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xué)院君
【適用話題】家庭教育 自信 成長 愛與傷害 放手
有人說,為人父母最難的一課,就是控制自己的控制欲,我深以為然。太多人認為“孩子生來就是自己的一部分”,而把孩子當(dāng)成自己的附屬品,由此,孩子最安全的成長之路,便是循著父母走過的或者向往的人生足跡,穩(wěn)步向前。
其實跳出來看,王猛的父母好像是非常矛盾的:在家里時,他們總是一副“你必須聽我說”的姿態(tài),大到擇校交友,小到穿衣生活,事無巨細地給孩子料理好,一旦孩子離開自己的視線,他們又開始逃避式地找一個“厲害角色”,代理自己教育者的角色——
比如找大姨隔三岔五給孩子打電話,要求孩子出國時跟熟人搞好關(guān)系,哪怕孩子反映這些親朋好友有人品問題,也不理會,“安慰”孩子,“就算是別人錯了,你從自己這里改不就行了嗎……”
但仔細一想,這種極端的控制和極端的不作為,背后的心理機制,其實是一樣的。都離不開這兩點:對孩子的不信任,對自己的不信任。
這雙重的不信任,將直接造成兩個結(jié)果:其一,孩子極度的不自信;其二,孩子對父母的不信任,最終形成性格上的——自卑、孤獨和迷茫。
上北大之后,王猛不合群,動手能力依然很差,四年來一直和自己的心理抗?fàn)帯罱K的結(jié)果是,無法融入這個專業(yè),而且不是能力不夠,僅僅是“覺得自己不行”;父親主動發(fā)郵件給孩子,還說“你喜歡什么就聊什么”,但王猛非常冷漠,說“不相信父母會突然改變”;大學(xué)畢業(yè)后,他去了相關(guān)專業(yè)的機構(gòu)做研究,碰了不少釘子——這與他的心態(tài)有非常大的關(guān)系:其一,抱著賭徒的心態(tài)試一試適合什么;其二,覺得自己什么都做不好。工作幾年之后,才決定換專業(yè)、出國留學(xué)。
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會成為孩子人格的一部分。有人說,過去的都過去了,哪怕父母做得再不對,一笑泯恩仇,日子還得往前看……是的,親情或許可以逐漸修復(fù),但這種性格上潛移默化的影響,卻將伴隨孩子一生。
(摘自微信公眾號“少年商學(xué)院”,ID:youthMBA)
【素材分析】生活中許多孩子之所以長不大,之所以有性格上的缺陷,就是因為做父母的始終拿他們當(dāng)小孩子,剝奪了他們自由成長的權(quán)利。家庭的教育在于父母在潛移默化中對孩子的影響,如果不懂反思家庭教育,那么有些孩子就將毀在自己父母手里。
(特約教師 楊衛(wèi)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