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子戎
蘇軾說:“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毙凶咴诼松魍旧?,行囊或滿或簡,所遇或順或逆,并非所有準(zhǔn)備都能化曲為直,唯有一顆平靜觀照、緬懷過去的心才是行囊中永久的珍藏,讓我們一路向前。
品評中國古代文人時,不由想起了蘇軾,“烏臺詩案”后,他被貶黃州,在那里,他度過了最為窘迫的“人生寒冬”——“空庖煮寒菜,破灶燒濕葦?!薄捌缴H友無一字見及,有書與之亦不答,自幸庶幾免矣?!奔幢闳绱司骄?,他仍然給后人留下了名動千古的《赤壁賦》《念奴嬌·赤壁懷古》《寒食帖》等傳世經(jīng)典。他揀盡寒枝不肯棲,心境高傲,但一蓑煙雨來臨,他卻一笑置之。他任性逍遙,隨緣曠達,一生都可敬可嘆。在人生逆途中自成氣質(zhì),那顆心虛若無骨,卻也重似千斤。蘇軾負(fù)載著它踽踽獨行,于人生的精神旅途上留下了沉重而灑脫的足跡,回首來路時只覺一股浩然之氣滌蕩心間。
銘記過往,是對人生的感恩,因為沒有過往難有今日。明末成就最高的文學(xué)家之一——張岱,他一生極其波折,“少為紈绔子弟,極愛繁華”,然而年近五十,清兵入主,才終悟得“勞碌半生,皆成夢幻”。最終隱居山林,于青山綠水中尋夢。他在寂靜的自然之景中,淡然寫出了西湖雪景。其胸臆浩蕩,似將天地納于須彌,歸于永恒。
在這個盈虛浮躁的世間,能對生命的意義有所體悟的人少之又少。楊絳先生說“世間好物不堅牢,彩云易散琉璃脆”,她回首過去,反省自我,讓我們看到了先生不朽的精神境界。在人生起伏的旅途中,不可能事事一帆風(fēng)順,但我們不能忘了自己的初衷,更不能忘于漫漫征途中回首與自省。
莎士比亞有言:凡是過去,皆為序章。過去的種種皆可為現(xiàn)今做指引,牢記過去終可能厚積薄發(fā)并創(chuàng)造輝煌。唯有如此,我們才不會忘記“欲填溝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的豁達,才不會沉溺“生年不滿百,常懷千歲憂”的憂愁中,才不會陷入“動曰塵世苦海”的掙扎,進而在逆境中有所憑恃,自在逍遙。