流稍有降低,可知10 μL滴涂量的電極達到飽和狀態(tài)(ip=2.755 μA),繼續(xù)增大滴涂量反而會削弱電極對SD的響應效率。實驗選擇10 μL為最佳滴涂量。

3.4 傳感器測定條件優(yōu)化

3.4.1 底液及pH值 探究2.5×105 mol/L SD在濃度均為0.2 mol/L的HCl、H2SO4、NaAc(pH 6.0)、Na2HPO4-Cit(pH 6.0)、磷酸鹽溶液(pH 7.0)等底液中的電化學響應。由圖4可見,以H2SO4、HCl為底液,SD的氧化峰電位和背景電流高,峰形不對稱,延伸長(圖4a和4e);以NaAc、磷酸鹽溶液為底液,SD的氧化峰電位低,但背景電流高,峰形延伸長(圖4c和4b);以Na2HPO4-檸檬酸溶液為底液,SD的氧化峰電位和背景電流低,峰形對稱尖銳(圖4d),故選0.2 mol/L Na2HPO4-Cit溶液為底液??疾觳煌琾H值Na2HPO4-Cit溶液對SD電化學響應的影響,發(fā)現(xiàn)SD的氧化峰電位隨pH值減小而不斷正移,峰形不斷變寬,說明溶液的H+濃度對峰電位和峰形有很大影響,同時發(fā)現(xiàn)SD的峰電流隨pH值增加而增大,在pH 6.0時達到最大,此后隨pH值增加而減小,說明有H+參與電極反應。以SD氧化峰電位對pH值進行擬合,發(fā)現(xiàn)在pH 3.0~8.0范圍內(nèi)與峰電位呈現(xiàn)線性關(guān)系, Ep=0.033pH +1.065(r=0.9965),根據(jù)能斯特方程:E=0.059znpH+EΘ計算出SD氧化反應過程的質(zhì)子(z)的數(shù)目和電子轉(zhuǎn)移數(shù)(n)之比(z/n=0.5),即每轉(zhuǎn)移2個電子就有1個質(zhì)子參與到電極反應[22],原因是磺胺嘧啶結(jié)構(gòu)中苯環(huán)上的酰胺基被氧化所致[15], 可能涉及以下反應:

3.4.2 掃描速率 為進一步探究SD電極反應性質(zhì), 采用循環(huán)伏安法考察掃描速率對SD氧化峰電流的影響。1.0×105 mol/L SD在0.2 mol/L Na2HPO4-檸檬酸溶液(pH 6.0)的循環(huán)伏安曲線上, 0.9 V附近出現(xiàn)一個氧化峰, 沒有相應的還原峰, 表明SD在β-CD-CNS/GC電極上的電化學反應不可逆;且隨掃描速率增大, SD的氧化峰電流增加, 峰電位正移。以SD的峰電流ip(μA)對掃描速率v(V/s)進行擬合, 得到SD的峰電流與掃描速率的線性關(guān)系為ip =91.77v + 10.44 (R=0.994)。SD的峰電流與掃描速率成正比, 說明磺胺嘧啶在β-CD-CNS/GC電極表面的氧化過程受電極反應速度控制。

3.4.3 電位增量 采用DPSV檢測, 考察電位增量對2.5×105 mol/L SD氧化峰電流的影響。結(jié)果表明, 隨電位增量增大, SD的氧化峰電流逐漸增大, 峰電位正移, 10 mV時峰電流達最大, 故電位增量選擇10 mV。

3.4.4 攪拌速率與時間 采用DPSV檢測,考察不同攪拌速度下β-CD-CNS/GC電極在2.5×10

Symbolm@@ 5 mol/L SD+0.2 mol/L Na2HPO4-Cit溶液(pH 6.0)的峰電流。結(jié)果表明,隨攪拌速度增加,SD峰電流迅速增大,1600 r/min時峰電流達最大,此后隨攪拌速度增大峰電流有所下降??赡軘嚢杓涌炝薙D分子的擴散速率,增大碰撞幾率,提高了SD在電極表面的富集量,達到增大響應電流的效果,但轉(zhuǎn)速過大也會導致電極表面吸附的SD部分脫落,從而使峰電流降低。

探究攪拌時間對SD氧化峰電流的影響, 發(fā)現(xiàn)不攪拌, SD氧化峰電流低。隨攪拌時間延長, SD峰電流迅速升高, 60 s時峰電流最大。說明攪拌60 s, SD在電極表面富集達到飽和, 繼續(xù)延長攪拌時間, SD的峰電流反而減小, 可能是持續(xù)攪拌會引起電極表面SD脫附。因此攪拌時間選擇60 s。

3.4.5 沉積電位 考察了不同沉積電位富集對SD峰電流的影響。結(jié)果表明,當沉積電位從0 V到0.6 V變化時, SD的氧化峰電流逐漸升高,在0.6 V時達到最大值。繼續(xù)增大沉積電位,峰電流降低,可能由于SD在修飾電極表面的氧化電位范圍0.7~0.9 V,沉積電位過大,會導致SD在測定前在電極表面氧化,導致響應電流降低。由于沉積和攪拌同時進行,沉積時間也是60 s。從沉積過渡到檢測需要靜置。隨靜置時間由2 s增大至10 s,SD的氧化峰電流稍降低,故靜置時間選擇2 s。

3.5 線性范圍和檢出限

在最優(yōu)的條件下, 分別對濃度為0、0.050、0.25、0.75、1.5、4.5、9.0和13.5 μmol/L SD標準溶液進行DPSV掃描(圖5), 以測得的氧化峰電流ip(μA)對相應的SD濃度c(μmol/L)進行線性擬合(圖6), 得到SD的線性方程為ip =0.2437c-0.0209 (r=0.999), 線性范圍為5.00×108~ 1.35×105 mol/L, 檢出限(S/N=3)為12.2 nmol/L。按2.3節(jié)處理牛奶樣品, 牛奶中SD的檢出限為6.11 μg/kg, 農(nóng)業(yè)部第235號公告《動物性食品中獸藥殘留最大限量》規(guī)定牛奶中SD最高殘留限量為100 μg/kg[4] , 本方法可滿足環(huán)境和食品中痕量SD檢測要求。

3.6 重現(xiàn)性和穩(wěn)定性

在優(yōu)化條件下, 以同一支β-CD-CNS/GC電極對5 μmol/L SD+0.2 mol/L Na2HPO4-Cit溶液(pH 6.0)連續(xù)進行10次DPSV掃描, 結(jié)果表明, SD峰電流的RSD=0.03%;制備5支β-CD-CNS/GC電極, 對5 μmol/L SD+0.2 mol/L Na2HPO4-Cit溶液(pH 6.0)進行DPSV掃描, 5支電極測得的峰電流的RSD=2.5%;將β-CD-CNS/GC電極于4℃儲存2周, 1周后峰電流響應減少了1.2%, 2周后峰電流響應減少了2.7 %, 表明β-CD-CNS/GC電極具有良好的穩(wěn)定性與重現(xiàn)性。

3.7 干擾物的影響

批量制備β-CD-CNS/GC電極。在最優(yōu)條件下, 考察常見共存物質(zhì)對5 μmol/L SD檢測的干擾, 結(jié)果發(fā)現(xiàn), 2000倍Cl, 1000倍Na+、K+和Ca2+, 250倍SO24、Mg2+和葡萄糖, 100倍甘氨酸和尿素, 50倍氯霉素, 30倍抗壞血酸, 20倍組氨酸以及3倍多巴胺分別共存時, 測定結(jié)果的相對誤差<±5.0%, 說明除多巴胺外, 其它物質(zhì)對測定沒有顯著干擾, 制備的修飾電極對SD檢測具有高的選擇性。這可能是因為多巴胺與SD結(jié)構(gòu)較類似, 氧化電位較接近。

3.8 樣品分析

樣品按2.3方法處理后, 用β-CD-CNS/GC電極于最佳條件下進行DPSV測試, 同時采用GB/T 21316-2007液相色譜-質(zhì)譜/質(zhì)譜法[22]對每個樣品平行測定3次, 結(jié)果見表1。本方法和國標方法均未在自來水和牛奶中檢出SD。對所檢樣品進行加標回收實驗, 加標濃度分別為0.25、0.50和1.00 μmol/L, 自來水和牛奶的加標回收率為80.0%~102.0%, RSD≤5.2%。如表2總結(jié)所示, 傳感器簡便快速、線性范圍寬、靈敏度高、準確可靠, 可應用于實際樣品中SD殘留分析。

4 結(jié) 論

采用超聲電解和超聲分散的方法制備碳納米片和β-CD-CNS材料,在玻碳電極表面采用滴涂法制備β-CD-CNS/GC電極,研究了SD在電極上的電化學行為,建立了檢測SD的傳感器方法。此方法成本低、快速、靈敏度高,重現(xiàn)性和抗干擾能力強,適于復雜樣品SD殘留的快速檢測。

References

1 Wang S, Zhang H Y, Wang L, Duan Z J, Kennedy I. Food Addit. Contam., 2006, 23: 362-384

2 Sisson M E, Rieder M J, Bird I A, Almawi W Y. Int. J. Immunopharmacol., 1997, 19: 299-304

3 Maximum Residue Limits for Veterinary Drugs in Animal Food (appendix 2). Announcement of the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no. 235)

動物性食品中獸藥最高殘留限量(附錄2).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nóng)業(yè)部公告(第235號)

4 NY5070-2002, Residue Limits of Fishery Drugs in the Pollution-Free Food Aquatic Products. Industry Standards of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NY5070-2002, 無公害食品水產(chǎn)品中漁藥殘留限量.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nóng)業(yè)部行業(yè)標準

5 Lu Y, Cong B, Tan Z, Yan Y. Ecotox. Environ. Safe., 2016, 133: 105-113

6 Jansomboon W, Boontanon S K, Boontanon N, Polprasert C, Da C T. Food Chem., 2016, 212: 635-640

7 Tong F, Zhang Y, Chen F, Li Y, Ma G, Chen Y, Liu K, Dong J, Ye J, Chu Q. J. Chromatogr. B, 2013, 942-943: 134-140

8 XIE Yu-Xuan, XIE TianYao, LIU Qiu-Ying,Guan Chun-Hua. Journal of Instrumental Analysis, 2006, 25(3): 100-102

謝玉璇, 謝天堯, 劉秋英, 官春華. 分析測試學報, 2006, 25(3): 100-102

9 Lu F, Li H, Sun M, Fan L, Qiu H, Li X, Luo C. Anal. Chim. Acta, 2012, 718: 84-91

10 Errayess S A, Lahcen A A, Idrissi L, Marcoaldi C, Chiavarini S, Amine A. Spectrochim. Acta A, 2017, 181: 276-285

11 Rodríguez N, Ortiz M C, Sarabia L A, Herrero A. Anal. Chim. Acta, 2010, 657: 136-146

12 Zhang H, Wang S. J. Immunol. Methods, 2009, 350(1-2): 1-13

13 Almeida S A A, Heitor A M, Montenegro M C B S M, Sales M G F. Talanta, 2011, 85(3): 1508-1516

14 Campestrini I, Braga O C, Vieira I C, Spinelli A. Electrochim. Acta, 2010, 55(17): 4970-4975

15 Sadeghi S, Motaharian A. Mat. Sci. Eng. C, 2013, 33(8): 4884-4891

16 Ghoreishi S M, Behpour M, Khoobi A, Masoum S. Arab. J. Chem., 2017, 10: s3156-s3166

17 He B, Chen W. Int. J. Electrochem. Sci., 2015, 10: 4335-4345

18 AN Xiao-Gang, DU Jie, LU Xiao-Quan. Chinese J. luminescence, 2017, 38(5): 675-684

安曉剛, 杜 捷, 盧小泉. 發(fā)光學報, 2017, 38(5): 675-684

19 XING Guo-Zheng, JIN Li-E, XIE Xiao-Ling. Carbon Tech., 2016, 35(5): 11-13

邢國政, 靳利娥, 解小玲. 炭素技術(shù), 2016, 35(5): 11-13

20 Yao S, Hu Y, Li G. Electrochim. Acta, 2015, 15: 305-311

21 DENG Ying-Hui, SU Li-Na, PANG Yan-Hua, GUO Ya-Fei, WANG Fen, LIAO Xia-Li, YANG Bo. Chinese J. Anal. Chem., 2017, 45(5): 648-653

鄧穎慧, 蘇麗娜, 龐艷華, 郭亞飛, 王 芬, 廖霞俐, 楊 波. 分析化學, 2017, 45(5): 648-653

22 GB/T 21316-2007, Determination of Residues of Sulfonamides in Foodstuffs of Animal Origin- LC-MS/MS. National Standard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動物源性食品中磺胺類藥物殘留量的測定-液相色譜-質(zhì)譜/質(zhì)譜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 GB/T 21316-2007

23 Momberg V A, Carrera B M E, Baer D V, Bruhn F C. Anal. Chim. Acta, 1984, 159: 119-127

猜你喜歡
環(huán)糊精
鴉膽子油β-環(huán)糊精包合物的制備
中成藥(2018年8期)2018-08-29 01:28:08
石榴鞣花酸-羥丙基-β-環(huán)糊精包合物的制備
中成藥(2018年6期)2018-07-11 03:01:28
β-環(huán)糊精對決明子的輔助提取作用
中成藥(2018年4期)2018-04-26 07:12:43
莪術(shù)油聚合環(huán)糊精包合物制備工藝的優(yōu)化
中成藥(2017年12期)2018-01-19 02:06:56
魚腥草揮發(fā)油羥丙基-β環(huán)糊精包合物的制備
中成藥(2017年5期)2017-06-13 13:01:12
丙烯酸β-環(huán)糊精酯共聚物對染料的吸附性能
環(huán)糊精衍生物的分子形態(tài)及其構(gòu)筑策略研究進展
化工進展(2015年2期)2015-08-19 06:45:16
濃乳液共聚合法制備β-環(huán)糊精多孔分離材料的研究
中國塑料(2014年10期)2014-10-17 03:06:16
當歸精油β-環(huán)糊精微球的制備及其性能研究
應用化工(2014年7期)2014-08-09 09:20:23
超聲波法制備丁香精油-β-環(huán)糊精微膠囊
食品科學(2013年22期)2013-03-11 18:29:20
武夷山市| 仁布县| 璧山县| 分宜县| 涡阳县| 长春市| 巴里| 嵩明县| 昌黎县| 涿州市| 镇平县| 防城港市| 峡江县| 额尔古纳市| 开阳县| 马鞍山市| 个旧市| 剑川县| 常州市| 屏山县| 昌宁县| 南溪县| 衡阳县| 宜宾市| 炉霍县| 界首市| 宣武区| 红桥区| 普安县| 新蔡县| 疏勒县| 彭山县| 延庆县| 肇庆市| 陵水| 津市市| 华宁县| 萨嘎县| 富蕴县| 屯门区| 绩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